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淑敏,羅建華
(北票市塔山林場,遼寧 北票 122100)
楊樹水泡型潰瘍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是楊樹的一種危險性病害。該病1955年在北京首次發現,以后逐漸擴大到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和江蘇等省。1959年又在沈陽發現,1977年在內蒙古赤峰和遼寧朝陽、蓋縣等地楊樹林普遍發生。據近幾年的調查,遼寧省鞍山、錦州、營口、朝陽、大連、營口等普遍發生,發病面積1.67萬 hm2,1990~1992年僅海城、臺安發病面積達1.06萬hm2,嚴重者發病 100%,病情指數 56.6~71.3,一般發病20%,病情指數 14~20左右,更嚴重者死亡率15%。為了盡快篩選出高效、經濟、安全的新藥劑,于1993年對國內新研制出的腐必清和梧檸霉素兩種生物農藥,進行民室內藥效測定和林間藥劑防治試驗。
2.1.1 腐必清
腐必清是吉林省龍井縣智新松焦油廠用松根干餾,經精制加工而成的生物農藥,為酸性油脂劑。其產品為棕褐色油狀液體,比重為 0.95%~0.98%(20℃),藥物具有很濃的松節油的氣味,粘度為25~35s,(E85℃,100mm),產品主要成份有萜烯類、酚類(占12.7%~19.0%)中性物及松香酸、樹脂酸等酸類和吲哚乙酸、嘌呤類物質。其毒性小白鼠LD50為5428.7±826.26mg/g。藥劑不能直接溶于水,經 JFC等乳化劑乳化后,可兌水稀釋使用。其特點是不易揮發,抗雨水沖刷,滲透性強,殘效期長,促進病疤愈合和再生,對人、畜無毒。
2.1.2 梧檸霉素
梧檸霉素是遼寧省微生物研究院用從廣西梧州的土壤中篩選的一種放線菌生產的一種微生物農藥。梧檸霉素菌株定名為不吸水鏈霉菌梧州亞種(Sstveptomycesahygroscopicus Subsp.wuzhouesis n.Sucep)梧檸霉素抗生素是純白色結晶,可溶于酸性和堿性水中。工業產品為發酵液的濃縮液,紅棕色液體,其毒性小白鼠 LD50為 2851.31mg(雄性),LD50為2949.187mg(雌性)。該藥對人畜無毒,對環境無污染,對植物無害。上述2種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相比,是一種低毒、無殘留、無公害的生物殺菌劑。
2.2.1 對潰瘍病菌分生孢子殺滅能力測定
腐必清 5、10、50、100倍液,梧檸霉素為 5、10、50、100倍液。采用孢子萌發法。把培養基上潰瘍病菌的分子孢子器搗碎,做成孢子懸浮液。每個視野里(400倍)有分生孢子40~50個左右,在載玻片上滴藥,并以清水做對照。用懸滴法進行孢子萌發試驗,重復 3次。在22℃的條件下,培養12h,觀察孢子萌發情況,以測定藥效。
由表1可以看出,腐必清5、10倍液,抑菌效果100%,50倍液抑菌效果99.6%~100%,100倍液抑菌效果94.4%~97.9%。梧檸霉素5、10倍液抑菌效果100%,50倍液98.0%~98.8%,100倍液抑菌效果為96.3%~97.6%這說明腐必清和梧檸霉素效果較好。
2.2.2 對枝條上潰瘍病菌殺滅能力的測定
供試藥劑為腐必清原液、5倍液;梧檸霉素的5、20倍液。挑選生長健壯的長30cm,粗1~1.5cm的楊樹枝條,用75%的酒精消毒接種部位,用無菌水擦2次,然后進行燒傷,在燒傷部位涂上菌絲懸浮液(400倍鏡下每個視野里40~50個菌絲段),并用脫脂棉包扎,共接60個枝條,然后放在裝有水的罐頭瓶內,每天往脫脂棉上滴水 2次,在24℃條件下,保濕5d,去掉脫脂棉。建立寄生關系后,在接菌處涂上腐必清原液和5倍液。以及梧檸霉素5、20倍液,還有在接菌枝條上用接菌枝條上用消毒刀刻傷涂上梧檸霉素5倍和20倍及不涂做對照,22d后統計發病條數。試驗測定兩次,結果見表2。

