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體育學院 王嚴嚴
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優勢及市場開發策略研究
中國礦業大學體育學院 王嚴嚴
據世界旅游組織的調查,今后15年,休閑經濟將是第三產業中的首要產業,休閑體育作為休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本文以休閑體育產業為研究背景,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分析了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的若干策略。
休閑體育產業消費體育產業產業優勢策略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消費水平以及健康保健意識的提高,體育越來越多地進入平常百姓的休閑生活。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體育文化在國內進行了一次廣泛而深刻的傳播。它將帶來的持續后效應為休閑體育產業在國內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休閑體育產業作為我國的一個新興“朝陽產業”,對于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休閑體育產業主要是指與人的休閑體育生活、休閑體育行為、休閑體育需求(物質的與精神的)密切相關的,以旅游業、健身娛樂業、服務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1]它并不局限于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行業,而是將各種能夠調節人們生活和心理狀態的行業從傳統產業劃分的框架中剝離出來。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增大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得休閑不再僅僅是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而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需求內涵。在這種背景下,休閑體育產業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必定要得到開發。在中國,休閑體育產業已經是一項逐漸被公認的朝陽產業。
1.2008 北京奧運會掀起了“體育熱”,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后,我國體育用品市場繼續蓬勃發展,競賽表演市場加速發展,其他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科技和咨詢市場、體育彩票市場等體育市場形成規模,市場的體系日趨成熟,體育產業領域不斷拓寬,體育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奧運會的市場運作給體育產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2]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從經濟這一層面上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讓人們對于體育本身的認識更加深刻。通過對奧運的宣傳以及人們對奧運活動的參與,大眾對體育運動也充滿著極大的熱情,同時作為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體育活動成為休閑體育產業開發的直接原因。
2.豐富的余暇時間,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客觀上提供了條件。1995年5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了5天工作制,人們有了較長的休息時間。1999年9月國家又開始實施春節、“五一”、“十一”的長假制度,這意味著我國公民一年當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將在余暇中度過。2008年在我國法定節假日新方案中又把清明端午和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雖取消了“五一”小長假,但一年中節假日的總天數依舊有所增加。有了時間上的空閑,加上人們身體上及精神上發展的需要,參加休閑體育運動項目是一種最好的緩解身心壓力、鍛煉身體、接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方式。
3.居民體育消費需求和體育消費行為的升級,成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的一大動力。居民體育消費需求,是直接引發當今人們各種體育消費行為的動因,是衡量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尺度。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關鍵時期,居民的傳統消費觀念逐漸被全新的現代消費理念所替代,單一的商品型消費模式已被打破,以文化、休閑、娛樂、保健為一體的服務型消費逐漸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居民的消費渠道在不斷擴大,國內體育消費市場也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3]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層次也逐漸提高,大眾體育消費由“節儉型”向“觀賞型”和“參與型”轉變。因此,為休閑體育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4.我國體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根據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特征和居民體育消費現狀與發展趨勢,體育產業要進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而體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可以為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內外發展環境:一是人員結構的優化能夠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更多帶來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二是投入結構的改善不僅能夠為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政府的財政支持,還會帶來更多的社會投資。三體育場地設施結構的調整能夠為休閑體育運動的開展建設更好的物質基礎。四是體育產品結構的調整能夠為休閑體育產品創造更好的市場條件。
從產業關聯性看,休閑體育產業是產業關聯性比較強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部門發展的產業、具有成為新經濟增長點的條件。從產業地位看,休閑體育產業是一個比重日益增長的產業,具有成為新經濟增長點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休閑體育產業的市場開發。
1.了解市場需求,做好產品定位,努力開發特色休閑項目。需求是人們進行消費的直接原因。從事休閑體育業的企業必須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動中體察到人們對休閑體育消費的需求,以及休閑消費傾向和休閑消費的變化。以發展的眼光時刻關注體育體閑時尚的動態,努力開發體育休閑娛樂產品。也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結合地域條件,開發登山、攀巖、潛水、滑翔、漂流、滑雪、騎馬等戶外體育休閑活動。
2.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個性品牌,實現品牌效應。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休閑體育產業的市場競爭力。首先,體育廣告是最主要的宣傳手段,請人們所熟知的大牌體育明星(這類體育明星本身的形象必須是陽光的、正面的)為企業做廣告,是一種很好的推廣方式。同時,企業創造的品牌最好有自己的個性。要有積極的發展理念,如果能和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有關的活動關聯上,更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好感。企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企業品牌。宣揚自己的企業文化,獲得消費者的共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實現品牌效應。
3.加大資金投入,形成產業規模,擴大企業影響力。建立和健全休閑體育產業的投融資政策,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吸納多種資金,如國家投資、地方投資、私人投資、企業投資、媒體收入。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體育消費入口和體育市場巨大,這樣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把拓展國內體育消費需求作為工作重點,只有真正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休閑體育產業的規模才能擴大,休閑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得到提升。
4.滿足國內體育消費需求的同時拓展國際體育市場。休閑體育產業生產經營企業既要面向國內體育市場也要關注國際體育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對外體育交流,發展外向型的休閑體育產業,增強休閑體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通過聯營、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引進、吸收和消化國外著名體育企業先進的管理方式、營銷手段和品牌管理經驗,提高自我創新能力。選擇我國休閑體育產業中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部分,有重點地扶持一批明星企業及其知名品牌進軍國際體育市場。
目前,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雖然擁有一些有利的發展條件,也有大好的發展機遇,但仍不能急功近利。根據國情,明確發展的重點,充分研究大眾對休閑體育活動的消費需求,結合當地的民族習俗、文化傳統和消費特點等,開發群眾感興趣的體育休閑項目,創造新的體育休閑模式。在休閑體育產業的培養方面應該選擇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并能夠成為國家競爭優勢產業的休閑體育活動,并考慮到它對其他相關行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拉動作用。
[1]梁利民.假日經濟與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6)
[2]陳艷林.后奧運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優化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5)
[3]黃文敏.基于消費升級背景下的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發展趨勢的預期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9,(3)
[4]杰弗瑞.戈比.21世紀的休閑與休閑服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馬惠娣.走向人文關懷的休閑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6]李國岳,沈黃勝.我國體育消費市場發展環境與培養方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1(4) :33
[7]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8]任麗娟,趙乃虹,趙雯.對我國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4)
[9]常德勝.新興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與機遇[J].經濟導刊,2010,(3)
book=0,ebook=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