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江澤民:得遇有緣人
1949年,汪道涵任華東工業部部長。9月的一天,他到益民食品一廠視察(益民食品一廠是汪道涵的夫人戴錫可任總經理的益民工業公司所屬的工廠)。在視察中,汪道涵看到益民食品一廠的廠房雖然破舊,但生產卻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汪道涵發現了一個很有潛力的年輕人——廠長江澤民。
那時已經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之日不遠,工廠面臨著原材料及產品銷售的困難,江澤民向汪道涵提供了一份有關獲取原材料和商品銷售新思路的詳細報告,其中就包括創造光明品牌、用光明牌冰淇淋和美國的美女牌冰淇淋競爭的過程。汪道涵聽得津津有味,感受到“江澤民充滿了活力”。幾年之后,回憶初見江澤民的時候,汪道涵說:“他是黨員,而且給人一種值得信賴的感覺,我覺得他前途無量。”
匯報結束后,江澤民和廠里的其他領導陪同汪道涵參觀了生產線,益民食品一廠先進的生產設備給汪道涵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江澤民就干勁十足,精力充沛,是一個工作勤奮的專家型廠長,很熟悉生產。”幾十年后,汪道涵接受美國作家庫恩采訪,回憶這段往事時說:“因為江澤民是廠里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我妻子的下屬,我們也就越來越熟,江澤民成了我家的常客。我的妻子比江澤民大9歲,我們始終把他當小弟弟看待,除了談工作,我們也談其他事情,比如說我們的家庭。江澤民的身世非同一般:他是江上青烈士的兒子。”
江澤民祖籍安徽婺源(后劃歸江西),到祖父江石溪這一代已居江蘇省江都縣仙女鎮。江石溪在行醫的同時,商業上也有成就,加之他擅長寫詩和音樂,愛好收藏古籍字畫,頗有儒家風范。江澤民小時候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

江石溪的兒子江冠千(世俊)即是江澤民的父親。江澤民的六叔江上青(世侯)無子,只有女兒江澤玲、江澤慧,由江澤民承祧江上青。因為江澤民排行老三,故江澤玲、江澤慧以三哥稱之。中國傳統的承祧,不是名分上的過繼,而是和親生兒子一樣一起生活,是有繼承權的,所以江澤民也就成為六房名正言順的子弟,江上青犧牲,江澤民也就成了烈士遺孤了。
江上青少年時代分別在揚州和南通讀書,16歲秘密參加中共青年組織共青團,17歲參加學運曾被當地國民政府逮捕,出獄后正式加入了共產黨。1929年,江上青考取了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成為地下黨的有名才子,頗有詩名。
可能是因祖籍安徽,抗日戰爭爆發后,江上青被派往安徽做統戰工作,打入國民黨安徽省第六行政區任督察專員、公署秘書并兼第五戰區第五游擊區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黨內則是“皖東北特派員”,是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創始人之一。而此時,根據江上青的要求,由上海地下黨派的一批城市地下黨員,被充實在第六行政區所屬的縣里任黨政職務,其中就有汪道涵。汪道涵當時被委任為中共嘉山縣委書記。
江上青的夫人王者蘭,出自上海名門,能詩擅文,有較高的文學修養。江澤民的生母叫吳月卿,江澤民叫她“媽媽”,對王者蘭以親母事之,更親切地叫她“娘”,一直把她帶在身邊,生活在一起。在江澤民工作過的單位里,人們都稱贊江澤民是一個孝子。20世紀70年代初,江澤民調往北京工作,他擔心娘的寂寞與孤獨,委托原上海單位的朋友經常去看望。
1949年12月,江澤民與青梅竹馬的女朋友結婚,新娘正是大眼睛姑娘王冶坪。
王冶坪是王者蘭的侄女。這是中國式的“姑表親”,本來是姑媽的王者蘭此時變成婆婆,本來是表哥的江澤民變成了丈夫,同樣,本來是小表妹的王冶坪變成了妻子。
庫恩在采訪江澤慧時,她回憶三哥與表姐的戀愛,說:“三哥從南京轉到上海交大以后,他經常去看望我的外婆——也就是我母親的母親,和我的舅舅——也就是王冶坪的父親。我外婆和舅舅都非常喜歡三哥。1949年,當我母親搬到上海時,她欣喜地看到三哥和她的侄女正在談戀愛。”他們的婚禮是在當時四馬路上的杏花樓舉行的,參加婚禮的除了有幾個特別要好的交大同學,主要是男女雙方的親友。
當年參加過江澤民、王冶坪婚禮的王慧炯回憶說:“我和江澤民都參加了對方的婚禮。江澤民請我當他們婚禮的證婚人。”談起自己會被請做證婚人的原因,王慧炯笑著來了一番猜測:“也許因為我們是交大同窗好友,也許因為我曾經是班長,也許因為我平時比較注重儀表,站在那兒證婚還算像樣吧。我和江澤民至今都是無話不說的朋友。”
汪道涵和戴錫可并沒有參加江澤民和王冶坪的婚禮。但我們知道江澤民和汪道涵的友情并不只是革命情緣,他們有著很多個人間的共同話語。他們同為安徽人,又先后為交通大學學生,汪道涵讀的是機械專業,江澤民讀的是電機專業,兩人又都是學生運動中的佼佼者,又都是在學生時代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再有兩人又都好讀書。這樣,除了革命情緣外,江澤民和汪道涵之間又增加了一層知識分子的那種惺惺相惜的緣分。
而且,江澤民和汪道涵的夫人戴錫可也有故人之緣。還是在20世紀40年代,江上青已經是皖東北根據地的領導成員,主持過革命青年訓練班,戴錫可即是訓練班的學員,江上青則是她的老師。因此,戴錫可對老師的兒子——江澤民,總是以大姐姐的身份對他關懷和愛護。
(據《日出江花——青年江澤民在上海》)
book=422,ebook=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