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梅 /文
登山運動可以催生體育特色產業的發展。當前基于登山運動的我國體育特色產業存在很多優勢,也存在一些差距
登山運動是體育運動中的一類項目,它是登山者徒手或使用輔助裝備攀登各種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嶺的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登上運動起源于十八世紀后期,1786年法國醫生巴卡羅與石匠巴爾瑪結伴第一次共同登上了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次年,由科學家德·索修爾率領的19人登山隊再度登上勃朗峰,從而在世界正式誕生了登山運動。根據有關專家預測,“登山運動將大行其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攀巖登山,使人們融入自然,鍛煉身體,凈化心靈,將逐漸成為現代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同時登山運動也催生了體育消費等特色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入進行登上運動的有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對于推進體育特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登山運動根據登山的目的不同,一般可分為愛好型登山運動、競技型登山運動和休閑型登山運動三種形式。其中愛好型登山運動是指對登山運動富有濃厚興趣的登山運動愛好者參與的運動,以高收入人士參與居多;競技性的登山運動是指以是否征服某座高山或登山計時作為競技成績的登山比賽活動,參與對象多為專業登山運動員;而休閑型登山運動則以休閑娛樂的心態參與的登山運動,參與對象多為普通大眾群體。
1.登山運動項目對體育特色產業發展的催生作用
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促進登山運動用品的消費。登山運動不是簡單的攀巖上山,它是具有一定科學運動規律的體育項目,需要運動醫學、高山學、氣候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輔助指導,其中也需要根據登上目的、登山難度的不同,而需要貯備一些登山物資和登山輔助用品。主要包括宿營帳篷、旅行包、戶外睡袋、登山服裝、登山鞋、攀巖工具、炊具、灶具、餐具、照明燈、登山食品、急救藥品、導航設備、軍品、除雪工具、繩索、鐵锨和其它登山運動設備與用品等。
第二,帶動登山相關市場及產業的發展。登山運動可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容易成為媒體關注和報道的焦點,很容易帶動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的發展,也帶來了登山相關消費品廣告業的發展;游客登名山美景,比如登泰山觀日出之類的登山休閑活動,游客產生很多自助消費,可以活躍體育旅游發展,從而也會帶動當地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一些地區也組織群眾性、規模宏大、聲勢浩大的登山大會,而且每年一度,即成了慣例,吸引了群眾的廣泛參與,不但可以激發群眾性的登山體育熱情,而且成為當地精神文化的一道大餐,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改善了投資環境,從而促進了由體育催生的多產業的發展。
2.登山運動在催生體育產業發展中體現出的特色
登山運動以其特殊的運動形式,在其催生體育特色產業發展中,體現出一些獨特之處。
第一,對體育產業發展的直接帶動力強。登山運動是易于參與的體育活動,活動需要條件簡單,是適合大眾參與的體育消費項目,可以調動和擴大消費群體,所以,登山運動的潛在消費蘊含總量大,只要引導得當就會大幅度促進登山相關消費。同時,一些專業性的登山活動,或一些登山愛好者的活動,其登山所用登山前的前期訓練、物資準備、登山中的物品消耗等,每個人都耗資巨大,對登山培訓市場、登山設備供應市場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所以,與登山運動直接相關的營運登山服務公司應運而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第二,對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面大。登山運動不但可以帶動體育產業的直接發展,而且可以帶動文化產業、體育培訓業、運動咨詢業、餐飲服務業、交通運輸業、保險業等多行業的發展,涉及文化、體育技術、醫學、氣候、教育、管理、金融、媒體等行業和領域。
第三,對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作用的社會環境建設影響力大。登山運動從誕生之日起,就影響重大,它不僅是實現人類探索自然、實現自我的壯舉,更是體現登山運動磨煉意志、拼搏向上、團結合作的精神,這在人類社會前進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和地區,登山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運動。每次登山運動員挑戰極限,登山高度和進程,無不為全球所關注。在我國,登山運動不但成為了一項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它發揮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文明生態、團結拼搏等多種活動功能為一體,是提升社會文化建設和文明層次,展現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所以登上運動尤其是群眾性的登山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優化社會環境,有利于招商引資,提升地方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基于登山運動的體育產業具有很多潛在的發展優勢,值得我們在發展體育特色產業中充分的整合和利用登山資源。
1.登山運動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建國之初,我國就提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登山活動作為簡便易行的運動項目,為廣大群眾所喜愛,這為引導和發動大眾參與登山活動,促進登山運動的體育消費提供了有利條件。
2.我國登山運動的自然資源豐富。我國是山地資源豐富的國家,既有適宜引導組織群眾性登山活動的山峰,也有適宜探險、征服的專業登山的高峰,同時也有適宜登山觀景的體育旅游知名山峰,這為發展登山體育消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3.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登山運動提供了巨大、潛在的消費市場。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促進了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健康、對自然、對個性化的追求不斷強烈,登山旅游、登山休閑必將逐步發展成為體育休閑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人口眾多,登山運動消費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群體,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在這樣的環境下,占據旅游市場的顯著份額。
4.登山運動是展現在地方政府面前的、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重要平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地方政府正在積極尋求既能提升當地經濟發展,又要堅持生態、環保,提升社會精神、文化層次,改善地方軟環境,實現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項目和途徑,登山運動正是展現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個絕佳平臺。對于具有登山自然資源的地方政府,應當積極營造登山文化、體育文化,積極引導群眾進行體育消費。
在國外,登山運動比較普遍,登山運動市場發展繁榮,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和登山運動品牌。我國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
1.登山運動市場消費的挖掘不夠。我國人口眾多,登山自然資源豐富,登山運動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除少數地區外,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著對登山運動組織動員不足,尤其是沒有將登山運動作為體育文化來營造和構建,致使登山活動沒有形成群眾性的、有影響的體育活動氛圍,自然也不會激起登山運動相關消費的活躍。
2.登山運動消費品生產和供應不足。登山運動會帶來登山用品和設備的消費,但國內企業研發、生產投入不足,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服務產品品種少,品牌性不強,服務能力差,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低,產品缺乏市場的競爭力,亟須國內企業要樹立前瞻性的眼光,規劃企業發展,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打造知名品牌,加強營銷戰略,積極參與登山用品市場競爭。
3.登山運動相關配套機制滯后。登山運動是一種體育運動項目,但其發展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需要各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管理到位,建立起保障健康發展的管理運行機制。維護登山者的人身、財產安全,保護登山者的權益,保護山地資源的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科考權益。
隨著我國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關注健康,回歸自然”也將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下,登山運動應當成為代表時代精神的特色體育產業,必將成為有眼光的投資者的創業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