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力 張智慧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52)
工程變更即合同變更,是指對合同中的工作內容做出的修改、追加或取消某一項工作。公路工程具有工期長、規模大等特點。同時,涉及經濟和法律,并受到自然條件和客觀因素的影響,項目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與招投標時的情況相比發生一些變化,所以發生工程變更也是較常見的。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工程投資,盡量減少變更的發生呢?現結合筆者所從事公路工程管理的經驗總結,提出幾點淺顯的看法。
在以往的項目建設中,經常出現涵洞、通道的設置不能滿足當地生產以及通行的需要,而導致阻工現象的發生。比如在施工開始之后村民發現通道設置的位置與村道不順接、不通暢,于是,提出位置平移導致變更;當位置平移后重新開始施工,在進行到墻身施工時,發現涵通的寬度和凈空不能滿足農業機械通行的需要,又再次變更。有些是因為跨縣、鄉公路的立交橋設置偏小,沒有預留發展空間,也導致當地政府不滿和村民阻工。
要解決類似問題,一是要加強對設計單位的督促與監管,盡量做到施工圖紙詳盡、合理。二是在施工招標結束之后,項目公司組織責任強、技術水平高的人員實地踏勘,對施工圖結合實際情況逐一核查,必要的時候聽取縣、鄉、村各級政府的意見并可簽字確認,在最終施工圖中進行修改。這樣,不僅做到以民為本,又讓高速公路服務于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可以有效的避免由此引起的阻工現象。例如,在大廣高速的一個項目上,開始的時候,是總工帶領工程技術處的人員做的現場踏勘,兩天之內就結束了,說是沒有問題,布局合理,后來主管副總復核時,發現一些問題,親自帶隊現場踏勘,結果發現錯誤很多,不得不重新組織現場踏勘。對沿線的生產道路、灌溉渠道、出行道路等問題提出一系列修改意見,在征詢當地各級政府的意見后,專家組進行論證,設計單位根據專家組咨詢建議,對結構物設置進行調整,然后施工,效果明顯。
軟基處理是項目中極易出現的變更,有些項目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指標。在清表后,項目公司應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根據工程項目周邊的情況及水文地質情況,共同對設計圖中的軟基處理進行細致的排查與核實,同時,將可能進行軟基處理的路段列入臺賬,對以后的工程管理打下基礎。
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工程量清單的管理也是項目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主要有以下兩點:
在投標過程中,投標單位會根據對項目的了解,以及對招標清單中工程量的分析,在投標中進行不平衡報價。對于工程量預計增加的部分,比如,在認真的現場考察后,有些標段經過的池塘、低洼地段較多,清淤換填、擋墻設置等隱蔽工程可能會增加,而且也不排除施工單位故意提高單價,預備在進場之后,設法增加該部分的工程量以得到更多的施工利潤。如表1:
類似報價很多,雖然招標文件規定,不平衡報價細目超過清單細目的20%時屬于嚴重不平衡報價,作為廢標處理,但是,在評標時,幾乎都沒有認真執行,有的中標單位的不平衡報價甚至超過一半。所以要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一是在評標時認真處理不平衡報價,二是要在不平衡報價調整時,慎重處理。
在合同簽訂之后,工程量清單的核算也應該是合同管理的一項比較重要的基礎工作。在工程量清單的核算過程中,可以解決兩大問題:工程數量增減和清單漏項單價的確定。
確定工程數量增減和清單的漏項子目,經過合同談判活通過“0”號變更的模式確定漏項單價。
施工圖紙與招標圖紙對照,核準施工圖紙工程數量和工程細目,所有和招標清單不一致的地方,在工程開始實施之前全部變更完畢,常稱“一攬子變更”,也叫做“0號變更”。
便于對項目的工程造價進行動態控制。有些項目在建設期沒有做這項工作,在工程結束的時候,把變更分為三類:清單數量增減、清單漏項和工程變更。清單數量的不確定,如果說清單數量大于圖紙數量,有可能計量超出實際發生數量發生投資控制失控;如果清單數量小于圖紙數量,多出清單部分就會在沒有完成變更申請之前不能計量,造成資金短缺,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施工的管理;清單漏項的單價一天不確定,中期支付時就不能正常計量,導致施工單位資金壓力緊張。在施工進度要求比較迫切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大量借款,造成中期計量支付消極,嚴重滯后于施工進度,給項目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被動。

?
