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寶君
(豐寧滿族自治縣交通局)
截止 2008年底,豐寧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16 143.25km,縣級公路 2 951.311 km,鄉級公路 4 024.301 km,專用公路32.392 km,村級公路 9 135.242 km。通過調查了解到,我市縣級公路安全隱患,急彎路段處其中單個急彎路段 35 786處,連續急彎路段 7 576處,陡坡路段 4 854處,連續陡坡路段 3 286處,視距不良路段 8956處,落差在 6m以上的高填方路段在151.6處,落差在 6~10m的高填方路段 1309處,落差在 6m以下或沿河湖水深超過 1m的高填方路段3 385處,事故多發路段4318處,過村路段 6 928處,公交或公鐵平交道口7341,全市縣級公路現僅設置標志牌 2 382塊,示警樁 654根,示警墩 1 384個,防撞墻1 735m,安全護欄340m。鄉級公路僅設標志牌 153塊,示警樁1 121根,示警墩 125個。村級公路基本無公路安全設置。現農村公路共需增設安全設施標志牌 39 853塊,警示樁 66 810根,示警墩 64 691個,防撞墻 73 852m,反光鏡 122塊,波形梁護欄42 411m,鋼擴欄 4 310m。
承德基本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 200~800m之間,山巒疊嶂,溝谷縱橫,燕山山脈的主峰霧靈山海拔 21 116公尺。就地貌單元而論,分為高原和山地兩種,即壩上高原與冀北山地兩大地貌類型。冀北山地由高到低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順序排列,由西寸匕向東南階梯下降的地勢;西北部與內蒙相鄰地區成為壩上高原地區,壩下北中部為土石山地,南部屬石質山區,流域地貌類型為中山、低山、溝谷河川平地,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 80%,溝谷河川平地面積占 20%。
豐寧市農村公路建設改造起步較晚,歷史欠帳較多,建設任務重。建設資金來源一部分為國家補助資金,一部分為地方配套資金。由于地方經濟欠發達,資金籌措困難,建設資金有限。
隨著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實施,農村公路路網的基本形成,大大方便了廣大群眾的出行。但通過調查發現,個別路段的沿線群眾還存在破壞公路安全設施的現象。
公路安全設施跟不上建設的速度,在已建、在建的農村公路,標志標牌、安全墩、警示樁,設置不規范,不齊全,有的根本沒有,安全隱患較為嚴重。
我市農村公路網的管理養護無論是隊伍技術水平,還是管理手段、裝備、資金投入等都差強人意,目前的工作重點僅是保暢保通,難以在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有所作為,當然對交通安全設施的投入就可想而知,這無疑與我市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是相悖的。
安全無小事,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建立農村公路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和社會化建設管理機制,深入搞好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把安全作為一場戰爭來打,消除廣大群眾頭腦里的不安全隱患,真正樹立起安全、防范意識,人人要有安全意識,逐步形成全社會都來關注安全。
安保工程應與農村公路日常管理養護工作融為一體。安保工程不僅是采取工程措施改善安全狀況,其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經濟、環保的理念融入至農村公路的日常管理養護之中,把其作為保通保暢緊密相聯的一項日常工作來抓,才可能實踐安保工程“安全、經濟、環保、有效”的理念。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責任,排除農村公路的安全隱患,提高通暢能力,增強安全系數。
必須強化責任,既要加強工作領導,又要加強技術指導,使工程建設在科學和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實施。必須講究方法,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先試點后鋪開,通過典型帶動,指導面上工作;堅持先設計后施工,按照安全、環保、經濟、實用的總體要求,充分論證設計方案,確保工程實施效果;堅持統籌規劃,抓重點帶一般,優先“危橋險路”,整治急彎、陡坡、視距不良、連續長坡、路側險要等行車安全隱患路段。必須落實物質保障,努力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確保工程建設所需資金。
安保工程的核心是保護生命,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認真分析影響行車安全的主要因素,解決最佳措施和手段。不同路段、不同區間事故發生的概率不一樣,事故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樣。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逐段分析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從而合理確定是否采取防護措施,應當采取何種類別的防護措施。
安保工程實施路段一般位于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的山嶺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工程建設一定要體現經濟實用和美觀環保的原則,與自然景觀相協調。防護要適當,但不能過度,應結合地形特點,靈活多變;在生態環境保護上,要突出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在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中,要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的建設經驗,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對環境和景觀的破壞。
在確定防護設施的型式、位置和長度時,一定要綜合考慮經濟的可承受力,環境的可承受力,社會對事故的承受力,堅持“主動引導、突出重點、適度防護”的原則。主動引導,就是要通過警示、限速、誘導等措施,引導車輛安全通過易發生行車事故路段;突出重點,就是針對每一個路段,具體分析存在的影響行車安全的主要缺陷以及危害程度,找準主要矛盾加以處治,避免設施過多過密對景觀和行車帶來不利影響;適度防護,就是要選擇適當的防護型式和防護類別,既要避免防護不足造成人員傷害,又要避免設防過度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景觀破壞。
“設施損壞情況”、“交通事故起數”和“交通事故死亡率”等指標,是評價安保工程實施效果的量化指標。各級公路管理部門要注意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協作,掌握安保工程實施前后交通事故數據變化情況,以便對工程實施效果做出客觀評價,為進一步做好工作積累經驗。
[1] 林峰.公路路基施工問題探討[J].四川建材,2007,(6).
[2] 劉兆金,朱瓊 .公路環境評價發展現狀及對策初探[J].交通環保,2002.
[3] 何仙偉.公路路基路面設計安全檢查問題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