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杰冰
(廣州市花都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關于 Photoshop課程在中職教學中的思考
◆江杰冰
(廣州市花都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Photoshop是一款位圖圖像處理軟件,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使用范圍最廣泛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筆者在中職學校從事了多年的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認為要想使學生學好這門課,關鍵在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本文根據(jù)上述問題對 Photoshop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了探討。
Photoshop教學 概念 歸納 研究性學習
Photoshop是一款位圖圖像處理軟件,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使用范圍最廣泛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它可以把數(shù)字化的攝影圖片、剪輯、繪畫、圖形以及現(xiàn)有的美術(shù)作品結(jié)合在一起進行處理,使之產(chǎn)生各種各樣絢麗甚至超越意想的藝術(shù)效果。
筆者在中職學校從事了多年的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在學習 Photoshop中普遍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 Photoshop的圖像處理功能異常強大,編輯手段和技巧層出不窮,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對 Photoshop的各種功能操作不熟悉,軟件操作的基本功不過關,難以單獨處理圖片;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靈活性不夠,難以完成復雜的圖片處理,對圖片處理的風格基本相似,不夠創(chuàng)新。
筆者認為要想使學生學好這門課,關鍵在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下面,筆者根據(jù)上述問題對 Photoshop的課堂教學問題,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由于現(xiàn)階段我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較緩,造成中職生的生源素質(zhì)參差不齊,在中職生中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為數(shù)不少。很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 Photoshop這個軟件時,都覺得學習有困難。因此在教學 Photoshop時,不能單純讓學生只學會機械的操作,還要注重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例如,“圖層”這個概念,很多學生都是花了好幾節(jié)課的時間才能掌握,有些甚至時間更長。按照現(xiàn)代社會計算機的普及程度,很多學生在中小學時都學過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對于W 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也并不陌生。畫圖軟件的界面跟 Photoshop有些相似,在窗口的左邊都有一排豎著的工具箱,其中有畫筆、橡皮擦、文本、線條等工具,也有一格格的調(diào)色板可供選擇顏色,但操作上就比 Photoshop軟件要簡單的多,也沒有圖像分層模式這種圖層概念。在剛開始學習 Photoshop時,很多會使用畫圖軟件的學生就把畫圖軟件的操作方法搬到 Photoshop來使用,然后就會產(chǎn)生諸如“老師,我這個怎么填充不了顏色”、“老師,我的橡皮擦怎么用不了”類似問題。對于“圖層”這個概念,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雖然老師通過大量的舉例來進行講解,但是要學生馬上就能完全理解和使用,仍然比較困難。有些學生甚至覺得 Photoshop難學,于是在練習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就換用畫圖軟件來操作。
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筆者認為,讓學生對 Photoshop中一些重點難點概念的理解,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例如,現(xiàn)在很多 Photoshop入門教材在內(nèi)容編排時都是將“圖層”操作獨立成章,放在全書的中間章節(jié)。其實,這樣的編排不利于學生對“圖層”的掌握。因為“圖層”的操作是貫穿整個 Photoshop的學習過程,從一開始的選區(qū)操作學習時,就強調(diào)讓學生不能在背景圖層上作圖,必須分圖層來畫不同的圖像。所以學生從初學 Photoshop時,就要開始培養(yǎng)分圖層作畫的習慣。筆者每次初講 Photoshop操作時,都把“圖層”的概念預先傳授給學生,不要求學生馬上能將“圖層”的所有操作都掌握,只是先讓學生有個初步接觸和了解,然后在講解其他工具操作時,再不斷滲透“圖層”的概念,并且反復強調(diào),無論畫什么圖時,都必須要“新建圖層”。通過幾堂課的學習,等學生熟練了兩三種工具的操作后,“圖層”這個概念也基本掌握了。以后再學習“圖層”的其他操作,就變得輕而易舉。而“圖層”概念的透徹理解,對于其他內(nèi)容的學習,例如“選區(qū)”、“路徑”、“填充”、“蒙板”、“通道”等,能起到一個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比較死板,雖然學會了具體的工具使用方法,但不會舉一反三,無法靈活運用,獨立處理圖片的能力較差。因此,除了教會學生工具的操作,還應將工具的使用功能、范圍、技巧等進行歸類對比,讓學生對 Photoshop的各種工具有一個整體的、深層次的理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判斷力,讓學生懂得選擇何種工具、何種方法去處理圖片。
例如,“摳圖”是圖片處理與合成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也是 Photoshop這個軟件的一大特色。在 Photoshop中,可以用來“摳圖”的工具和方法也不少:魔棒工具、套索工具、鋼筆工具、抽出濾鏡、色彩范圍選取、通道等等。但是,在何種情況下選取何種工具來操作最合適?這就需要學生去對比和學會判斷。筆者先通過列舉不同的例子,給學生分析講解在何種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工具來摳圖,并讓學生實際地操作和練習。在學生初步掌握“摳圖”的方法后,用大量的例子讓學生自己去判斷、對比、嘗試,然后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摳圖”的水平。通過這樣的對比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獨立圖片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注重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新型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著重尋求答案的一致性,而著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種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shù)創(chuàng)新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是一種教學改革的嘗試。
筆者在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的實例中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完整的作品,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例如,在設計數(shù)碼相機廣告這幅作品的時候,筆者先布置題目,然后要求學生分析廣告的主題創(chuàng)意,進行資料的收集,再結(jié)合自己學過的知識加以綜合使用,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課后老師對這些作品進行評講,好的給予肯定,不足之處加以補充,使學生在完成每次作品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特殊效果處理圖像的能力,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習的興趣,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能力。
由于 Photoshop軟件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學生要熟悉 Photoshop的各種功能及利用這些功能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學生只有自己多學、多練、多想、多用,才能真正掌握好 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各種技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再利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引導學生,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個軟件的操作,設計出漂亮、有創(chuàng)意的平面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