表1 室內藥效測定結果

表2 腐必清和梧檸霉素對潰瘍病菌殺滅能力測定

表3 林間藥劑防治試驗效果統計
由表2可以看出,腐必清原液和5倍液殺菌效果100%,梧寧霉素5倍液殺菌效果100%,20倍液殺菌效果80%~100%。刻傷涂梧檸霉素的5倍和20倍液殺菌效果100%。
2.3.1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是在建平縣沙海鄉和凌源市萬元店鎮兩地進行建平縣沙海鎮林地14hm2,樹種為15年的107#。樹高 15.2m,胸徑16cm,郁閉度0.6,發病率50%~90%,病情指數20~54.0,土壤為沙壤土,靠近河邊,濕度較大。該地曾于1995年被水泡過近半個月,樹勢弱,發病重。凌源市萬元店鎮林地16hm2,樹種為昭林16,11年生,樹高12m,胸徑11.5cm,郁閉度 0.7,108#楊 5年生,樹高6.5m直徑7cm,郁閉度0.8。昭林16和108#楊發病率40%~60%,病情指數15~30。土壤為沙壤土,較干旱,樹勢較弱,發病中等。
2.3.2 試驗方案
腐必清原液、梧檸霉素5倍液。采取腐必清原液和梧寧霉素5倍液,用毛刷蘸藥,直接涂在病斑上,涂藥范圍要超過病部的1~2cm。另外,還采用了消毒快刀,縱向劃道劃傷,間隔寬度為0.5cm左右,然后涂上梧檸霉素的5倍液,于4月下旬和5月上旬涂藥1次,對照區不涂藥,重復3次,20d后檢查藥效,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梧檸霉素的5倍液涂刀割傷口防效最好;其次為梧檸霉素的5倍液涂抹;再次是腐必清原液。這3種藥劑防治效果均較理想,可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為了進一步驗證防治效果,我們在9月12日潰瘍病發生的第2高峰期,對4月下旬防治防治的試驗地,再一次進行防治檢查。
由表4可知,檢查防效均在96.3%~100%,說明防效顯著,基本上沒有病疤重發現象。

表4 腐必清和梧寧霉素防治楊樹潰瘍病病斑重發藥效統計
通過室內的藥效測定和室外(林間)藥劑防治試驗,充分說明了生物農藥腐必清和梧檸霉素對楊樹水泡型潰瘍病菌的孢子殺滅能力很強,對潰瘍病的侵染點有較好的鏟除作用,對防治楊樹潰瘍病病重發和促進病疤愈合效果顯著。在近年來研制的國產藥中,腐必清和梧檸霉素是安全可靠低毒生物農藥,在國內首次應用在防治楊樹水泡型潰瘍病中獲得成功,并比其他化學農藥優越。
[1]遼寧省微生物研究院.生物農藥——梧寧霉素[EB/OL].[2005-12-20].http://www.lnwsw.com.cn/memo.php?id=441.
[2]http://www.yds.com.cn/pestcides/039.htm-4k-補充材料.腐必清[EB/OL].[2005-12-20].http://www.yds.com.cn/pesticides/039.html.
[3]中林綠化網.楊樹細菌潰瘍病的防治[EB/OL].[2005-04-15].http://www.zhonglin.com.cn/jishu/content.asp?id=442.
[4]淮安林業網.楊樹潰瘍病防治技術[EB/OL].[2004-04-15].http://www.halyw.com/new.sxxx.asp?id=286.
[5]劉振陸,森林病蟲圖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6]荷澤林業信息網.楊樹枝干病害防治應引起重視[EB/OL].[2005-11-12].http://www.hzly j.com/2005/4-27/16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