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文彥
質量目標:就是承包商為了創品牌工程或根據業主的創優要求及企業具體情況來確定工程的總體質量目標,然后按照“分項保分部、分部保單位工程”的原則,針對分部分項的工程施工的難易程度及技術要求,結合施工人員的施工經驗和技術水平,將總目標進行層層分解,并且確定監控重點和質量管理。
質量控制就是運用全面全過程質量管理(TQC)的思想和動態控制的原理,進行質量的事前預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糾偏控制。
1)事前預控是以施工準備工作為核心,必須充分發揮組織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整體優勢,把長期形成的先進技術、管理方法和經驗智慧,創造性地應用于工程項目。針對質量控制對象的控制目標、活動條件、影響因素進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對策。2)事中控制就是指作業活動過程中主體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監控的控制方式。目標是確保工序質量合格,杜絕質量事故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堅持質量標準是根本的,增強質量意識,發揮操作者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他人監控是必要的補充,沒有自我控制或用他人監控取代自我控制都是不正確的。因此有效進行事中控制,也就在于創造一種過程控制的機制和活力。3)事后控制也就是事后質量把關,主要是進行已完施工的成品保護、質量驗收和不合格的處理,以保證最終驗收的建設。不合格的工序或產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場。事后質量控制的任務就是對質量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認定;對工序質量偏差進行糾正;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和處理。
以上三大控制環節,不是孤立和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構成有機的系統過程,實質上也就是質量管理 PDCA循環的具體化,并在每一次滾動循環中不斷提高,達到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持續改進。
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目標策劃、決策和實現過程的各種客觀和主觀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術因素、管理因素、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等。1)人的因素。a.指直接承擔建設工程項目質量職能的決策者、管理者和作業者個人的質量意識及質量活動能力;b.指承擔建設工程項目策劃、決策或實施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咨詢服務機構、工程承包企業等實體組織。2)技術因素包括直接的工程技術和輔助的生產技術,前者如工程勘察技術、設計技術、施工技術、材料技術等,后者如工程檢測檢驗技術、試驗技術等。3)管理因素包括決策因素和組織因素。決策因素首先是業主方的建設工程項目決策,其次是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實施主體的各項技術決策和管理決策。實踐證明:沒有經過資源論證、市場調查,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建成后不能投入生產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無用途的建筑產品,從根本上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樣盲目追求高標準,缺乏質量經濟性考慮的決策,也將對工程質量的形成產生不利的影響。4)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水文、地質和氣象等)、勞動作業環境(施工現場的通風、照明、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管理環境(由多單位、多專業交叉協同施工的管理關系、組織協調方式、質量控制系統等構成的)。5)社會因素表現在建設法律法規的健全程度及其執法力度;建設工程項目法人或業主的理性化以及建設工程經營者的經營理念;建筑市場包括建設工程交易市場和建筑生產要素市場的發育程度及交易行為的規范程度;政府的工程質量監督及行業管理成熟度;建設咨詢服務業的發展及其服務水準的提高;廉政建設及行風建設的狀況等。
總之,人、技術、管理和環境因素,對于建設工程項目而言是可控因素;社會因素存在于建設工程項目系統之外,一般情形下對于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者而言,屬于不可控因素,但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盡可能做到趨利去弊。
1)對設計單位提供的基準點、導線點進行復測。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測量數據有誤會導致進度滯后、費用增加,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反復復測,監理必須層層把關。2)監理要求施工單位提供的實驗數據必須真實。如果沒有真實的實驗結果,要保證工程質量是紙上談兵。3)監理工程師還要特別注意,重要的試驗必須跟蹤旁站;施工單位的試驗頻率達到規范要求。
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是以檢驗批的施工質量為基本驗收單位。檢驗批質量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合格,或施工作業質量不合格、或質量控制資料不完整等原因所致,其處理方法有:
1)在檢驗批驗收時,對嚴重的缺陷應推倒重來,一般的缺陷通過翻修或更換器具、設備予以解決后重新進行驗收;2)個別檢驗批發現試塊強度等不滿足要求難以確定是否驗收時,應請有資質的法定檢測單位檢測鑒定,當鑒定結果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時,應通過驗收;3)當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4)嚴重質量缺陷或超過檢驗批范圍內的缺陷,經法定檢測單位檢測鑒定以后,認為不能滿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儲備和使用功能,則必須進行加固處理,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責任方應承擔經濟責任;5)通過返修或加固后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市政工程施工中現場材料應注意如下方面:
1)水泥:除廠方提供的產品合格證書及有關試驗報告外,承包方應根據技術規范和監理程序規定的頻率進行初終時間、安定性等項試驗,并提供報告監理試驗室復核試驗項目及頻率,應根據工程所承包人自檢情況,由試驗工程師研究決定。
2)鋼筋:應按規定項目及頻率,進行自檢和監理抽檢試驗。鋼筋取樣,尤其是焊接試件取樣的代表性;施工現場鋼筋應分類標簽,整齊碼放,上蓋下墊;銹蝕鋼筋應區分鋼筋銹蝕程度,嚴重銹蝕的鋼材應拒收;現場監理應檢查焊工的資格證件,勞動保護用品置備和使用情況,必要時現場考核焊工的業務水平;既無資格證件,操作水平又低劣者,應拒絕使用。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需要監理進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也需要施工單位進行科學全面的質量管理,并且需要提高工程施工整體質量和整體素質。工程質量是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企業素質的綜合反映,也是企業的生命線。
[1]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
[2]GB/T 1900-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2000)[S].
[3]蔡澤文,李鵬飛.淺析建筑施工的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5):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