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穗高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 陳沛鑫
水泥砼路面施工關鍵技術及常見病害處治
廣州市穗高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 陳沛鑫
論文首先闡述了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藝中的關鍵技術,筆者長期的調查顯示,水泥砼路面常見病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縱向裂縫,橫斜向裂縫,交叉裂縫和破碎板,孔洞等。最后提出了常見病害處治關鍵措施,旨在對相關工程提供借鑒。
水泥砼施工病害
(1)支模和布設鋼筋。檢查模板相接處的高差和模板內側是否錯位或不順適,若高差大于3mm或有錯位的模板應予拆除并重新安裝,直至達到要求,在模板內側均勻涂刷一層隔離劑。
(2)水泥砼的攪拌與運輸。最短時間不低于最低限;最長時間不超過最短時間的三倍,拌和顏色應一致,拌和后的混凝土不發(fā)生離析現象。
(3)攤鋪。①鐵鍬反扣與三齒耙并用,嚴禁拋撒混合料;②混合料若有離析現象,盡快用鍬耙翻拌均勻;③松鋪厚度,根據試驗確定。
(4)振搗。①攤鋪的混合料立即用插入式振動捧均勻、全面、順序振搗一次,同一位置振搗不小于20s,移動間距30cm,應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②緊接著用平板振動器振搗一遍,平板振動器要“Z”形推進;③隨后用攤鋪整平機進一步整平,對不平處要及時挖填鋪平。
(5)抹面、壓面、壓紋。①掛線檢查平整度,發(fā)現不平整進一步刮平;②收水抹面、壓面(先用長木柄泥抹后用鐵泥抹);③水泥砼初凝時壓紋,人工壓紋機壓紋時一定要有靠尺,防止壓紋不整齊,彎道處壓紋要按輻射狀去壓,否則將會出現紋寬不一致和外觀不整齊的現象。
(6)遮蓋塑料。為防止水泥砼面板表面產生干縮毛裂紋或裂縫,應在鋪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板表面遮蓋塑料薄膜。
(7)切縫。宜的切縫的時間是施工溫度與施工后時間乘積為200~300個溫度小時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為8MPa~10MPa時較合適,切縫可采用“跳輪”法,即每隔幾塊板切一縫,然后再塊切,這樣可減少早期斷裂和人、機不足,切縫來不及的麻煩。
(8)養(yǎng)生、交通管制。養(yǎng)生時注意灑水、遮蓋塑料布,養(yǎng)生時間不得小于規(guī)定時間。
(1)縱向裂縫。縱向裂縫通常大多出現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軟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橫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勻支撐造成的。特別是當路堤從局部洼地通過時,如果路堤兩側有效排水設施不健全,路堤兩側就會產生積水。
(2)橫斜向裂縫。水泥砼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發(fā)生橫、斜向裂縫病害,如下幾種情況尤其容易產生橫、斜向裂縫。①填挖相交斷面,新老路基交接處,土基密度不同部位;②橋涵通道等構造物和路基連接處;③軟弱地基,失陷性黃土等特殊路段。分析橫、斜向裂縫產生的原因,可謂多種多樣,這其中包括路基的原因,也不乏施工時不注意質量的原因。土基強度不夠或不均勻;混凝土澆注后,縫切割較晚。
(3)交叉裂縫和破碎板。交叉裂縫和破碎板是水泥砼路面的一種嚴重破壞形式,對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產生較大的影響。
(4)孔洞?;炷谅访姹砻娉尸F破損和孔洞,主要原因是施工質量差?;炷敛牧现袏A帶有朽木紙張和泥塊樹葉等雜物,還有春季施工,水中夾帶冰塊都可以塊造成混凝土板的孔洞。
(5)路面接縫損壞。填縫料損壞、接縫碎裂、唧泥以及縱、橫縫啃邊等都是混凝土路面接縫損壞主要表現形式。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時要設置許多縱橫縫,有縱向施工縫、縱向縮縫、橫向施工縫、橫向縮縫、橫向脹縫、交叉口接縫等。
(1)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嚴格把好施工材料質量關,用于路面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應認真挑選,避免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混凝土表面干裂、疏松的事故。水泥品質是保證混凝土強度的首要因素。水泥各項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檢驗項目包括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化學成份等。粗集料主要控制其最大粒徑、硬度以及含泥量和粒形。粗集料應質地堅硬、耐久、清凈。砂應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的中砂。粗集料應抗滑、耐磨、潔凈且符合規(guī)定級配的要求。摻用外加劑時,應在使用前認真進行試驗、優(yōu)選,不可隨便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斷板的控制。影響行車的斷板要進行及時處理,處理的常用辦法就是更換,并根據基層情況加設鋼筋網補強,換板后及時封板縫。對有裂縫又不影響行車的斷板應及時作封縫處理,防止雨水滲入路基,加速斷板破壞。
(3)配合比控制。單位水泥用量要有嚴格控制。路面混凝土的單位水泥用量應按規(guī)范規(guī)定確定,用量過大,會使水泥漿增多,集料之問的嵌鎖力減小,使得抗折強度提高并不明顯。必須采用高效減水劑,才能使路面混凝土在低水比、低水泥用量的情況下達到較高的力學指標和較好的工作性能;摻入引氣劑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抗凍性(耐久性),降低路面剛度,對變形性能有較大的改善。
(4)改善路基路面排水功能。盡可能減少路表水滲入路基及路面結構,必須處理好路肩的排水及防滲問題,并做好路面板裂縫的封堵工作,對滲水的接縫,要及時更換密封性好的填縫料,防止雨水從路面板的接縫或裂縫處深入。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路面下最好能設置路面邊緣排水及透水性基層,加速雨水的排除,減少雨水的下滲量。
(5)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加強養(yǎng)護。為了防止混凝土路面產生表層裂縫要做到:①在配制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合適的集料級配和砂率;②在混凝土路面澆筑后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防止強風吹和烈日暴曬。尤其在炎熱季節(jié)施工時,應澆完一段,養(yǎng)護一段。養(yǎng)生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養(yǎng)生天數宜為14~21d。養(yǎng)護期間注意交通管制,養(yǎng)護車輛也應避免在面板上行走。
總之,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和養(yǎng)護階段,采取降低集料溫度、合理養(yǎng)護、添加早強型減水劑等措施,對控制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有明顯的效果,相信水泥砼病害的防治這一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控制。
[1]童昕.水泥混凝土路面縮縫密封新技術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05)
[2]陳浩波.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淺析[J].科技信息,2009,(05)
[3]徐克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及預防[J].河北交通科技,2008,(02)
book=68,ebook=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