在所有項目管理中,工程數量爭議最大的還是路基土石方和隱蔽工程,確定這些工程數量的基本因素,就是我們的設計原地面線。在最近的招標文件里面,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特別規定路基土方計量從原地面開始,清表以后的填前碾壓包含在路基土方的綜合報價當中,不另行計量。但是,設計圖紙提供的原地面線好多與實際不符,設計交樁之后,要求施工單位重新復核原地面線,往往存在較大爭議。比如,有一個標段,全長7.9 公里,設計圖紙給的路基借土填方為549060m3,其中包括填前夯壓、邊坡臺階及路床45cm 處置,施工單位在申報工程數量時,借土填方638621m3,路床45cm 處置82915m3,清表30cm 對應的工程量為55166 m3,合計 776702m3,比設計圖紙量大出227642m3。這個標段的情況雖然說比較突出,但是其他各標段都存在類似的問題。施工圖紙說明中也強調,如果原地面線標高與實際不符,請及時聯系設計代表,以現場測量為準,并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核準,報業主備案。但是這種爭執,幾乎存在于所有項目中,在北京六環高速和王蘭高速采用了的業主、監理工程師和承包人三方聯測,共同確認的辦法,效果比較好,工程數量實事求是,既不虧待施工單位,也避免了個別施工單位弄虛作假,造成業主投資浪費。
在平原微丘地區修建高速公路,借土填方往往比較困難。需要遠距離借土,這里面的變更就需要及時,而且連貫。例如,我們招標文件中規定,借土運距按5 公里考慮,土地資源費按10元/m3考慮,進場之后,附近沒有土源,需到30公里的地方遠運土方,施工單位申報遠運土方2.68 元/Km ·m3,監理工程師審核單價為1.6 元/m3,這樣土方的成本價就是(30*1.6+10=58)元/m3,遠運費用為48 元/m3,而碎石的到場價在48-55 元/m3,山皮石現場收方價為38 元/m3,與其遠距離運土,就不如考慮山皮石換填或者是碎石土填方。到了雨季,業主為加快施工進度,要求土方內摻4%的石灰進行施工,施工單位申報的4%石灰土路基填筑單價為69.48 元/m3,加上遠運費用48 元/m3,其費用遠遠超過了碎石墊層的單價92.55 元/m3,如果采用山皮石換填,工程投資可以節約更多。
隨著近年來預應力砼管樁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推廣,現場的跟蹤管理也有一些問題值得商榷。比如,在特殊地基處理時,涵洞和通道基地全部采用管樁處理,橋頭15m 范圍內全寬范圍內,填土高度大于6m的地方,全部采用管樁處理,但是,現場情況不一而足,施工現場中,最軟弱的地方,150KN的打夯機,25 下左右即可打進一根8m的管樁,而最困難的地方,需要120 下左右,最多的地方需要132 下,有的甚至把管樁都打裂了也打不進去,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是不是可以因地制宜呢?在大的處理范圍不變的情況下,個別地段根據地基承載力來確定是否采用管樁處理,是不是更合適呢?如果我們在變更的過程中,采用多方案比選,對變更方案及時跟蹤處理,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了呢?
公路工程的變更是不可避免的,對工程變更處理要及時準確,否則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工期、進度和整個工程造價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由于變更可能會給合同價帶來增減,所以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多方面著手,優選施工技術方案、細化施工圖紙設計、擇優挑擇工程施工、管理、監理相關技術人員,盡可能減少工程變更的發生。
[1]霍俊.關于公路工程變更管理的探索[J].山西建筑,2009-09-10.
[2]李明.公路工程變更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