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海濤 李建麗 李興民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傳統液蛋產品的殺菌方式通常采用巴氏殺菌。雖然該法對殺滅食源性致病菌非常有效,但同時也會降低熱敏感產品的營養價值,影響產品的感觀品質,因此,非熱處理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和應用。液蛋是一種含有熱敏蛋白的產品,加熱易凝固,采用非熱殺菌技術來代替傳統的熱處理技術,既能殺滅產品中的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確保產品安全,延長產品貨架期,又能夠保持產品良好的感觀特性和營養價值。
二氧化碳具有化學惰性,無腐蝕性,高揮發性和獨特的經濟性,在一定壓力下具有殺菌作用。二氧化碳在果汁、肉制品、谷類、液態食品和牛奶中的殺菌作用已有相關研究。與傳統的熱力殺菌技術相比,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殺菌技術的處理溫度低,對食品中的熱敏物質破壞作用小,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質;與超高壓殺菌技術(300~600MPa)相比,DPCD殺菌技術處理壓力低(一般低于20MPa),容易達到并控制壓力,因此DPCD殺菌技術日漸成為食品殺菌技術研究的焦點之一。
新鮮牛奶因其營養豐富很容易腐敗變質,所以殺菌是牛奶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高密度CO2殺菌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非熱力殺菌技術,不僅能夠避免傳統的熱力殺菌所帶來的不良熱效應,還能保存食品原有的風味和營養,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研究了高密度CO2與巴氏殺菌對全蛋液殺菌效果的比較,為牛奶殺菌工藝開辟了新思路,并且其研究數據和結果可以作為研究高密度CO2用于牛奶殺菌時的參考。
1.1 試驗材料與試劑
1.1.1 主要材料
雞蛋。
1.1.2 主要試劑
(1)0.9%生理鹽水:氯化鈉9g,蒸餾水991 mL。
(2)營養瓊脂培養基:蛋白胨12g,氯化鈉5g,牛肉膏粉3g,酵母膏粉3g,瓊脂12g,蒸餾水1000mL(pH值7.3±0.1,0.102MPa,121℃)高壓滅菌15min。
1.2 試驗儀器
超凈工作臺(SW-CJ-1F,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HT35004(DragonMed Pipette 100-1000μL);手提式高壓滅菌鍋(YQX.SG41.280上海醫用核子儀器廠);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075,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恒溫培養箱(LRH-250,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槽(DK-8B,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高密度二氧化碳殺菌機(WBN-5/50,溫州貝諾機械有限公司);色差儀;冰箱。
2.1 蛋液的制備
在無菌工作臺上用酒精棉球充分消毒樣品雞蛋的外殼,在超凈工作臺中晾干、紫外線殺菌。然后打開蛋殼,將蛋內容物倒于滅菌燒杯中,用玻棒充分攪拌,使蛋白和蛋黃混合均勻。將混合均勻的蛋液分裝,每瓶100mL,加蓋,用封口膜封口,置于0~4℃冰箱中保存。
2.2 殺菌處理
將樣品分為A、B、C 3組。A組進行DPCD處理(15MPa,15min,35℃);B組進行巴氏殺菌(64℃,3min);C組為空白對照,不做任何處理,放置于4℃下儲存。

圖1 儲藏時間與微生物存活量的關系

表1 DPCD處理和巴氏殺菌對蛋液色度的影響 單位:MPa
2.3 微生物檢驗
2.3.1 檢測項目
將3組樣品分別于第0、10、20、30天進行細菌總數的檢測。
2.3.2 細菌總數檢測方法
細菌總數的檢測方法采用GB 4789.2-2010。
(1)無菌培養基和無菌生理鹽水的制備:將已溶解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和一批裝有9mL生理鹽水的試管放置到手提式高壓滅菌鍋中高壓滅菌(101kPa,121℃,20min)。
(2)在超凈工作臺中,用微量移液槍無菌吸取1mL蛋液,加入裝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用振蕩器將加入樣品的試管振蕩均勻。逐次稀釋,直到達到所需的稀釋度。
(3)用微量移液槍將所選擇的稀釋度的液體吸取1mL加入無菌培養皿中,每個稀釋度做2個平行。
(4)將已滅菌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倒入裝有樣品稀釋液的培養皿中,輕輕左右搖晃,使稀釋液與培養基充分混勻。注意動作不要太大,以免培養基溢出培養皿。
(5)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將其倒置,于36℃培養箱中培養48h,然后進行微生物計數。
2.4 殺菌后蛋液色度的測定
殺菌后蛋液的色澤用色差計進行測定。每個樣品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比較DPCD和巴氏殺菌對蛋液色澤的影響。
3.1 微生物檢驗
DPCD處理和巴氏殺菌處理后儲藏時間與微生物存活量的關系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DPCD處理后微生物增長的速度較巴氏殺菌慢。由于蛋液中營養成分豐富,是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因此微生物會隨著儲藏時間的推延而增多,由此初步推論DPCD殺菌要比巴氏殺菌的效果好。
在貯藏10天后,巴氏殺菌蛋液的微生物增長速度大于對照組,可能是由于熱處理破壞了蛋液中的溶菌酶活性,不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而DPCD處理并不影響溶菌酶活性。
3.2 色度的測定
食品的品質性狀可以分為2大類:視覺品質性狀(visu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和食用品質性狀(eat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它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重要影響。色度是蛋液重要視覺品質性狀之一,DPCD處理和巴氏殺菌對蛋液色度的影響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DPCD處理對蛋液色度幾乎沒有影響,而巴氏殺菌對蛋液的色度產生了顯著影響,使其亮度值和紅度值增加而黃度值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巴氏殺菌的處理溫度較高,可能導致美拉德反應和部分蛋白變性,從而影響了蛋液的色澤。
