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斌,王紅兵,唐 成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畜牧食品局,四川 遂寧 629000)
為了解遂寧船山區現代畜牧業建設進程,加快省級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區縣建設步伐,遂寧船山區畜牧局專門成立了現代畜牧業發展情況調研小組,對船山區現代畜牧業建設發展情況和鄉鎮站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全區現代畜牧產業發展進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2007年以來,我區按照現代畜牧業發展思路實行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使現代畜牧業試點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09年被列為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區縣。目前,全區現代畜牧業鎖定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的發展方略,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規模養殖,著力打造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努力構建畜牧業數量、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的發展新格局。
1.1 畜禽規模養殖強勢推進 截止2010年6月,全區已發展萬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13個,建立生豬養殖小區12個,草食動物養殖小區2個,禽類養殖小區2個,并建立了10個相應的專業合作社。畜禽養殖已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良種化、生態化、安全化的發展格局。
1.2 畜禽出欄總量逐年增加 近年來,全區畜禽生產發展勢態良好,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09年與2007年相比,牧業產值增長了59.72%,生豬出欄增長了15.34%,牛出欄增長了47.69%,羊出欄減少了35.21%。
1.3 綠色生豬基地建設發展勢頭良好 2009年高金公司順利通過AVA(新加坡農業食品和獸醫管理局)注冊認證,齊全公司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關于綠色生豬產品申報的審核,這標志著我區畜產品進入了國際綠色通道。全區現代畜牧業建設將依托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綠色生豬規模養殖,建設唐桂永(唐家、桂花、永興)綠色生豬養殖示范帶。
1.4 疫病防控能力不斷提高 近幾年,全區動物防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防疫成效十分顯著,有力地保障了畜牧產業的安全,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把動物防疫工作置于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每年將動物春秋季集中防疫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年增加,防疫措施由政府統一進行安排部署,防疫經費撥付及時。二是防控措施落實有力。三是防疫隊伍不斷壯大,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四是防疫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五是動物免疫密度明顯提高。六是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逐步完善。
1.5 資金投入力量逐年加大 一是項目扶持產業體系框架逐步形成;二是撬動企業業主,專業大戶投入4億元;三是國家政策性扶持體系逐步健全。
2.1 畜禽養殖結構單一 2009年,全區生豬實現產值7.9億元,占畜牧總產值的69%,而牛羊和家禽分別實現產值1.4和2.2億元,僅占畜牧總產值的12%和19%,生豬產量所占畜牧產值比例遠遠高于牛羊和家禽所占比例。畜產品結構單一,造成整個畜牧業抗風險能力低下。2010年春節后,國內糧食價格持續上漲,生豬價格不斷下跌,糧食和生豬價格出現的巨大反差直接導致所有生豬養殖場(戶)虧損嚴重,養殖戶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而牛、羊和家禽因為其飼養結構的優勢而受糧食價格的起伏影響較小。
2.2 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 對全區264戶生豬養殖戶調查中獲悉,近年來我區的生豬生產情況受生豬市場低迷影響,生產能力有所削減。在牛羊和家禽養殖戶調查中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散養戶組織化程度低,養殖信息不暢,不能有效預測市場價格變化對養殖的影響。其次,散養戶多采用傳統的養殖模式,養殖技術落后,生產成本高,疾病防控意識差,一旦遇到傳染性疾病呈地區性流行,將對他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3 專業合作組織運行情況欠佳 一是我區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帶動的養殖戶占全區養殖戶總戶數比例較小。二是內部運行機制不夠規范。目前,區內專業合作組織普遍存在結構較松散,利益聯結不夠緊密,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組織與成員的關系也不夠明晰,綜合實力不強,自我組織、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較差。
2.4 環境污染問題有待改進 除部分養殖戶尚未配套沼氣設備以外,約3%的沼氣配套養殖戶還存在沼氣使用技術不過關,養殖量與沼氣配套不合理的現象,而多數均使用沼氣池的養殖戶,尚存在糞污亂排放的現象。
