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初琴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文本資源的優化
◆石初琴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
英語教學文本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重要載體和途徑,也是拓寬學生語言文化知識視野的重要輔助物。關注英語教學文本資源的優化和利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語言文化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運用的過程中積累豐厚的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科綜合素養。文本資源的優化就是要在發揮學生語言學習探究的主動性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篇概括能力、任務學習探究能力、語言表達拓展延伸能力等,讓學生從文本資源中接受知識和感悟知識,促進他們綜合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的有效內化生成。在教學中,發揮文本資源的優勢,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素材內容,還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語言學習發展需要。
高中英語 文本資源 優化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 (實驗稿)》在高中階段閱讀教學目標(八級)中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或網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 36萬詞以上。由上述信息,我們不難發現:注重文本資源的優化,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更為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這些知識也是學生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我們在優化文本資源的教學過程中,就是要關注:(1)培養學生語篇概括能力,提升理解強度;(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感悟深度;(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創新廣度。文本資源的優化能夠為學生的語言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幫助學生在提高理解感悟能力的基礎上,培養他們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這是新課程教學值得探索的教學方法。
文本教材資源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在學習使用過程中能夠接受和掌握語言直接知識,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視野。語言的組成又告訴我們,學生在文本資源的學習和使用中,除了關注詞匯語句的表達意思外,更應該注重語篇的整體意思。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大意和思想情感。
筆者以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語篇概括能力,提升學生理解強度,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多元化文本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中能夠更為全面地認識和了解文本,掌握文章大意,為提高自己的英語理解能力奠定基礎。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語段理解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從文章的主旨句、核心段等詞匯中找到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題的語句。再次,培養學生的運用原文詞匯概括能力,要求學生從原文中找到具有一定核心價值意義的語句來表達文本內容,以達到忠實原文學習的目的。最后,要求學生能夠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能夠拓展思維,豐富語言表達大意。
筆者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三 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Lost civilizations”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語篇概括能力,提升理解強度,作了如下的安排:(1)要求雪深貴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夠歸納出文章大意;(2)建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劃出文章中的核心詞匯,像:civilization、treasure等;(3)要求學生再閱讀文章中“Day 11—25thJuly”內容,并能夠概括大意;(4)要求學生再次檢查“Reading A”中問答題目的完成情況。這樣的教學,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強度。
很多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低是他們能否理解感悟文本資源內容的主要判定依據。這與我們語文教學中“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內涵相一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感悟深度。這些培養方法主要表現在:(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本的能力,建議學生能夠獨立完成;(2)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以此來豐富他們的語言學習思維,提高學習效果;(3)培養學生發展創新的精神,要求學生根據文本資源和自己的思考理解,運用多元化的思維方法,不斷豐富文本的思想內涵。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medicines”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感悟深度,作了如下的嘗試:首先,要求學生在自我默讀的基礎上快速讀完全文,并且能夠運用文本語言進行概括文章的大意;其次,要求學生根據“ReadingA”中的思考探究題目,來進行獨立思考,并能夠自我學習完成。最后,要求學生就“兩種藥品作用”闡述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深度。
學生在學習和使用文本中必然會用一定的積累,需要通過一定的表達方式予以呈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在關注文本資源引導示范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該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便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運用;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有所積累和反思,從而培養他們的發展創新精神。這也就是文本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價值所在。
筆者以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創新廣度,主要體現在:(1)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圍繞學習文本資源中運用口語進行靈活的表達運用;(2)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書面表達能力,要求學生運用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表達技巧來展示文本資源內容,并且能夠予以發展創新;(3)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發展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揮想象,讓文本資源呈現出多元化的表達意義。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僅體現了文本的發散性教學引導功能,還能夠讓學生在使用中不斷提高發展創新能力。
綜上所言,在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中,關注高中英語教學中文本資源的優化能夠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語言文本的引導示范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內化生成。筆者以為具有如下意義:(1)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能力,培養正確語言學習思維;(2)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底蘊和內涵,提升學科素養;(3)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培養他們學習發展創新精神,提高學習效果。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 (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1).
[2]冷英.文本閱讀中目標信息整合方式研究 [D].華南師范大學,2004,6.
[3]陳立華.合理利用教材 優化課程資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4).
[4]馬曉蕾.領會課程標準精神 改革高中教材[J].試教通訊,2005,(9).
[5]王梅.基于高中英語新教材語言知識體系變化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9.
[6]易導群.重組——創造性使用高中英語教材 [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