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環宇
闌尾切除術切口感染的防治
明環宇
闌尾切除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術后切口感染,我院自2002年~2006年共施行闌尾切除術528例,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率明顯下降,取得了顯著療效,現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28例中,男性316例,女性212例; 年齡最小10歲,最大82歲,其中單純性闌尾炎225例,化膿性闌尾炎206例,壞疽性闌尾炎50例,穿孔性闌尾炎47例。
1.2 治療方法 本組528例均施行闌尾切除術,切口選擇麥氏切口或右下腹直肌旁切口,術中采用腹膜外翻法保護切口,對壞疽、穿孔性闌尾炎伴彌漫性腹膜炎者,給予生理鹽水0.2%甲硝唑液沖洗腹腔,并另戳孔置乳膠管引流,對化膿、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關腹時,腹膜縫合后,常規采用0.2%甲硝唑液沖洗并浸泡切口,術前術后給予甲硝唑及慶大霉素或安卡青霉素。
1.3 治療結果 本組528例全部治愈,無一例死亡。術后切口感染12例,切口感染率為2.27%,其中8例為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感染切口給予拆除縫線,撐開原切口充分引流后經換藥治愈。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據文獻報道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率可達10%~25%,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加重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因此,如何降低和預防切口感染成為廣大醫師普遍關心的問題,現結合臨床實踐體驗如下。
2.1 早期診斷,及時手術 本組12例術后切口感染,其中8例為壞疽、穿孔性闌尾炎伴局限或彌漫性腹膜炎,4例為化膿性闌尾炎。而225例單純性闌尾炎無一例發生術后切口感染,因此,闌尾炎一經確診,在無手術禁忌癥的情況下,應立即手術,盡量避免闌尾化膿或壞疽穿孔,這是預防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切口的選擇 切口一般選擇麥氏切口,對病程長、腹膜刺激征明顯、體質肥胖及術前不能確診的病人,將采取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便于必要時延長切口,有利于探查及放置引流物,避免切口感染。
2.3 腹腔沖洗與引流 對壞疽穿孔性闌尾炎伴彌漫性腹膜炎者,使用生理鹽水及0.2%甲硝唑液反復沖洗腹腔,并另戳孔置乳膠管引流,在關腹時,腹膜縫合后,應采用0.2%甲硝唑液沖洗并浸泡切口,以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率,效果明顯;對其他患者一般不采用腹腔沖洗與引流,避免炎癥擴散及沖洗液污染切口。
2.4 術前術后合理應用抗生素 闌尾炎切除術后切口感染多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時,一般選擇抗厭氧菌和需氧菌的抗生素混合用藥,并注意術前給藥,使術中血液及組織內藥物達到最高濃度,以抵御細菌的侵入和繁殖,達到預防切口感染的目的。本組病例術前術后均采用甲硝唑與慶大霉素或安卡青霉素聯合用藥,收到良好效果。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2.051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衛生院 (明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