省級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區縣對我區的建設目標是:到2012年全區年出欄生豬達到75萬頭;畜牧業產值達到18.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達到3000元;生豬等主要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生豬良種面達95%,家禽良種面達97%;“區-鄉鎮-村”三級獸醫服務體系已建成,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達到30個。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把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來抓,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3.1 明確建設主題,規范有序推進現代畜牧業強區的建設 繼續堅持以基地化建設、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工作格局,把龍頭企業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工作和示范片做為突破口,著力提高產業化對現代畜牧業的調控作用。在繼續堅持以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創建綠色、特色品牌,打造切合丘陵地區實際的現代畜牧業強區。
3.2 立足資源優勢,處理好產業的規劃建設與持續發展的關系
3.2.1 處理好畜產品基地化生產與市場的對接問題。在實行畜產品基地生產時,應充分利用我區現有畜牧業特色資源和良好生產環境的優勢,認真研究市場需求。立足于本地區實際,發展適宜本地區條件的優勢畜產品,有針對性地搞好市場定位,考慮和研究引進什么畜種,建設什么基地,開發什么畜產品,以質量安全和特色優勢努力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不斷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畜產品消費需求,確保全區現代畜牧業平衡健康發展。
3.2.2 處理好龍頭企業與基地養殖戶間的利益問題。基地化、產業化發展的龍頭是企業,船山區內省、市產業化示范龍頭企業集聚,規模大、起點高、有市場的產品必須由龍頭企業來消化和拉動發展,這是農民實現收益的關鍵。畜牧部門要引導企業以多種形式與養殖戶建立起穩定的購銷關系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特別是在基地建設時期,要確定正確的共建模式,采用多種可行的方式,扶持廣大農民參與產業化經營。一是統一規劃設計,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養殖小區,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二是要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的飼養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快建設合作社,提升專業合作社的服務能力,落實生產、銷售等各項制度,適應基地和市場的發展要求。
3.3 優化畜禽養殖結構,用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助推現代畜牧業強區建設
3.3.1 保證我區生豬產業在畜牧產值中的主導地位,繼續依托高金、齊全、南大等公司,以唐家、新橋、桂花、永興、仁里、復橋、保升、河沙8個鄉鎮為重點,提高生豬標準化養殖水平,打造綠色生豬基地。
3.3.2 在建設現代畜牧業,打造綠色生豬養殖基地的同時,應根據特殊的區域位置及實際情況,進行畜禽產業結構調整,適度發展優質肉牛、奶牛養殖,打造肉牛、奶牛養殖基地。加強與天友乳業、光明乳業等企業的合作,發展我區奶牛標準化養殖,提高草食動物在畜牧產值中所占比重。
3.3.3 發展生態肉雞和蛋雞養殖,依托頤康公司,以南強、老池、西寧3個鄉鎮為重點,打造頤康有機肉雞基地。推行林下養殖模式,建立生態肉雞養殖小區、生態蛋雞養殖小區,逐步調整畜禽產業結構,提高我區養殖平衡發展水平,推進現代畜牧業整體快速發展。
3.3.4 積極推進規模化養殖。從發展養殖大戶入手,完善政策激勵措施,調動養殖戶的積極性,并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聯結,集小群體為大規模,發展壯大畜牧業生產基地。鼓勵引導各行各業參與養殖基地的建設,支持有實力的各類工商企業和合作組織,興建大規模、高水平、現代化的養殖企業和生產園區。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對新建場區進行合理規劃布局,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以規范化管理促進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防疫程序化、環境生態化、產品綠色化,提升規模養殖水平。
3.4 完善防疫檢疫措施,為現代畜牧業強區建設提供有效保障 進一步強化無規定疫病區項目建設,強化動物疫病防治及畜禽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動物疫病控制,嚴格執行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強化完善動物防疫監督、免疫監測、檢疫監督手段,實施對動物及其產品的有效監控。重點做好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及免疫證、產地檢疫證、運輸證和畜產品檢疫登記卡的發放工作。全面實現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率、上市動物產品持證率、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要推進船山區現代畜牧業強區的建設發展,實現畜牧業生產方式的有效轉變及畜牧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先進經驗,優化結構、改善品質、提高效益,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走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