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赫
與美元和黃金的節節走高相反,原油期貨跌勢不止。5月18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在盤中一度跌破每桶70美元,創出每桶69,27美元的5月新低。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引發市場恐慌、資金撤離和美元走強等因素,被認為是導致國際油價快速下跌的直接導火索。
盡管歐盟成員國財長5月10日達成一項總額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努力確保希臘危機不會蔓延,曾提振歐美股市和國際油價上漲。但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在弱市中,對同一問題,投資者往往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可能是樂觀的,也可能是悲觀的,更詭異的是,樂觀與悲觀很可能在區區兩天之內反轉。此番對歐盟金援希臘,市場的風險好惡情緒就產生了如此戲劇性的反轉。風險厭惡者認為,歐盟提供如此之巨的救援,足以說明問題有多大!而且,金援是以歐盟成員國大力削減財政支出為前提條件的,這勢必導致歐元區國家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影響歐洲對原油的需求。
而中國和其他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采取措施限制經濟過熱,也將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事實上,緊縮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開始初步顯現。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當月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7.8%,增速低于3月份的18.1%;當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5.4%,增速大大低于3月份的26.3%。可以看出,近來國家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已見成效,經濟出現工業和投資增速雙雙回落的態勢,再次加大了市場對我國經濟增長趨緩的擔憂。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CPI同比上漲128%,與國家CPI增幅維持在3%的目標預警線僅一步之遙,后市極有可能繼續出臺一系列數量型工具收緊流動性。這些都加重了大宗商品的偏空氛圍。
與黃金受資本博弈的影響有所不同,石油價格波動在中長期內仍受制于供求基本面因素。據近期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部、石油輸出國組織等三大能源機構對石油供需的預測可見,它們對經濟基本面仍持謹慎態度,認為需求復蘇還比較微弱。石油市場的這一基本面也影響石油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的情緒和行為。而美國能源情報署(EIA)5月12日又“火上澆油”爆料說,俄克拉荷馬州原油合約交割地庫辛(cushing)的原油庫存升至紀錄高位,此表態進一步加大了市場供過于求的壓力,使原油期貨繼續承壓。

當然,也不是沒有利好消息可言。首先,卡塔爾石油部長Abdal-lahal-Atfiyah5月17日表示,低于70美元,桶的油價將不足以鼓勵企業投資一些昂貴的項目以擴大產能。必須保證全球新能源開發的投資工作,以避免未來出現供應緊縮的局面。他認為位于75美元—80美元之間的油價是合適的,而且對消費者和產出商而言都是適宜的。
摩根大通(JPMorgan)也唱多,表示除非遇到大的災難而且擔憂情緒持續蔓延,否則石油需求依舊良好,并重申其對油價2010年預測不變一因全球石油需求將走強,全球石油需求量每日將上升170萬桶,主要是來自新興市場石油需求量的上升。雖然石油目前位于年內最疲軟的需求季節,預計石油需求將從6月份至8月份出現上升。
此外,我們不能忽視人民幣持穩的支撐作用。目前市場普遍對人民幣升值形成一致性預期,美國經濟再平衡戰略調整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言而喻。那么,我們就得關注兩大問題,首先,人民幣升值會對原油、金屬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造成什么影響?其次,人民幣是否會升值,在什么階段以什么樣的節奏升值?這些都是需要密切追蹤的。
形態上看,國際油價在跌破74.51的前期低點之后,隔夜跌至69.27。在72.60和71.30并沒有出現明顯支撐,原油下跌的趨勢非常強勁。但自87.15以來,國際原油跌幅已經接近20%,短線獲利回吐的風險很高。目前看來,原油下方支撐在68.59-69.50區域,只要守穩,將會出現空頭回補的行情,目標或可以上看至72.00一線,但反彈空間有限。
技術指標上看,MACD和隨機指標均發出看跌的信號,后者在超賣區域持穩;布林通道中,油價沿下軌下滑,通道下端開口擴大;均線系統呈空頭發散排列。
后市展望
cwAclobalMarkets公司研究分析師TobyHassall表示,市場擔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削弱全球能源需求,預計風險厭惡情緒將進一步上升,提振美元的同時打壓原油價格。
“目前的市場下跌仍屬于良性范圍,是對于去年缺乏經濟支撐的上漲的一種調整,”長城偉業首席分析師景川表示,雖然國際市場上各種惡性事件正在涌現,但這利調整對于市場來說是健康的。中大期貨研究院院長高輝也表示原油目前的大跌是很正常的,即便某一階段稍微站穩或反彈,但還是可能再往下探。
但從經濟基本面看,全球經濟尤其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仍較好,長期趨勢不改,而底部的探明需等待歐洲債務危機、中國加息等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