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長青
嚴防社區干部腐敗的對策
文◎郝長青*
在我國,社區一般是指城鎮按地理位置劃分的居民區。以一定居民區為基礎設置的社區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居委會)是我國城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委會不是國家機關,也不是政府派出機構,經濟轉軌后的現代社區居委會,除了原有的工作對象外,又增加了大量的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保障的功能,使它從微觀的層面擔當起了造就大社會的重任。按照我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居委會必須要協助政府做好社會治安、民生、計劃生育、青少年教育、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貧困居民無房戶住房補貼、廉租房等等工作。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當地檢察機關陸續接到關于社區干部涉嫌犯罪的舉報。
2007年,檢察機關收到舉報社區干部受賄案件線索1件;2008年收到3件;2009年收到6件。經過檢察機關初查發現,這些舉報多涉及有關社區干部收受財物,涉案金額最高900元,最低300元,其中大部分款額是由煙酒等物品作價計算得來的。按現行刑法和有關犯罪數額標準規定不構成犯罪。盡管如此,也引起了當地檢察機關的警覺。
這些案件涉及的雖然都是一些 “小錢”、“小物”、“小事”,在法律上未構成職務犯罪,但如果不及時預防,一些社區干部必將會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因為社區的職能關系著轄區的千家萬戶,特別是與貧困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如任其發展,必將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破壞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必將損害廣大社區群眾的切身利益,對和諧社區乃至和諧社建設造成負面影響。
針對社區干部違法甚至犯罪問題,2009年上半年,肇源縣檢察院進行了專題調研。一是深入11個社區召開社區干部和轄區群眾代表兩個座談會;二是深入貧困戶、無房戶、貸款戶以及其他弱勢群體戶110戶走訪,訪談人數370人,其中有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79人。通過座談特別是訪談,部分社區群眾對社區的一些干部負面反映強烈,如“不花錢不辦事、不請客不辦事、不送禮不辦事”等等,雖沒發現確鑿的犯罪構成證據,但是,我們應有一種超前的預防意識,應有預防社區干部職務犯罪的對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制訂了 《肇源縣人民檢察院預防社區職務犯罪2009-2011年工作方案》,從2009年7月實施,到2011年結束,計劃在三年內將社區干部違法犯罪現象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是加強政治教育,要使每個社區干部按照黨章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辦事,使其明白,做為黨員或者非黨社區干部,違背黨章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都要按規定處理。特別是要結合當前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請黨校老師深入社區講黨課;二是要加強法律法治教育,要運用縣內外發生的活生生的案例講法。要通過重大職務犯罪錄像片、掛圖、手冊開展有效教育;三是加強廉政制度教育。通過以上教育,牢固構筑“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的預防職務犯罪防線。
鑒于有些社區的財務制度、監督體制、管理決策機制都還沒有健全完善,要盡快建立健全。特別是要把享受低保、廉租房、無息貸款等等的戶數、人數全面公開上墻。
我們要同縣和社區管委會的紀檢監察部門聯合辦理社區干部對未構成職務犯罪的違法違紀案件嚴格按照黨紀政紀查處,并適時召開社區警示教育大會,使警鐘長鳴。同時,要結合辦案運用檢察建議、法制教育等手段,開展相關預防工作,直至使社區干部的職務犯罪的苗頭遏止住。
要在社區中培養樹立預防職務犯罪、廉政建設的典型。如肇源縣肇源鎮城北社區居委會和該區居委會主任在2008年均被大慶市委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評為預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為此:一是要把先進社區的預防職務犯罪的制度建設預防經驗先進人物利用媒體宣傳好,帶動廣大社區向先進學習,向先進看齊。二是搞巡回演講,要讓優秀社區干部,特別是優秀社區領導干部到各個社區進行巡回演講,以教育廣大社區干部。三是請黨校或紀檢監察、檢察機關為社區干部上預防職務犯罪法制教育課。
建議有關部門適當提高社區干部的經濟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從而使其從思想上行為上杜絕索賄受賄。落實社區辦公經費,充分調動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一是:我們預防部門要協同社區黨總支開展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使每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成為預防職務犯罪的表率;二是:社區黨總支要充分發揮社區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目前,離退休黨員干部職工黨務活動都歸屬社區管理,如城北社區就有離退休黨員干部職工176人,要把他們的作用發揮出來,為預防社區干部職務犯罪的苗頭出力獻策,依法監督城鎮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職務犯罪行為。
一是在法律上要有明確規定,要做到有法可依;要在刑法上明確規定社區工作人員、民政工作人員在低保制度貫徹執行上有職務犯罪的行為的要重點打擊。二是要進一步修改完善《城市居委會組織法》,要使社區工作人員在政治、思想、業務、職業道德上符合要求,使其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三是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認真完善,使其更為嚴密,使社區干部職務犯罪行為不能“為”,“為”不了。同時,對應享受低保的群體除殘疾人外,在年齡上應進一步作限制規定,在“三無”[1]條件下,女,45歲,男50歲方能享受低保。但是,要對“三無”人員提高保障標準,在有房屋住的基礎上,每月300元生活保障費用。同時,積極實施城鎮醫療保障制度,使“三無”人員有病享受免費醫療。通過上述舉措,為促進和諧社會和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做出貢獻。
注釋:
[1]所謂“三無”是指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民。
*黑龍江省肇源縣人民檢察院[16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