姚海珍 安徽省蚌埠市環境監測站綜合室 233000
汽車車內空氣污染初探
姚海珍 安徽省蚌埠市環境監測站綜合室 233000
汽車車內污染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本文就汽車車內主要污染物來源及危害、車內消毒辦法、減少車內空氣污染途徑等幾方面進行探討。
汽車;污染物;危害;消毒;途徑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居室內環境質量越來越重視,卻忽視了汽車車內污染物對人們健康的危害。以我站為例,作為一個市級站,室內監測數量逐年增加,而迄今為止,未做過一例汽車車內監測。但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有車族的增加,汽車車內空氣污染必將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
由于至今仍未出臺《汽車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沒有強制性標準制約汽車生產商,消費者只對汽車的性能、動力、價格等感興趣,忽略了汽車車內污染這個“隱形殺手”的存在,使汽車車內污染普遍存在。日前,各地有關機構對部分車輛車內空氣質量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令人擔憂。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空氣監測中心曾對200輛車進行檢測,結果發現,若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近90%的汽車都存在車內空氣甲醛或苯含量超標問題,而且大部分車輛甲醛超標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車車內空氣質量最差。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曾隨機抽檢了使用不足半年的新車,結果發現70%的汽車車內有害氣體的濃度超過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最高者竟超過標準10倍以上。廣州中科環境檢測中心曾對2000輛汽車車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發現有92.5%的車輛存在車內空氣質量問題。上海市環保產業協會曾對上海一些3年內購買的中小型機動車進行了空氣質量檢測,若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接近一半的參檢車輛車內空氣質量不合格,其中一輛新車的TVOC(總有機揮發物)指數竟超出國家標準的16倍[1]。
2.1 主要污染物來源
車內的污染物主要有兩大來源,一種是在汽車內部產生的,另一種則是外來的。
2.1.1 汽車內部污染源
汽車內部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烯烴、芳香烴等,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車內裝飾物。人們習慣于為自己的新車進行車內裝飾,而靠墊、腳墊、膠粘劑以及一些女性司機喜愛的毛絨玩具就進入車內,這些裝飾材料給車內空氣質量帶來隱患。
另外,許多車主為掩蓋車內的刺鼻異味,使用香水或空氣清新劑,事實上是讓車內多了一個污染源。
2)汽車本身的零部件和材料。隨著家庭汽車市場需求量的增多,很多汽車一下生產線就直接進入市場,車內各種配件(如塑料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和材料中的有害氣體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直接造成車內空氣污染,并且車內溫度越高越易揮發。
3)由于汽車空間窄小,車的密封性又好,車內空氣量不多,車內人呼出的氣體封閉在車內,長期得不到散發而污染空氣。
4)車內空調蒸發器長時間不進行清洗護理,就會在車內存在著大量的細菌以及胺、煙堿等有害物質。
5)汽車發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及一些汽油味也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
2.1.2 外部污染源
外部進入汽車的有害物質,是從外界環境進入車內的污染物(包括汽車尾氣),主要有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
2.2 車內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目前衡量車內空氣質量的主要指標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T V O C(總有機揮發物)、一氧化碳等。
1)甲醛
甲醛是無色,具有強烈氣味的刺激性氣體,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長期低劑量接觸,可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功能下降。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長期接觸會引發妊娠綜合征,造成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
2)苯
苯是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對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經常接觸苯,皮膚可因脫脂而變干燥,脫屑,有的出現過敏性濕疹。長期吸入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3)甲苯和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屬于苯的同系物。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甲苯、二甲苯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嚴重者可致昏迷,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甲苯、二甲苯會引起慢性苯中毒,導致障礙性貧血、生殖功能受影響,導致胎兒的先天性缺陷等[2]。
