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婷婷 廖鴻飛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B超室 重慶 400013)
1996年至2000年全國出生缺陷檢測結果顯示,先天性心臟病位于先天畸形發生率的第三位,并且發生率上升幅度較上一個5年增加85.37%,隨著唇裂,神經管缺陷的產前診斷,先心病發生率有達到首位的趨勢[1]。本文就近3年來發現的胎兒心臟畸形做如下的報道。
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7316例孕婦進行常規超聲心動圖檢查,其中孕期22~30周,年齡21~41歲。
應用GE公司的Logiq7,V730超聲診斷儀,選擇胎兒心臟檢查條件,調整儀器獲得滿意的二維和彩色多普勒聲像圖。對常規檢查的孕婦盡可能選用5MHz探頭以獲得高分辨力的聲像圖,腹壁脂肪較厚的孕婦則選用3.5MHz探頭。由于胎動和胎位因素不能獲得滿意的聲像圖時,可囑孕婦運動一段時間或吸氧或隔日重新檢查。
常用切面有:(1)心尖四腔心切面:觀察左右房室的位置及大小,房室瓣的位置及形態,十字交叉,房間隔卵圓孔瓣,室間隔,心胸比例。加彩后看血流是否對稱,有無返流,有無過隔血流及花色血流。(2)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觀察內容同心尖四腔心,但是對室間隔的觀察優于心尖四腔心,血流比其顯示差。(3)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觀察大動脈的起源、大小。(4)大動脈交叉切面:觀察大動脈起始部位有無交叉。(5)主動脈弓及動脈導管弓切面:觀察動脈弓的連續性。(6)上下腔靜脈長軸切面:觀察右房的連接關系。(7)雙心房切面:觀察卵圓瓣的形態及位置,測量卵圓孔的大小。(8)雙心室切面:觀察室間隔的連續性,并注意看有無過隔血流。(9)大動脈短軸切面:觀察主動脈與肺動脈、動脈導管的大小,室間隔的連續性。(10)三血管切面:觀察各血管的排列及大小。(11)肺動脈分叉切面:觀察肺動脈分叉與否及其大小。
發現胎兒心臟畸形53例,經引產后胎兒尸體解剖和產后新生兒隨訪,證實與產前相符合48例,誤診5例,均為復雜性先心病,其結果與產前診斷基本相符。其中,單純性室間隔缺損16例,永存動脈干8例,法洛四聯征6例,右室雙出口5例,心內膜墊缺損5例,三尖閉鎖狹3例,三尖瓣下移3例,大動脈轉位3例,單腔心3例,腫瘤1例。合并心外系統畸形21例,多為如腦積水、全前腦、唇腭裂、多囊腎、胎兒胸腹腔積液等。參考國內文獻[2]把先天性心臟畸形分為單純性和復雜性,胎兒超聲心動圖顯示單純性畸形20例,復雜畸形33例。
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約占活產總數的80~100/萬[3]。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指胚胎時期心和大血管發育異常,又稱先天性心臟畸形。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和兒童時期(特別是4歲以下的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主要由于胚胎早期(妊娠5~8周,亦即胚胎心臟發育的最重要時期)母體內存在某些有害因素(如病毒感染等),影響了心臟的正常發育所致。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所以我認為在發現心臟畸形的時候,建議病人做一下遺傳咨詢。
隨著胎兒心臟超聲檢查技術的發展,胎兒心臟畸形的產前檢出率能達90.0%以上[4]。妊娠中期是進行胎兒心臟檢查的最佳時間,經腹檢查在妊娠16周即可進行,但20~24周時最容易獲得滿意的圖像;經陰道檢查在妊娠12~14周即可進行,但一般情況下在我國不提倡應用陰道超聲檢查胎兒心臟。影響胎兒心臟檢查效果的常見因素包括:孕婦的肥胖程度、羊水量、胎兒體位、儀器的質量和檢查的孕周等。長期以來,四腔心是篩選和診斷胎兒心臟病的重要切面之一,不僅檢查簡單方便,而且實用有效。然而,眾多研究表明,四腔心觀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或難以發現心室流出道和大血管畸形諸如大動脈轉位、法洛四聯征、右室雙出口、永存動脈干、主動脈縮窄以及主動脈與肺動脈畸形等,大部分胎兒心室流出道和大血管畸形在單純四腔心觀上容易漏診,而這些復雜先天性心臟畸形正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了克服單純四腔心切面的這一弱點,許多研究者提出在胎兒心臟病的篩選檢查和產前診斷中增加流出道切面篩選胎兒心臟病,此切面增加了心臟大血管的解剖信息,使胎兒心臟病的檢出率有了較大改善。故左、右室流出道切面是四腔心切面的重要補充[5~6]。我科僅在這3年多中,就在系統檢查中篩出心臟異?;蚝喜⑿呐K發育異常胎兒53例,其中39例在四腔心切面發現異常,14例在進行左、右室流出道檢查時發現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室間隔缺損,特別是<5mm的室間隔缺損,在二維圖像上不能觀察到,但在彩色多普勒上可探及過隔血流,故應加彩多切面多角度的掃查。而且多數小室缺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閉合的,所以就需要建議病人隨訪(圖1、2)。

圖1 雙心室切面顯示室間隔肌部小室缺

圖2 法洛氏四聯癥的四腔心觀和流出道觀
[1]陳福美,李恩苗,尹魯皖,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分析[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5):390.
[2]陳灝珠.心臟病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94.
[3]Wesley L,Christine H.Comstock prenat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here are we now[J].Ultra Clin,2006,1(2):273~291.
[4]Janette F.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arrhythmias[J].Clin per,2005,32(4):891~912.
[5]Fok WY,Chan LY,Wong JT,et al.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unction during normal pregnancy:assessment by spectral tissue doppler imaging[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6, 28(6):789~793.
[6]Wong SF,Ward C,Lee-tannock A,et al.Pulmonary artery/aorta ratio in simple screening for fetal outflow tract abnormalitie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7,30(3):27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