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生
整體大地下室頂板的建筑形式,既解決了小區地面停車位不足,又可提供足夠的地面空間用以營造景觀,故此種設計手法越來越受到開發商和住戶的歡迎。但是,地下室頂板景觀的營造往往會受到為了節約造價,而盡量減少覆土厚度(荷載)或其他因素的制約。如何做到既能營造好合適的景觀效果,又能合理利用和確定經濟的結構荷載,做到在安全的前提下既能節約造價又能提供良好景觀的載體,是需要我們景觀設計師與結構設計師乃至開發商共同努力做好的責任。本文將以振業巒山谷景觀設計為例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振業巒山谷項目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寶荷路,東北部為高科技園區,西部距龍崗中心區約2 km,西南面與一海拔約120 m的小山丘毗鄰,地塊對面是龍崗植物園。項目占地10.5萬m2,建筑面積40.6萬m2(其中地下室約9萬m2),景觀面積10.5萬m2(含與地塊相接的寶荷路側市政綠化帶)。地塊基本上呈長方形,其中東西向長約450 m,南北向長約238 m,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高差約15 m。總平面圖見圖1。

1)結合本地塊山文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文化并糅構成一種頗有魅力的城市居住生活方式。2)采用自然的手法,運用豐富的軟景、親和的材料營造一個與硬朗建筑相對比的活力與悠閑并重的環境。3)充分強調自然與人的協調,從而引領城市人的健康生活風格,創造和諧社區的美好氛圍。
新都市主義——現代簡約,生態自然。
1)在建筑規劃方案創意構思中,景觀專業就已經提前介入,提出充分利用地塊的長邊及高差的特點,在地塊中部沿長邊留出一長約220 m、寬約53 m的空間作為自然式下沉廣場,用以組織地塊主軸線及景觀布局,為小區提供一個經濟的、不受覆土限制的景觀創意空間,同時能為地下室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條件,從而降低地下室設備專業的造價,也豐富了地下室的景觀。2)利用不同的高差臺地系統形成多層次的視覺效果和景觀體驗的享受。3)利用不同的建筑規劃布局組織不同的景觀庭院格調及景觀休閑空間。4)注重庭院、宅間綠化景觀與架空層景觀的互動交融。
1)利用地形高差留出適當的自然下沉空間。本項目將此自然下沉廣場規劃為小區的中央庭院,布置了游泳池、大型跌水、小區集會演藝中心、高大茂密的喬木以及自然流動的水帶小溪等。同時,采用現代園林設計手法給地下室留出適當空間作為自然通風采光之用,既改變傳統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風的不足,也豐富了地下室的景觀,使地下室空間能與室外的自然園林景觀互為滲透、相互交融。2)整體覆土厚度的確定。一般可根據不同的氣候分區特點確定一個相對低值的統一厚度,再根據不同的景觀需求采用局部結構加強的方式解決。本項目覆土厚度做如下安排:除自然覆土區域外,頂板上庭院區覆土凈厚度為600 cm,架空層除硬質鋪磚外,覆土深度為300 cm,這樣保證整體的景觀效果從中央的茂密區向庭院一般景觀區過渡,庭院區一般景觀區向架空層陰生植物景觀區過渡;大商業三樓大屋面的覆土厚度為300 cm,外圍沿女兒墻布置局部成品樹池或砌筑帶狀樹池種植大灌木或小喬木來營造豐富屋頂立面景觀。3)利用地下室的功能分區。地下室的功能通常為地下停車場、人防區、設備房以及商業和配套等等,而人防區往往需要的全覆土厚度相對較大,設計時可以根據不同人防等級的要求在其上部布局需要相對較大荷載的景觀元素,以達到合理利用的目的。本項目在設計過程中為增加地下室空間,將人防區獨立出來,設于西側地下2層區域。4)采用結構板架空。依不同的景觀形式與要求,與結構專業協商采用局部架空抬高的方式,架空可用現澆板、預制板、輕質砌塊砌筑等,可適應于游泳池、假山、跌水、局部花臺等。本項目的主入口大臺階、入口中軸對景的假山石跌水就是采用結構板(或結構骨架)架空的方式。5)利用好局部大荷載或采用結構局部加強。如振業巒山谷景觀項目在庭院區域多數凈覆土只有600 cm的地方需種植大中喬木行道樹或營造微地勢、花臺等局部景觀,就是采用局部結構加強(如局部加厚加強結構板、增設加密結構梁等)的方式來處理的,以免因為采用整體統一的大覆土造成不必要的結構浪費。6)通過局部的結構梁轉換。如項目中主次入口的值班門房及鋼結構小品、景觀長廊或廊架、花榭、景亭、景觀墻等小品均通過局部加密加強結構梁轉換,使局部的集中荷載通過加強梁轉移至結構柱的方式處理,從而使局部的頂板結構承載力提高,既安全又經濟。7)其他一些合理利用結構和減輕荷載的常用手法。利用結構柱子可承擔更大的重量,在景觀設計中可將獨立的花臺、樹池或高大的孤植喬木選擇布置在結構柱上面,同理也可沿結構梁的方向布置花臺、樹池,使局部大荷載由“點”向“線”延伸;局部的微地勢堆高除采用上述結構加強的方法外,也可以采用在種植土添加不同比例的輕質陶粒以達到減輕自重、更快透水的目的;需深埋的小構筑物集中荷載也可以通過加寬構筑物柱基或基礎的受力面積達到分散荷載或加強地下室頂板結構,提高地下室頂板荷載承載力的作用。8)結構荷載資料的交底和歸檔。景觀設計人員在形成以上技術資料后,進行施工交底時要特別強調施工單位嚴格按不同荷載分區圖施工,在竣工后除正常的景觀資料歸檔外,需詳細繪制地下室頂板荷載分布圖供業主或物業公司存檔備查,作為以后養護(維護)、調整景觀布局的依據。
從本項目景觀設計的運作過程來看,景觀專業在建筑專業設計過程中介入的時間越早越好,若能在建筑(含總圖)專業確定,又有明確的設計任務下,景觀專業可以據此做出概念方案和建筑專業事前溝通,引導建筑、結構等專業進行合理布置,從而確定合理的結構荷載分布。若景觀專業在結構專業已經成圖或地下室頂板已經施工完畢后介入,那更應該在進行景觀設計前與結構專業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不同結構荷載的分布及允許的最大荷載力承受范圍,充分利用已有的結構資源,并提出景觀設計的初步設想,以協調好結構加強的需求與可能的問題。
所以,景觀設計宜盡早介入。同時也希望本文關于景觀設計和結構荷載如何協調以及技術處理的一些思路能給開發商、景觀設計初學者乃至施工單位提供參考及幫助。
[1]郭 銳,范 韜.城市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