4)T V O C(總揮發性有機物)
TVOC即為總揮發性有機物,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綜合指數,TVOC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自覺癥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缺乏、惡心等,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等。
5)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與人體血液中運載氧的血紅蛋白結合,進入人體后大大削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在極低濃度時就使人遭到缺氧性傷害,輕者眩暈、頭疼,重者腦細胞受到永久性損傷,甚至窒息死亡。
這些有害物質可以使駕駛員或乘車人出現頭暈、惡心、困倦、咳喘、打噴嚏等不適癥狀,對行車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而其中揮發性有機物除可引起急性刺激效應外,人若長期處于高濃度環境中,還可引起呼吸系統、肝、腎及造血器官的損傷,免疫功能的改變,甚至存在誘發癌癥的危險。
車內污染物對人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人們一直在尋找消除車內污染物的辦法,目前比較普遍的車內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消毒液消毒
消毒液消毒是用化學方法消毒,主要是用一些消毒劑(過氧乙酸、來蘇水、84消毒液等)對車內進行噴灑和擦拭,特別是門把手等經常觸摸的部位,可達到一定的消毒作用。這種方法簡單,但消毒液對金屬部件有腐蝕性。
2)臭氧消毒
臭氧消毒是利用車內空調的空氣循環,將汽車專用消毒機產生的高濃度臭氧送到車內的每個角落,與化學消毒不同,利用臭氧消毒殺菌一般不殘存有害物質,臭氧殺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氣,不會對汽車造成“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臭氧消毒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消毒一次只能維持1到2個月。
3)光觸媒消毒
光觸媒消毒是通過將光觸媒物質涂布于車內物體表面,待其干燥后自然形成薄膜,在光線作用下,產生強烈的催化降解作用,使車內常見的甲醛、苯等有機化合物進行分解,同時還可以清除車內的浮游細菌。光觸媒本身不參與反應,清除污物徹底,效果好,消毒一次維持的時間長,但價格較高。
4)車載氧吧
汽車氧吧可增加車內空氣的負離子含量,負離子有抑制細菌、病毒生長,清除空氣異味的作用,優點是使用簡單,缺點不能消除空氣中原有的污染物質。
5)活性炭吸附過濾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地吸附空氣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消毒除臭等目的。約三個月更換一次,價格適中。
6)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消毒就是利用紫外線專用燈照射車內,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消滅車內病菌,由于紫外線能加快儀表盤、真皮等部位老化,所以一次照射時間不能過長。采用紫外線消毒燈對車內空間進行消毒,效果明顯沒有異味。
1)首先,應盡快出臺《汽車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用強制手段對出廠新車的車內空氣質量進行規范,拒絕車內空氣污染嚴重的車輛出廠。
2)廠家應從源頭切斷污染,雖然國家沒有統一的強制性標準,但車內空氣污染嚴重卻是一個客觀事實,各廠家在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購、使用過程中,應有嚴格的環保標準,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控制空氣污染物的來源。
3)購買新車后,一定要開窗通風,盡可能做到車內外空氣交換,使車內有害氣體揮發釋放干凈。
4)不要隨意對車內進行裝飾,把劣質內飾等污染源引進車內。即使要進行車內裝飾,也應特別注意不要使用阻燃劑、黏合劑和防腐劑等。
5)不要使用車載香水或空氣清新劑掩蓋車內氣味。許多香水并非天然提取物,而是化學合成品。本身就有一定的污染,如果異味非常嚴重,可以選用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凈化方法。
6) 進入汽車后,應打開車窗或開啟外循環通風設施,讓新鮮空氣進入,不要在封閉車窗、車門狀況下長時間行車,更不要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
7)定期清洗車內空調,盡量保持車內空氣新鮮。
8) 在開啟空調和暖風時,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
9) 遇到嚴重堵車,或跟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應關閉車窗,把空調、暖風開關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
[1] 車內空氣污染現狀.四川在線.2006.4
[2] 室(車)內污染物.山東環境.2004.4
姚海珍:1988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后就職于安徽省蚌埠市環境監測站,現任綜合室主任,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