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農業局(421300) 王正球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技推廣隊伍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近年來,衡山縣針對全縣農技隊伍面臨的知識老化、專業狹窄等難題,從4個方面入手狠抓農技隊伍能力建設。
一是強化集中培訓提升素質 縣農業局每次召開農技人員會議時,都要安排適當時間進行集中學習,同時,每年利用晚稻收割,秋冬種任務落實后,農技人員工作任務相對較松時,組織開展5天~7天的集中培訓,邀請省、市專家授課,提升農技人員的政策法規和業務水平,對部分緊缺專業人才,則選派優秀農技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對口專業研修、深造。2009年,全縣共組織農技人員開展集中學習8次,并分2批組織全體農技人員到衡陽技師學院和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異地集中培訓。
二是鼓勵自學成才 對參加農業相關專業學歷教育并獲得學歷證書的人員和晉升中、高級技術職稱的農技人員,局黨委都給予獎勵。對確有真才實學、工作成績突出的人員予以重用,并向組織部門推薦提拔晉職。
三是建立制度促學 凡公益性農技推廣人員實行每3年一聘,續聘之前,開展一次業務素質考試考核,凡考試考核不合格者一律轉崗退出公益性推廣崗位,促使公益性農技推廣人員加強學習,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是加強橫向交流 每年有針對性的組織農技人員到省內和周邊縣、市的兄弟單位進行學習交流,開拓農技人員的眼界。2009年,局黨委組織農技站長到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單位--東安縣農業局進行了學習和現場觀摩。
通過持之以恒的抓培訓、抓學習,衡山縣農技隊伍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技人員比服務、比學習的勁頭更足了。2008年以來,全縣先后有14名農技人員參加了湖南農業大學大專、本科自學考試。福田鄉農技站副站長王振華同志,大學本科畢業,過去由于待遇低,一直在外打工,體系改革后,2009年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并參加了全縣農技人員培訓班,學習了水稻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技術,并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在該村及相鄰5個村開展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由于防治效果好,深受農民歡迎,帶動全年發展水稻病蟲專業化防治面積232公頃,成為全縣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