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轉型試點啟動
《聯合早報》7月19日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公司7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國有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試點正式啟動。未來,信達也將引進戰略投資者,并在境內外整體上市。
根據試點方案,原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正式“變身”信達資產管理股份公司,該公司由財政部100%持股,注冊資本人民幣25I億元。改制后,公司將繼續以不良資產處置經營為主業,并將繼續不斷發展資產管理與金融服務業務。
2010年是國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成立的第11個年頭。1999年,為處置“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最初剝離的巨額不良資產,政府以10年為限,設立了與之相對應的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
2007年初,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稱,已全面完成政策性不良債權資產處置任務,開始面臨業務轉型的新課題。轉型過程中,四家公司將業務拓展至證券、保險、信托、租賃、基金、信托等諸多領域。
目前,作為第一家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信達公司是業內公認的資質較好的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一家橫跨銀行、證券、保險、地產等領域的金融機構,并且成功借殼ST天橋上市。
中國年內料不會加息
《路透社》7月15日
該社援引投資銀行巴克菜的研究報告稱,由于外需仍具不確定因素,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10.1%的預估存在溫和的下檔風險。他們并預期年內存貸款利率不會做出調整。
2010年中國CPI預估為3%,因經濟增長放緩、食品價格漲勢溫和、商品價格回落以及人民幣啟動升值等等,都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而在通脹風險降低的背景下,巴克萊預計年內中國料不會加息。此前其曾預期,中國會于第三季度上調一次存款利率,第四季度同時上調一次存貸款利率。
中國房價未崩盤
《華爾街日報》7月14日
中國地產價格正在下降,尤其是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但價格還沒有崩盤。該報評論員分析,中國多數地產開發企業有流動性緩沖,多元化的土地存量使它們可以承受信貸緊縮。
該報稱,展望未來,相信中國地產市場將繼續由政策推動,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管理流動性將是至關重要的。此外,擁有大量土地存量的大型地產開發商今年下半年可能將提供較大折扣,以促進銷售。
中國魅力不減外資繼續涌入
《國際財經時報》7月16日
在世界經濟普遍欲振乏力的時候,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對外資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國官方星期四宣布,上半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加速增長,增幅近20%。
該報評論認為,吸引外資的主要因素是中國國內市場的迅速發展。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它援引一段評論稱,在亞洲之外,全球幾乎沒有多少投資機會。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停滯不前,投資者總是要朝著有經濟增長的地方去。
鐵礦石價格暴跌之謎
《金融時報》 7月16日
由于中國鋼鐵制造商減產,鐵礦石價格三個月來已大跌逾三分之一。該報認為,鐵礦石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中國鋼鐵制造商的產出創下了紀錄,令市場中供應泛濫。同時,由于中國政府力圖抑制通脹,中國經濟也在降溫。此外,政府旨在為經濟增長降溫的舉措和取消出口退稅的做法,打擊了鋼鐵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