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杰,謝圣海
(1.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2.拜泉縣水務局黑龍江拜泉164700)
齊齊哈爾市是黑龍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市轄7區9縣,轄區總面積4.3萬km2。因其國際著名的濕地之一扎龍自然保護區在此被稱為鶴城,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隨著現代文明程度的提高,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水利設施從滿足防御水患和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外,其作用和意義已擴展到水利工程設施布局與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人居、城市生態有機地結合起來等方面。水利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濱水城市水利建設規劃在城市規劃體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按照建設節水型社會要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再可持續利用。要遵循水的開發、利用的有限性,改變以往“以需定供”的指導思想,科學分析規劃范圍的水資源條件和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協調統一,確定濱水區水利設施規劃布局,合理開發水體利用、岸線利用及水系改造,從齊齊哈爾市城市未來發展來謀劃城市濱水區水利設施建設,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我市獨特的城市濱水空間資源優勢,加快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以水興城,以水興業,優化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鎮化建設質量,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1)堅持統籌兼顧原則。綜合考慮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發展需求,統籌安排各類濱水建設項目,合理確定項目建設規模,實現城市與自然協調發展。
2)堅持適度開發原則。依法保障濱水空間的公共屬性,加強城市水源地和水岸線的保護,嚴格控制開發力度,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傳承。
3)堅持景觀效應與效益并重原則。濱水建設項目、布局要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相融合,塑造城市門戶形象。充分發揮濱水景觀帶動作用,形成以金融貿易、旅游文化和生態居住為主的多元文化區域。
4)堅持剛性與彈性相結合原則。合理確定建筑限高、綠地率、建筑密度等強制性內容,提高濱水空間兼容性,確定指標調整幅度范圍。
5)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城市濱水的不同類型,謀劃符合當地實際的規劃“藍圖”,打造各具特色的濱水區域。
在濱水城市建設上樹立“水是城市之魂、城市依水發展”的理念,以“一江一湖一濕地”為依托,為實現“以水興業,以水興城”,優化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形象、增加城市靈氣、整合城市人文資源、傳承城市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整體層次和文化品位,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達到“水資源整合、水設施配套、水環境和諧、水生態良好、水文化豐富、水景觀優美、水經濟繁榮、水安全保障、水法制健全”的總體目標,搶抓政策機遇,經營城市資源。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經營,用水資源,做水文章,著力規劃建設濱水城市,實施“養水”工程、“親水”工程和“活水”工程,為彰顯、拓展齊齊哈爾市現代都市魅力做貢獻。增加水域面積5.96 km2,達到17.89 km2,城市適宜水域面積率達到14.3%。
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開發水資源,做活水文章,建設富有魅力的北方濱水城市,確立“生態市、園林城”的發展定位,樹立“水是城市之魂、城市依水發展”的理念,以“嫩江、勞動湖、扎龍濕地”為依托,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經營,用水資源,做水文章,著力規劃建設濱水城市,使城市面貌發生根本變化。2001年起,全市確立了“近期抱湖沿江建設、遠期跨江向西發展”戰略,提出了“江在城中流、城區隔江望”的發展構想。沿江地區將被建設成高水平旅游觀光區、高標準園林城市示范區、高質量功能服務區、高檔次居住區、高收益土地開發區。
市區水利建設規劃要符合與齊齊哈爾市總體發展,利用水系資源實施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設,優選利用嫩江水資源打造濱水城市,在工程上以配套實施勞動湖南擴一、二期工程建設完善水利相關設施,改造四湖一排干為重點,擴大城市水域面積,進一步改善扎龍、氧化塘生態環境。
