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丹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老齡化,老年讀者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不可忽視的服務群體。公共圖書館發展和擴大老年讀者群體并對其進行服務的程度,能折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關愛老年人,滿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社會使命。
世界衛生組織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齡化”奮斗目標,強調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老年人延緩衰老,提高其健康壽命和壽命質量,盡量減短生命中帶傷殘和需別人護理的年限。作為公益事業的圖書館,在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應有所作為。圖書館開展老年文化服務不僅能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能有效地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消除老年人對社會角色轉換的不適應,諸如某些難以名狀的懷舊感、失落感等消極情緒。對這些影響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心理障礙,以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心理治療”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經驗表明,老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能使老年人在生活上得到充實、精神上得到調節、心理上得到平衡,對實現“健康老齡化”大有益處。
人到老年后,其生理和心理機能逐漸衰退,現代社會老年人大多過著“休息型”、“寄托型”的生活。老年人的休閑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日趨完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資源優勢,優雅安靜的閱讀環境以及文明優質的服務吸引著眾多的老年讀者。老年人如果能適度參加圖書館開展的文化活動,經常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余熱,實現“老有所為”的愿望。在老年人中,有不少是專業人員,他們有著扎實的專業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而且他們大多數健康狀況良好,又有奉獻余熱的迫切愿望。根據老年人這些特點,圖書館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老年文化活動,引導和組織這些人員參加科技、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志愿服務活動,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發揮余熱的平臺,激發他們的潛能,對實現老年人自身價值,以及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老年讀者是圖書館讀者隊伍中的特殊群體。他們除了有與一般讀者同樣多元化的服務需求,還有著很多獨特之處。
大部分老年人離退休后,社會活動減少,沒有了工作壓力,有了充足的休閑時間享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陶冶性情,來提高其生活品位。另外,追求健康長壽自古以來是老年人共同的心理特點。圖書館豐富的醫學、保健類書刊有助于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愈來愈重視以科學的生活方式來保護健康,提高生存質量。他們選擇了圖書館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可以充分滿足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很多老人在離退休前就有讀書看報的習慣,對政治時事和社會生活非常關心。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報刊資料,舒適、安靜的閱讀場所以及完善的服務,較好地滿足了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開設老年閱覽室,為老年人提供多種服務設施,對保持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很有必要。
老年人在離開長期熟悉的工作崗位后,常會感到落寞和孤獨,他們希望同社會聯系,加強交流,具有參與社會生活、同他人結成新群體的社會心理。而公共圖書館恰恰能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需求,能起到老年人和社會聯系的紐帶作用。
近年來,老年讀者在圖書館讀者隊伍中逐漸增多,圖書館應加強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可以專門開辟老年讀者借閱室,提供放大鏡、老花鏡等便利條件,美化圖書館室內外環境,通過種植花卉、擺放盆景等,為讀者創造一個明亮、清新、優雅、舒適的環境。基于人老閱讀節奏慢的特點,適當延長老年人的借閱時間,為老年讀者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另外,隨著全社會對“積極老齡化”和“健康老齡化”越來越多的關注,圖書館應不斷增加對老年讀者基礎設施和文獻資源建設的投入,使他們在圖書館里不僅可以讀書看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了解天下大事,而且也可以把圖書館作為一個結交朋友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場所,應不斷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與現代化設施,為老年讀者提供周到細致的個性化服務。
“讀者第一”在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工作中體現的應更加具體,要認真聽取老年讀者的建議,在采購報刊書籍時,要滿足不同階層、不同文化層次老年讀者的需求。要針對老年人的生活特點,提供更細致、周到、善解人意的服務。工作人員對老年讀者應尊重、愛護;態度要誠懇、熱情;具體工作要耐心、細心。對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進行禮貌用語的培訓,因為老年讀者最容易得到滿足,退休后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心與呵護。一聲簡單的“您好”、“您慢走”、“歡迎您常來”、“我能為您做點什么”,都會讓老年讀者感受到人文關懷。
由于老年讀者到圖書館閱讀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自我充電、更新知識;有的是養神健體、延年益壽;有的是娛樂休閑;有的是關注天下、了解社會發展。圖書館要針對老年人的需求特點,合理配置藏書,科學組織適合老年讀者需要的讀書活動,使老年人在讀書中培養健康文明的興趣愛好,充實生活,豐富人生。要有針對性地對老年讀者進行調查,制定科學的購書計劃,為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創造條件。
為老年讀者提供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老年讀者活動,使圖書館成為老年讀者向往和受益的文化娛樂休閑中心。圖書館可以定期舉辦老年學電腦、老年讀者報告會、書法比賽、老年長壽沙龍等,通過這些活動,調動各類老年讀者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興趣。圖書館還可為老年讀者提供橫向溝通的平臺,促進老年讀者間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發揮老年讀者的愛好和特長,組織老年人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參與志愿者服務,發揮老年人的余熱。老年階段的奮斗是人的自覺性的繼續升華,帶有人生自我完善、實現老年價值、為社會自覺奉獻的性質。鼓勵和組織老年讀者參與和融入社會,開發和利用老年讀者的潛能,在造福社會的同時,也改善了老年讀者自身的生活質量。
發展老年事業是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尊重老年人、關愛老年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公共圖書館作為面向全社會開放的公益性文化機構,應積極為老年讀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務。公共圖書館應成為老年讀者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園。
[1] 馮長美.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初探.圖書館論壇,2005(3).
[2] 周賽君.圖書館為老齡讀者服務之管見.圖書館,2001(2).
[3] 陳建英.公共圖書館需大力加強老年讀者服務工作.新世紀圖書館,2005(4).
[4] 馮長美.圖書館為農村老年讀者服務探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6).
[5] 章小芳.淺議縣級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山東圖書館季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