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縣人民政府縣長(421400) 程少平
衡東縣是典型的糧豬型農業大縣和我省第一批認定的噸糧田縣。2009年落實糧食播種面積6.3萬公頃,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8萬公頃;優質稻種植3.6萬公頃,其中高檔優質稻1.3萬公頃;糧食總產42.2萬噸,稻谷總產達38.8萬噸,產值達7.14億元。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占80%以上的鄉鎮5個,種糧大戶286戶,其中66.7公頃以上的種糧示范大戶2戶。
1.多管齊下擴種糧食面積 縣委、縣政府近幾年連續出臺了《關于促進我縣糧食生產工作的意見》,主要是“四管”:一是管耕地。就是以土地流轉工作為基礎,以基本農田保護為手段,以擴大種糧面積為目的,大力開展整治耕地拋荒行動。二是管投入。盡管縣財政非常困難,2009年縣政府仍拿出400多萬元直接用于糧食生產;在全面落實中央惠農政策的同時,整合相關的項目資金大興水利建設,確保以前因缺水而無法耕種的稻田都能復墾。三是管臺帳。縣政府對全縣重點鄉鎮、重點村組、重點線路、重點地段逐戶逐丘的種糧情況摸清了底子,建立了臺帳,為土地流轉與糧食生產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四是管干部。縣政府在農業農村工作年度考核中實施了糧食生產一票否決制,同時通過建立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
2.多措并舉保糧食質量 一是建立了良種繁育基地。對縣內適用的優質稻種子進行提純復壯,確保種子的純度與質量。二是整頓了農藥種子市場。三是實施了病蟲害專業化綜合防治,全縣共組建了6支專業化綜合防治隊伍,根據縣植保站的病蟲警報為全縣農民提供優質的上門服務。四是提供優質稻生產的全程技術服務,縣農業局組建了6支由高級農藝師帶隊的技術服務組,常年服務在基層,技術指導到丘塊。
3.多方聯動爭種糧效益 一是充分調動種糧農民的主動性。二是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我縣共組建了4個優質稻協會,通過這些合作組織與省內外的米業公司簽訂優質稻產銷合同,實現了訂單生產。我縣65%的優質稻就是通過訂單生產銷往全國各地。三是充分挖掘縣內米業公司的潛力。我縣目前有4家上規模的米業公司,通過他們的加工與銷售擴大了優質稻的訂單生產。四是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平臺的功能。縣農業局通過互聯網、電視、手機等多種途徑向農民發布糧食供求信息,每年發布的手機短信就多達上千條。據不完全統計,我縣2009年向廣東、廣西、上海及省內周邊城市調出糧食19.5萬噸,銷售價格比當地市場高出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