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凌志豪
餐具洗滌劑黏度調理劑的應用
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凌志豪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如今餐具洗滌劑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一種產品。對于許多液體洗滌劑而言,黏度是衡量其產品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而黏度調理劑是改變餐具洗滌劑黏度的重要原料。本文通過對餐具洗滌劑黏度調理劑的應用進行粗淺的分析,并介紹一種新的洗滌劑黏度調理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餐具洗滌劑黏度調理劑
最近幾年,餐具洗滌劑在我國日雜市場內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餐具洗滌劑作為一種調配型廚房用品,在市面上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濃縮型的、去污能力超強型的以及殺菌能力超強型的等。為了適應社會需求,餐具洗滌劑不僅要具有去污能力強、殺菌消毒能力強等特點,同時還要保證其產品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要做到易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這就需要從餐具洗滌劑的原料著手,尤其是要做好黏度調理劑的合理選擇。
黏度作為餐具洗滌劑質量好壞的重要衡量指標,其對某些產品的應用性能也有著十分特殊的重要性。大多數水基液體洗滌劑(如洗面奶、沐浴露、洗手露和餐具洗滌劑等)對黏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以確保洗滌劑的流動速度合理,不能因為流淌過快而難于控制,也不能流淌過慢而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盡管國家標準中對餐具洗滌劑的黏度系數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餐具洗滌劑使用者在購買餐具洗滌劑時常常看重其黏度。因此,在主觀質量評價上黏度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是黏度過低,餐具洗滌劑使用者就會誤以為這是洗滌劑中活性物的含量不夠,從而使其購買選擇受到影響。另外,餐具洗滌劑黏度的穩定性也很重要。例如:相同質量的洗滌劑,在常溫下(25℃度)黏度較為適宜,如果在低溫狀態下(5℃度以下)就會呈果凍狀,嚴重時還會出現渾濁,而在高溫狀態下(40℃度左右)就會呈水狀。餐具洗滌劑使用者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就會認為這是洗滌劑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進而影響餐具洗滌劑在市場上的銷售量。
由于受原料、成本、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制約,目前我國的餐具洗滌劑主要以脂肪酰乙醇胺(6501)、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AES)和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為主,并用氯化鈉(NaCl)增加黏度。
陳志峰等人通過阿累尼烏斯方程對以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和直鏈烷基苯磺酸鈉為原料的餐具洗滌劑黏度對溫度的敏感性進行了綜合考察,并發現餐具洗滌劑對溫度的敏感性主要與體系的原料有關,如果將某些具有特殊結構的物質加入到洗滌劑中,就能夠使體系的活化能有效降低,進而使洗滌劑黏度對溫度的敏感性降低。熊遠欽等人通過單因子試驗研究了氯化鈉、脂肪酰乙醇胺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對餐具洗滌劑黏度的影響,并發現在25℃度時,氯化鈉對餐具洗滌劑黏度有著最顯著的影響,脂肪酰乙醇胺次之,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則和線性關系接近。
現如今,餐具洗滌劑黏度調理劑普遍采用6501,當有部分長碳鏈存在于6501中,其贈黏效果會更加明顯。但是長碳鏈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其溶解性將會發生較大變化,低溫時會導致餐具洗滌劑的黏度發生急劇變化。
電解質所起到的增黏效果主要是通過對表面活性劑含有的帶電基團進行屏蔽,使排斥作用減輕,以促進膠束長大。經大量實踐證明,膠束長大可以增加體系的黏度,這也是餐具洗滌劑應用電解質的重要理論依據。但是通過這種方法得到的體系,其膠束形狀和尺寸受溫度影響較大,使得餐具洗滌劑的黏度穩定性極差。
本文所涉及的體系主要為由表面活性劑組成的餐具液體洗滌劑,這些表面活性劑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全部為含硫的陰離子(如LAS+AES或AES)。對于這種體系而言,其增黏途徑有很多種。用氯化鈉這樣的電解質和6501組合,其性價比十分高;用氯化鈉和甜菜堿(CAB)組合所起到的效果也十分不錯。
除了一般的電解質外,脂肪酸聚乙二醇雙酯或單酯、纖維素醚、聚合物以及脂肪酸烷醇酰胺等都可以用來做餐具洗滌劑的增黏劑。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些增黏劑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開發一種新型餐具洗滌劑,使其黏度穩定性大大提高就顯得尤為必要。
以下物質為餐具洗滌劑的主要實驗材料:含量超過97%的LAS,含量為70%的AE2S,在加上6501和甜菜堿;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黏度調理劑為SGJ-808。測定該洗滌劑黏度需在體系達到規定溫度,并保持72小時恒溫后進行。
通過對從市場上購買回來的品牌餐具洗滌劑和以上配方樣品的黏度進行測定,結果發現使用黏度調理劑SGJ-808的洗滌劑樣品,其黏度受溫度影響明顯降低。SGJ-808之所以被視為洗滌劑黏度調理劑,主要是由于它的特殊工作原理。這種黏度調理劑本身并不能使體系黏度增加,它能夠起到增黏效用是通過和電解質配合使用而實現的。電解質可以促進膠束變大, SGJ-808則把膠束形狀和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從而降低膠束形狀和尺寸對溫度的敏感性。至于如何更好地發揮出黏度調理劑SGJ-808的增黏效果,還需要根據體系的具體情況而定。
黏度調理劑在餐具洗滌劑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表面活性劑的種類、未反應物以及原料中碳鏈結構等體系的組成成分都對黏度有影響。以餐具洗滌劑黏度調理劑為重要突破口,提高餐具洗滌劑黏度的穩定性并增強其使用效果,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污染是未來餐具洗滌劑的發展方向。
[1]張惠文.用于洗手液或餐具洗滌劑的新型黏度調理劑[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10,(02)
[2]韋星船,劉曉國,吳曉彬.環保餐具洗滌劑的研制[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
[3]段永華,解田,肖鋒,胡宏,田言.綠色溫和型手洗餐具洗滌劑的研究[J].化工之友,2007,(13)
[4]段玉臣.餐具洗滌劑的粘度穩定性研究[J].應用化工,2005,(5)
[5]李建軍,徐寶財,肖陽.餐具洗滌劑復配技術進展[J].精細化工,2004,(s1)
book=1994,eboo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