哈大齊工業走廓江西項目區位于齊齊哈爾市嫩干城市防洪堤防和梅里斯區嫩干堤防雅爾塞、梅里斯堤段之間,上起齊甘公路橋,下至江西項目區的嫩江江段右側灘地,規劃總面積45 km2,項目區內水面面積4.5 km2。考慮防洪工程的重要性、工程占地等條件,江西堤護堤地寬度迎水坡50 m,背水坡100 m,二溝河堤護堤地寬度迎水坡30 m,背水坡50 m,應做為堤防建設重要內容,可結合未來城區規劃進行詳細景觀設計。堤防上的穿堤建筑物兩側各設50 m作為建筑物保護范圍,可設局部景點。防洪堤其它部位可與未來新區的景觀建設相協調,做好濱水岸線開發利用。
在項目區上游,由于項目區臨江側修建新堤防,截斷了嫩江二三道走勢,為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不改變原有河道江走勢,在三道江上游設置進水閘1座,在下游二道江和三道江設置排水閘站2座。在項目區下游二溝河入口處設置進水閘2座,為北湖和南湖供水,下游設排水閘兩座。區內利用橡膠壩副壩和進排水閘調控,形成風光秀麗內陸湖畔,促進鶴城新區的開發建設。
勞動湖位于城市中心區,原是嫩江古河道,嫩江改道后成為城市的內河。從2000年開始,市政府投資建設勞動湖風景區,對勞動湖河道整體進行了清淤,對原有的嫩江公園和龍沙公園進行了修繕,并新建成了卜奎公園和西泊公園,2006年齊齊哈爾市勞動湖風景區獲得了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
由于湖水流動性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再加上勞動湖污染源自然和人為污染源的存在,每年進入夏季高溫季節,造成了水體富養化,出現水草瘋長的現象,水質惡化的現象頻頻發生,對風景區的環境造成了破壞。為更好地發揮勞動湖作為緩流景觀水體及其在調蓄城市雨水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2009年決定實施了勞動湖南擴一期工程。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引水渠、進水閘和泄水閘工程、清淤工程、公園擴建工程、綜合管線改造工程、道路、橋梁及其它配套工程。
嫩江城防西堤景區規劃項目位于齊齊哈爾市主城區西側嫩江左岸,規劃景區北起齊甘橋,南至橡膠壩,全長約7.2 km;東側以城防堤背水坡堤腳為邊線,西至嫩江左岸,平均寬度200~600 m。規劃景區總面積216萬m2,其中迎水面灘地規劃總面積123萬m2。該景區以勞動湖南擴為依托,通過城防西堤防浪林、護堤林及堤頂林打造一條沿江綠化帶,展現十里江堤百種樹木,景色宜人生態自然的奇特風光,形成以嫩江公園、市政府辦公中心及和平廣場為主線,輻射以嫩江公路大橋及橡膠壩樞紐工程為襯托的不同特色的沿江條帶式風景區。規劃內容分為5個區段:水源地保護區、瀏園浴場及餐飲區、旅游休閑區、冬泳區及垂釣區。
中心城區東部雨水排干位于齊齊哈爾市城區東部,長25.95 km,承擔著市區東部部分城區及周邊農田排水任務。為解決周邊農田排水和東部城區雨水的排水出路,增加泄流能力,減少水害,市政府決定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再造一條人工河(可增加水面面積55萬m2,另南湖水面145萬m2),可進一步美化齊齊哈爾市,為齊齊哈爾市濱水城市建設添彩。溝道兩側設置12~30 m寬與濱水規劃周邊環境相協調生態景觀林。
1998年嫩江流域大洪水過后,烏裕爾河連續干旱,造成扎龍濕地嚴重缺水,濕地面積急劇減少,濕地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已危及丹頂鶴的生存。扎龍濕地地貌為河湖相沖積平原,地勢低洼平坦,海拔高程140~146 m,地面平均比降約:1/6 000~1/10 000,盡管每年補充大量的水量,都隨著自然坡降流向下游,濕地內基本無滯蓄水量。
為了使每年為扎龍濕地補充的水量滯蓄在濕地中,減少每年的補水成本,擬對濕地進行攔蓄,進一步改善濕地的生態環境。根據濕地內的自然條件,考慮不破壞濕地自然環境,采取工程措施后不造成濕地島嶼化和片段化,結合實地踏察,擬采取修筑4處攔河溢流壩工程。
規劃擬將880 hm2氧化塘范圍內劃分為3個功能區,即:①在原厭氧塘部分進行改造,一旦發生故障時將其作為污水處理廠的事故貯存池;②將氧化塘過渡段作為我市污水處理廠擴建用地;③將氧化塘的生態塘部分改造為人工濕地作為我市城郊景觀用地,提升我市的人居環境空間。將該處打造成松花江污染治理第一生態塘,建設生態園林式污水處理廠。建設內容包括防護堤加固、隔堤工程、塘底清淤、綠化等項內容。
根據齊市城際火車站建設規劃和總體規劃要求,市政府擬對南苑湖、東湖、大乘寺湖、熱電廠湖水域進行改造建設規劃。
城區橡膠壩樞紐工程位于齊齊哈爾市城防堤18+000處,是市區建設生態園林城的重要基礎設施,該項工程的按期完成及使用,為改善城區嫩江江道的水域環境,解決了勞動湖自流引水,補充城區地下水資源、推進沿江區域經濟發展及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等發揮顯著作用。橡膠壩斜拉橋工程位于橡膠主壩壩墩上,規劃設計橋寬4 m,長300 m,斜拉橋主體采用鋼結構。
[1]齊齊哈爾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齊齊哈爾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R].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市城市規劃設計院,2006.
[2]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亞行齊齊哈爾市城區堤防補充可研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06.
[3]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哈大齊工業走廊江西項目區防洪規劃[R].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