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祺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 江蘇南通 226006)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限局性水腫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風團,紅斑。蕁麻疹每天發作并持續6周以上稱為慢性蕁麻疹,其病程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應用祛風止癢口服液聯合左西替利嗪治療兒童慢性蕁麻疹,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02例慢性蕁麻疹門診患兒,入選標準:(1)年齡在2~12歲;(2)病程在2個月以上,癥狀、體征明顯,符合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3)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損害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近1個月內系統性應用糖皮質激素和非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者均不在入選范圍。
102例慢性蕁麻疹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51例和對照組51例。2組病例年齡、性別、病程及癥狀等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觀察組予祛風止癢口服液(四川泰華制藥有限公司)。
6歲以下每次5mL,每天2次;6歲以上每次10mL,每天2次;同時予左西替利嗪(商品名:迪皿,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口服,6歲以下每天1次,每次2.5mg;6歲以上每天1次,每次5mg。對照組單獨予左西替利嗪口服,療程均為4周。于治療后4周復診判斷療效及停藥4周后復診觀察有無復發。
記錄服藥前后的癥狀和體征,并計算療效指數,同時觀察不良反應,并詳細記錄不良反應的表現及轉歸。蕁麻疹癥狀和體征的4級評分標準:(1)風團數目:0分為無風團;1分為風團數1~10個;2分為風團數11~20個;3分為風團數>20個,遍布全身。(2)風團大小:0分為無風團;1分為風團直徑<1cm;2分為風團直徑1~2.5cm;3分為風團直徑>2.5cm。(3)瘙癢程度:0分為無瘙癢;1分為輕度瘙癢,不影響睡眠;2分為中度瘙癢,每晚因瘙癢覺醒次數≤2 次,影響睡眠,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為重度瘙癢,每晚因瘙癢覺醒次數≥3次或無法入睡,影響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4)風團發生次數:0分為無風團;1分為風團每天出現1次;2分為風團每天出現2~3次;3分為風團每天出現>3次。(5)風團持續時間:0分為無風團;1分為風團持續時間≤4h;2分為4h<風團持續時間≤12h;3分為風團持續時間>12h。
根據療效指數,在治療結束時按4級評定。治療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療效判斷標準:痊愈:治療指數為100%;顯效:60%≤治療指數<100%;有效:20%≤治療指數<60%;無效:治療指數<20%。痊愈和顯效例數的百分數合計為有效率。
總體療效評價根據療效指數,對照組有效率64.70%,觀察組有效率為88.23%,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經χ2檢驗,2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84,P<0.01)。
觀察組有2例口干,輕度嗜睡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9.80%;對照組有2例口干,輕度嗜睡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1.76%。2組差異無顯著性,均能耐受,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停藥后癥狀消失。
停藥后復發情況對觀察組痊愈和顯效的患兒在停藥后4周時進行隨訪,未發現風團或紅斑出現,也未發現皮膚瘙癢癥狀出現。胞的特異性主要取決于細胞內脫氧胸腺嘧啶苷磷酸化酶(TP)的活性,TP越高,細胞中5-Fu的活性就越高,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有研究表明,卡培他濱單藥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控制率為20%~40%[5]。骨髓抑制是卡培他濱的主要不良反應,多表現為一過性白細胞減少,停藥后會短期改善。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本組結果顯示,多西他賽和卡培他濱聯合使用對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具有協同效應。本組26例患者經2~4個周期的聯合化療,總有效率(CR+PR)61.5%,臨床控制率(CR+PR+SD)80.8%。其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內由多西他賽介導的TP酶活性的增加,從而增強了腫瘤細胞對卡培他濱的敏感性所致[6]。綜上所述,多西他賽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轉移性乳腺癌近期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臨床控制率較好,可能成為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治療的一線用藥。
[1]劉冬耕,彭柔君,馮奉儀,等.兩種國產多西紫杉醇治療晚期乳腺癌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癌癥,2006,25(12):1557~1560.
[2]王彩玲,王俊生,王靜.多西紫杉醇聯合希羅達治療晚期乳腺癌33例臨床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09,22:38~39.
[3]Figgitt DP,Wiseman LR.Docetaxel:an update of its us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J].Drugs,2000,59:621~651.
[4]王子平,孫燕,張湘茹,等.多西他賽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6,28:468~470.
[5]劉曉晴,宋三泰,管忠震,等.希羅達治療復發轉移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2,24:71~74.
[6]Sawada N,Ishikawa T,Fukase Y,et al.Induction of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activity and enhancement of capecitabine efficacy by Taxol/Taxotere in human cancer xenografts[J].Clin Cancer Res,1998,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