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姜秋梅
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已經納入正常計劃免疫工作管理范圍,為了對我市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進一步了解,掌握我市兒童預防接種的現狀,探索今后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的管理方法,對我市2007~2009年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進行調查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2007~2009年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登記表。
2.1 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情況 見表1。
2.2 兒童預防接種漏種、補種情況 見表2。

表1 2007~2009年兒童入托(學)預防接種證查驗情況統計

2009年 托幼機構 常住26 9 9 153 109 45 43 107 523 326 454 40流動 4 2 8 2 10 17 1 20 10 14 8 12小學 常住 98 200 41 174 243 91 1515 420 366 637 16 748流動 50 300 5 4 8 3 17 7 9 16 0 12中學 常住 86 173 68 70 129 84 357 125 121 103 0 129流動 6 46 6 0 8 4 5 8 12 10 0 15 2008年 托幼機構 常住 5 3 2 106 33 12 260 46 96 0 66 58流動 0 0 0 2 1 0 0 1 1 0 0 0小學 常住 60 240 1 72 1 4 694 73 1108 64 1072流動 50 600 0 2 1 1 8 2 970 21 860中學 常住 0 0 0 0 0 0 0 30 0 0 45 0流動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2007年 托幼機構 常住 11 0 5 37 16 0 30 41 96 18 89 0流動 0 0 0 0 0 0 0 0 0 2 2 0小學 常住 28 200 2 37 10 5 717 380 124 182 182 2流動 16 80 0 0 0 0 8 0 8 0 0 0中學 常住 0 0 0 5 0 0 73 73 0 82 82 0流動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1 由表1可以看出,接種證的查驗是兒童越小,補證率越低 ,隨著年齡增長,兒童越大補證率越高,從1~3歲、3~6歲到小學至中學每個年齡段補證率是由低到高,在1~3時,由于兒童小,免疫力低,家長重視,接種證保存完好,在兒童3~6歲時兒童家長認為孩子已經逐漸長大,所以細心的家長接種證還是保存完好,但個別家長接種證保存的就不是很完整,到小學時接種證保存率在60%,到中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更低。
3.2 由表2可以看出,兒童預防接種也是從兒童出生到3歲是兒童接種率最高時期,3~6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開始出現遲種、漏種現象,到小學時遲種、漏種現象更為嚴重,在查漏補種時就體現出來了,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種程序不完全,在查驗接種證時發現有的兒童乙肝疫苗只是在出生時接種第一針或接種到第二針,兒童都6歲了也沒有補種,再有流腦、乙腦在接種證查驗時問題也比較突出,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應該接種四針,有的兒童只接種一針或根本就沒有接種。流動兒童在查驗接種證時存在問題也很多,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屬于三不管地帶,也是預防接種的盲區,可能是農村住在城里的原因,建議劃分區域管理時一定要把城鄉結合部考慮進去,以提高預防接種的覆蓋面。
3.3 由表1、表2看出,從2007~2009年的三年間兒童接種證有證人數呈逐年上升。兒童預防接種的覆蓋面也逐漸擴大,家長對實施兒童預防接種的認識逐年提高,但還要加強對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無論兒童所處哪個年齡段都要督促兒童家長對兒童實施預防接種,減少兒童預防接種的遲種、漏種現象。兒童預防接種證的查驗是對兒童預防接種的檢查和驗收,能通過兒童預防接種查驗推進對兒童預防接種的更好開展,從而能及時反映兒童預防接種現狀,為兒童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