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愛英
對36例輸液藥物反應的護理體會
童愛英
輸液; 藥物反應; 處理;體會
目前,單純的輸液反應臨床已少見,而藥物反應在輸液過程中比較常見,如處理不當,輕則加重病情,重則危及生命。本人對2008年門診輸液室發生的36例藥物反應進行了及時有效的處理,無一例發生嚴重后果,現總結如下。
36例均為2008年1月~2月在門診輸液的病人,根據反應的不同分:嘔吐18例,蕁麻疹9例,暈厥5例,紅皮病2例,休克1例,腹瀉1例。反應的藥物為青霉素、頭孢類、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1.2.1 嘔吐反應的18人中,阿奇霉素引起的12人,加替沙星引起的6人。此二種藥,尤其阿奇霉素胃刺激性大。反應后立即減速,控制在20滴/min以下,口服熱水或少量進食,降低胃液的藥物濃度,減少對胃的刺激。如不能緩解癥狀,則停藥。嘔吐嚴重的給予補液,補充電解質,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同時,觀察到加替沙星的血管刺激性也非常大,如滴速較快,常可見到血管紅色條索狀的炎性改變,嚴重的周圍出現水腫。
1.2.2 蕁麻疹的9人中,8人由頭孢類藥物引起,1人由左氧氟沙星引起。一般液體輸入后0.5~1.0h發生,一旦出現此類反應,立即停藥,并給予地塞米松靜脈輸入。我們觀察到及早運用激素能及時控制癥狀,如果使用過遲,往往需維持數天才能控制。
1.2.3 發生暈厥反應的5人中,由頭孢類引起的2人,阿奇霉素引起的2人,加替沙星引起的1人。我們觀察到發生此類反應的病人,一般都比較消瘦,具有易緊張性格特征,或者是在空腹狀態下輸液,為一過性腦缺血。發生暈厥時,患者面色蒼白,出冷汗,主訴眼前發黑。立即給予平臥,吸氧,口服糖水,處理后往往都能恢復,可繼續輸液。暈厥與休克臨床癥狀很相似,要加以鑒別,前者不伴有血壓下降,且恢復也快。
1.2.4 紅皮病反應2人,都是由頭孢類引起的,發生時,患者全身皮膚潮紅,并迅速出現水腫狀,主訴心里難受,眼前發黑,立即停止輸入藥物,給予平臥,吸氧,針刺穴位風市、血海、合谷,并放血3~4滴,隨后地塞米松10mg靜脈輸入,很快癥狀得到緩解。針刺放血一方面能調節神經功能,另一方面能刺激機體產生內源性兒茶酚胺,從而使癥狀緩解。
1.2.5 休克1例是由頭孢哌酮引起的,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厥冷,測血壓70/52mmHg,脈細速。立即停止藥物輸入,平臥,保暖,高濃度吸氧,腎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靜脈輸入。經迅速有效的搶救,血壓逐漸回升。休克病人的搶救及時與否,往往表現二種截然不同的后果,如不及時搶救,使血壓維持正常狀態,一旦發生多臟器衰竭,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1.2.6 腹瀉的1例是由青霉素引起的。藥物輸入半小時后,患者出現腹痛、腹瀉,呈水瀉狀,次數頻繁。立即停藥,給予654-220mg靜脈輸入,患者癥狀逐漸緩解。腹瀉是一種腸型過敏反應,是由腸道分泌乙酰膽堿引起的,及時使用抗膽堿藥654-2能有效地控制癥狀。
本人對一年中發生的輸液藥物反應及處理方法歸納了一下,以便和大家探討。在門診輸液工作中,只要我們認真負責,嚴格遵守查對制度,按要求做好各類過敏皮試,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并有效地搶救病人,輸液藥物反應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2.098
211300 江蘇省高淳縣疾病控制中心 (童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