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新彪
余熱發電窯頭取氣口的改造
Gas Intake Orientation on Grate Cooler for Waste Heat Generation Kiln
□□蔣新彪

我廠4號5號窯分別為2300t/d和2000t/d的預分解窯水泥生產線,利用兩條窯的余熱建設的低溫余熱發電總裝機7.5MW(主要設備選型情況見表1),電站于2008年8月正式并網發電,發電后每天總發電量為14~15×104kWh,熟料余熱發電量為32~33kWh/t,未達到設計能力的每天17.85×104kWh和熟料余熱發電量38.8kWh/t,主要原因是5號窯頭余熱發電廢氣溫度只有250℃,未達到設計要求的350℃,單獨用5號窯的余熱進行發電時,汽輪機幾乎無法運行,每天發電量僅為3萬度,因此,我們決定對5號窯頭余熱發電取氣口進行改造。
(1)在窯頭篦式冷卻機余熱發電取氣口和煤磨熱風取氣口之間增設一根直徑為1700mm的余熱發電取氣支管,與原直徑為2020mm的余熱發電取氣管相接,由于取氣支管的位置前移,取氣溫度會有明顯的提高。
(2)在余熱發電取氣支管上安裝一個可調開度直徑為1700mm的電動擋板,與原余熱發電取氣管的電動擋板配合,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調整原有取氣管和新增取氣支管的取氣比例,有效控制取氣溫度。

表1 設備選型

(3)在新增取氣口上增設一個1100mm×2000mm×700mm耐高溫膨脹節,以補償取氣支管由于受熱而產生的膨脹。
(4)在膨脹節之前的新增取氣口內壁加100mm厚的耐磨澆注料,內壁用“V”型扒釘(100mm×100mm間距)固定澆注料。
(5)在膨脹節之后的新增取氣管內壁加25MM厚的耐磨陶瓷龜甲網材料。
(6)在新增取氣支管中間增設一個滑動支架。
(7)圖1為余熱發電窯頭取氣口改造的方案圖。
(1)2009年5月我們利用5號窯大修的機會,對5號窯頭余熱發電取氣口進行了改造。篦冷機頂部橫梁和側壁用22a工字鋼進行加固。
(2)2009年6月經過改造的5號窯余熱發電正式投入使用,窯頭余熱發電取氣溫度達到360℃,比改造前的250℃提高了110℃,每天總發電量達18×104kWh,熟料余熱發電量為39.1kWh/t,達到設計要求每天多發電3×104kWh,經濟效益1.5萬元。
136個日日夜夜,4萬多公里行程,32個省市自治區,99家大型水泥及相關企業,上百名技術專家,數千名參與者,20余家媒體,400多篇新聞報道......這一系列數字充分展示了“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2010年9月9日,由中國水泥網和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主辦的“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順利完成國內三個階段的行程,返回萬里行程的起點,在通達耐火北京總部圓滿落幕。
作為中國水泥行業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涉及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大型媒體采風活動,“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通過捕捉中國優秀水泥企業成長歷程中的一個個閃光點,全面展現了中國水泥工業在百余年發展史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了中國水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模式,展現了中國水泥企業積極創新、不懈進取的昂揚斗志,展現了中國水泥從業人員腳踏實地、繼往開來的豪邁氣概,向全行業傳播了優秀水泥企業的經營理念,在全社會樹立起水泥行業綠色環保的健康形象。
“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圓滿落幕
(供稿:通達耐火技術股份公司)
book=101,ebook=43
TQ172.625.9
B
1001-6171(2010)05-0101-02
2010-01-22;編輯:趙 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