本文研究了DPCD殺菌技術和巴氏殺菌對蛋液儲藏過程中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同時還研究了DPCD殺菌技術和巴氏殺菌對蛋液色度的影響,結果如下。
4.1 DPCD處理后微生物增長的速度較巴氏殺菌慢。全蛋液營養成分豐富,是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因此微生物會隨著儲藏時間的推延而增多。巴氏殺菌對蛋液中微生物和腐敗菌的殺滅并不徹底,同時也可能會降低溶菌酶的活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初步推論DPCD殺菌效果比巴氏殺菌效果好。
4.2 DPCD處理對蛋液色度幾乎沒有影響,而巴氏殺菌對蛋液的色度產生了顯著影響,使其亮度值和紅度值增加而黃度值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巴氏殺菌的處理溫度較高,可能導致美拉德反應和部分蛋白變性,從而影響了蛋液的色澤。
作為新的非熱力殺菌技術形式,高密度CO2殺菌技術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無毒、殺菌效果好、有效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質等特點。目前,國外許多乳品企業已經把CO2應用到牛奶制品的工業化生產中,尤其在原料奶的保鮮和干酪的制造中更加廣泛被使用。因此,將高密度CO2殺菌技術應用于乳品產業化生產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
[1]史媛英,肖冬光.酸奶發酵劑高濃度培養的研究.天津輕工業學院學報, 1999 (1): 20~25
[2]Hesham M.Effect of gamma radiation and cold storage on chemical 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and microbiological status of liquid egg white and yolk.Food Chemistry,2006(97):285~293
[3]李志義,劉學武,張曉東等.液體蛋的超高壓處理.食品研究與開發,2004(25):94~97
[4]Lee D U,Heinz V,Knorr D.Effects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s of nisin and highintensity ultrasound with high pressure on the microbial inactivation in liquid whole egg.Innovative Food Sci Emerg Technol,2003(4):387~393
[5]Ponce E,Pla R,Gervilla R,et al.Inactivation of Listeria innocua inoculated in liquid whole egg by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J Food Prot, 1998,61(1):119~122
[6]Amiali M,Ngadi M O,Smith J P,et al.Inac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nd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liquid egg white using pulsed electric fi el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6(71): 88~94
[7]Calderon Mirandam L,Barbosa Canovasg V,Swanson B G.Inactivation of Listeria innocua in liquid whole egg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s and nis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9(51):7~17
[8]周媛,陳中,楊嚴俊.高壓脈沖電場對全蛋液殺菌的研究.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6,32(5):36~38
[9]Fraser D.Bursting bacteria by release ofgas pressure.Nature,1951,167(4236):33~34
[10]John W Foster,Robert M Cowan,Ted A Maag.Rupture of bacteria by explosive decompression.Bacteriol,1962(83):330~334
[11]Enomoto A,Nakamura K,Nagai K,et al.Inactivation of food microorganisms by high-pressure carbon dioxide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explosive decompression.Bioscience,Biotechnology& Biochemistry,1997, 61(7):1133~1137
[12]Senschmid A,Marison I W,von Stockar U.The infl uence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compressed CO2on the survival of yeast cell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5,39(3):229~237
[13]Wu Y,Yao S J,guan Y X.Inactiv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carbon dioxide at elevated pressur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7,46(19): 6345~6352
[14]Spilimbergo S,Elvassore N,Bertucco A.Microbial inactivation by high-pressure.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2,22(1):55~63
[15]Ballestra P,Abreu Da Silva A,Cuq J L.Inac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by carbon dioxide under pressure.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6,61(4): 82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