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珍
(武漢華中師大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9)
校辦企業的產生與發展,是高等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補充。清楚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管理對策,是促進高校校辦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環節。
所謂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等。
應收賬款的確認是伴隨賒銷而發生的,其確認時間為銷售成立時間。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時,才能確認收入,此時若未收到現金,即應確認應收賬款。這四個條件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
校辦企業應收賬款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校辦企業采取發放信用的方式擴大市場;②校辦企業為了減少庫存成本而增加應收賬款;③校辦企業重銷售,輕視對應收賬款的回收管理。
(1)歷史遺留,導致應收賬款難以收回。校辦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受到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服從于行政管理,人情面子代替規章制度,白條等同于合同契約,導致在各業務單位均有應收賬款,日積月累,無人問津,變成呆賬和壞賬。
(2)種類繁多,應收賬款的管理難以到位。近年來,隨著事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高校所經營的企業越來越多,從公司性質來看,有學校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公司、民營企業、集體企業等,從公司的規模來看,大的有上市公司,小的有招待所,校辦企業的種類繁多,情況各異,時間一長,高校對校辦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和控制難以到位。
(3)賬款長期掛賬,導致企業收益受損。校辦企業財務管理中,賒銷商品而產生的應收賬款,本應及時收回。但購貨單位為了長期占用應付貨款,或者由于謀求長期拖欠貨款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造成校辦企業應收銷貨款長期掛賬。
(4)應收賬款,私設小金庫現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企業間可以互相拆借資金,但有些校辦企業卻利用應收賬款放貸,將利息收入轉入“小金庫”,并稱為企業間拆借資金。
(5)忽視應收賬款的成本核算管理。應收賬款具有一定的成本,通常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機會成本。企業資金若不用于投放應收賬款,可獲得其他投資的收益,這可看成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二是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這主要包括信用調查、信息收尋、收賬等費用;三是應收賬款若不能如期確認為收入的話,長期來看,有形成企業呆賬、壞賬的可能,加大企業的財務負擔。
(1)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校辦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從源頭上化解應收賬款的風險。一是校辦企業要加強防范意識,不能對客戶不分青紅皂白遷就讓步,產品賒銷既不簽訂合同,也不訂分期還款協議;二是在事先對付款人信用狀況作深入調查,正確評估該付款人或單位的應收賬款風險。
(2)健全企業內控措施:一要建立健全企業內控措施,要避免在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過程中,銷售人員為了實現利潤指標或部門下達的考核指標而獲得的利益,盲目采取賒銷、回扣等促銷手段爭取客戶,爭奪市場,片面追求賬面上的“高利潤”,忽視應收賬款的大幅度上升及應收賬款潛在的風險。二要制定合理的內部分工協作,明確各自的職責,健全約束機制。三要加大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規范化建設。
(3)建立壞賬準備金制度。校辦企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和可比性原則,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可能發生的壞賬進行估計,預提取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金,最大成程度的將應收賬款的風險降到最小。
(4)加強對應收賬款的機動處理。校辦企業對于由于虧損,確實無法支付應付款項的客戶,可進行分析原因,對于經營正常,流動資金確實不足的客戶,可以暫緩催收,待客戶經營狀況好轉后,再予以催收;或適量追加賒銷產品,或提供勞務,增大客戶應收賬款額度,以實物資產支持對方資金周轉。若欠款客戶經營嚴重困難,資產負債率已達到破產的界限,無法恢復活力,在破產前,校辦企業應及時派人員進行談判,迅速收回賬款。
[1]戴德明等.財務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陶曉慧.資產替代、債務期限結構與債權人保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