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2001-200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際研討會”上發布。報告研究揭示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四大發現”,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研究領域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入的針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整體發展狀況發布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研究是《WTO經濟導刊》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中心歷時8個月經過對中國2001-2009年發布的所有社會責任報告的評估、研究分析而成。
“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際研討會”由《WTO經濟導刊》、中德貿易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行為規范項目和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 聯合舉辦,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法國國際檢驗局共同協辦,商務部世貿司副司長鄂德峰、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本、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執行秘書長翟齊、中德貿易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行為規范項目德方主任魯德福等領導出席次會議。
2009年11月28日,由“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編制的“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在“中國流通發展與改革高峰論壇”上正式對外發布。CCPI指數依托“中國流通產業網”數據庫,涵蓋能源、鋼鐵、礦產品、有色金屬、橡膠、農產品、牲畜、油料油脂、食糖等9大類26種商品,是以2006年6月為基期的定基指數。CCPI采用大宗商品現貨價格周度數據,利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該指數可以綜合反映中國大宗商品現貨市場走勢,作為研究中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CCPI指數將于每周一在“中國流通產業網”上發布。
(本刊訊)在全球經濟低迷和持續的市場挑戰之下,美國公司2010年在華繼續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長,并將中國作為首要投資目的地。上海美國商會近日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商業報告公布了上述發現。
根據對369家設有在華運營的美國企業的調查,報告發現90%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未來5年的業務前景表示樂觀。作為運行時間最長的關于在華美國企業的調查之一,報告還指出美國公司對服務不斷增長的中國國內市場和向二、三級城市擴展業務越來越重視。
“上海美國商會自1999年以來每年開展此項調查。從今年的報告中,我很高興看到美國公司的樂觀情緒空前高漲。”上海美國商會總裁傅絲德女士說道:“中國是美國公司日益重視的全球投資目的地之一,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重視在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競爭。我們期待著一個激動人心的2010年。”
(本刊訊)來自英國的全球第三大零售商TESCO宣布,該集團旗下地產公司專為中國所打造的全新購物中心品牌——“Lifespace樂都匯購物廣場”將于2010年1月率先登陸青島落成開業。這將是TESCO集團在中國經營的第一個購地自建的綜合性購物中心,將成為外資零售商在中國投入運營的第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青島樂都匯購物廣場的落成開業說明TESCO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不僅標志著TESCO在中國商業地產方面的大膽嘗試,也將成為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發展的積極探索。
Lifespace樂都匯購物廣場將是集購物、休閑、超市、美食于一體的一站式家庭購物中心。 屆時,同一集團下的著名超市品牌“TESCO樂購”作為主力商戶也將進駐,并將和購物中心同時開業。
TESCO集團相信購地自建的購物中心這種模式將更好地把其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模式、成功運營經驗和綠色節能措施介紹到中國來,服務當地顧客。

(本刊訊)奧康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特許經營學院戰略合作簽字儀式即奧康大學建校三周年校慶,近日在奧康集團千石總部隆重舉行,同期舉行的還有奧康大學領導力學院一期EMBA班畢業典禮。
奧康大學是奧康集團斥資千萬傾力打造的中國鞋行業第一所沒有圍墻的企業大學,于2007年1月15日掛牌成立。該大學下設四個學院:領導力學院、連鎖專賣學院、市場營銷學院和生產技術學院,有近80名內部高級講師、100多位外部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等國內外高等學府的教授及部分相關行業領域的實戰專家。致力于培養高層管理人才、連鎖專賣精英、市場營銷人才、生產技術骨干以及儲備干部人才。
經過近三年的教育培養,奧康大學首批50余名EMBA學員已經畢業。據了解,首批學員主要是公司中高層管理干部。企業辦學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奧康大學執行校長江興華告訴記者,奧康大學與其他企業大學不同的是,除了自己辦學,還將與世界知名教育培訓機構一起合作,成為企業和國內同行業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
(本刊訊) 仲量聯行近日發布的2009年度香港物業市場回顧顯示,受到經濟逐漸復蘇支持,加上股市樓市暢旺引發財富效應,消費者信心在2009年下半年恢復過來。同時,入境旅游業亦見改善,訪港旅客人數連續三個月取得按年增長。上述因素在過去數月為零售業銷售的復蘇提供了更穩固的支持。
零售業銷售額連續7個月下跌后,至9月份開始錄得按年增長。然而,2009年前10個月零售業銷售額仍錄得負增長,按年微跌2.2%,當中以高檔消費品如汽車、珠寶首飾、鐘表等表現最為疲弱。
雖然零售市場展現初步復蘇跡象,但由于零售商對前景審慎樂觀,迄今仍未見十分積極的擴展計劃,租金只錄得輕微升幅。年內以珠寶首飾、鐘表及化妝品等行業的擴展較為活躍,全年整體街鋪租金下調4%。優質購物中心的租務需求在2009年未有顯著回落,不少奢侈品牌繼續尋找最高級的優質購物中心擴展業務。年內,高級優質購物中心的租金大致穩定,不過,若將非核心區的商場計算在內,整體優質購物中心的租金則下跌3%,主要由于這些非核心區商場的租戶多為本地零售商,較容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2009年11月28日由中國市場學會、中國商經學會、社科院財貿所、人民大學商學院和中國流通產業網主辦的流通改革與發展論壇上指出2010年的內貿工作,要繼續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為中心,力爭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幅度及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高于今年。首先繼續通過“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農超對接”等擴大農村消費,還要積極推動城市消費,擴大汽車家電等產品的換代消費,擴大信用消費和節慶消費,培育消費新熱點,如信息產品消費、高端精品消費、休閑旅游消費、文化教育消費、民族產品消費、飲食服務消費和家居用品消費等,提高消費信心。
(本刊訊)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調研顯示,德國已經成為2010年零售商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拓展國際市場的首選目標國家。作為調研的一部分,這份名為《零售商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活躍度》的報告表明,47%的受訪零售商將未來市場拓展的目標鎖定德國,緊隨其后的是法國和西班牙,百分比分別為44%和36%。
調研顯示大量零售商將目光轉向更為成熟的西歐市場和黃金地段,而部分零售商則反其道而行,在尋找競爭優勢的過程中瞄準了尚未問津的新興市場。總計有56個國家被200家零售商確定為拓展目標,到2010年底前,這些零售商正在這些國家積極地收購店鋪。在市場拓展10大熱點地區排行榜中,西歐國家獨占鰲頭,在10個最受歡迎的國家中占據7席。超過45%的零售商計劃于2010年向中歐和東歐地區的至少一個國家進軍,在受訪者中,波蘭一國就吸引了34%的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