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連源 楊 明
本溪縣:開展“六大工程”建設活動
文/趙連源 楊 明
近年來,本溪滿族自治縣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六大工程”建設活動,基層組織建設水平顯著提升,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是在基層領導班子建設上實施“領航工程”。廣泛開展發展型、學習型、創新型、和諧型、廉潔型好班子創建活動,認真落實黨建目標管理和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制,開展開放性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今年,全縣實行了績效考評新機制,將績效考評與領導班子建設相結合,建立了經濟發展、信訪穩定、服務環境三大績效考評體系,確定了縣域經濟“兩年翻番”的目標,進一步敦促各基層領導班子強化發展意識、滿懷發展激情,履行好“領航”職責。
二是在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上實施“頭雁工程”。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書記的培養選拔、責任監督、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等各項工作機制,著力培養造就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在今年的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本溪縣全面實行了“兩推一選”、“先定目標后定人”的換屆選舉新機制。一批政治素質好、“雙帶”能力強、農村黨員群眾擁護的人順利成為村黨組織帶頭人,其中,有19名村黨組織書記以滿票當選。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縣民政局聯合舉辦了新任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引導其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切實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發揮“領頭雁”作用。
三是在黨員隊伍建設上實施“先鋒工程”。建立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加強現代遠程教育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實現了農村遠程教育設備全覆蓋,開通“12371”黨員咨詢服務電話和手機短信教育平臺,不斷豐富黨員教育形式。在機關黨員、社區黨員、農村黨員等層面開展“強黨性、比奉獻、促發展”系列創先爭優活動,著力引導黨員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條戰線爭當先鋒,爭作表率,涌現出了全國勞模楊國清、全省道德模范祁佐寬等優秀黨員典型。

四是在社區黨的建設上實施“同心工程”。廣泛開展“同心共創”活動,強化社區黨組織的管理、服務和保障功能,選派優秀大學生和優秀退伍士兵到社區工作,使全縣社區干部隊伍建設煥然一新,充滿活力。積極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服務,特別是開展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流動人員的維權服務等,全力為社區群眾排憂解難。2009年以來,共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200余個,實現了社區居民需有所應、困有所助、難有所幫,加快了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步伐。
五是在“兩新”組織黨的建設上實施“覆蓋工程”。積極探索單建、聯建、行業建、掛靠建、企協聯建等方式,多渠道組建“兩新”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兩新”組織,依托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開展黨的工作。集中開展了“五建五送”等服務活動,選派了200名“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聯絡員,幫助、支持“兩新”黨組織健康發展。目前,全縣330家“兩新”組織中已建立黨組織123個,初步實現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兩新”組織中的全覆蓋目標。
六是在機關黨的建設上實施“為民工程”。緊緊圍繞“優化環境、促進發展”這一主題,切實加強機關黨員思想作風建設和效能建設。深入開展了黨群共同致富“雙結雙帶”協作區和“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增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幫助基層組織和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完善城鄉互助幫扶機制。
目前,全縣已結成“雙結雙帶”對子3941對,發展致富項目1991項,投入資金5764萬元。全縣3159名黨員干部與3188戶貧困家庭、2809個農村發展戶組成幫扶對子,124個黨政機關單位與98個村、30個社區達成了互助共建協定。全縣上下形成了黨群同心、互幫互聯、共促發展的新局面。
book=423,ebook=423
本溪滿族自治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