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健
2010年以來,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不但給歐洲乃至世界經濟的復蘇前景蒙上陰影,而且引發歐元大幅貶值,歐元的長遠前景被畫上了問號。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歐洲各國一直倡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試圖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如今卻不得不面對一場歐元危機,歐元積攢了2009年一年的大好漲勢也因此斷送,回顧今年歐元前三個季度的走勢可以用一個詞詮釋即區間震蕩,這種震蕩給人一種有勁使不出的感覺,著實讓人感覺很無奈,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冷靜下來以更客觀的視角去審視歐元的未來。
壓死“歐元”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次債務危機與其說是希臘多年債務問題的爆發,不如說是壓死“歐元”的最后一根稻草,具體來說此次危機暴露出了歐元區以下問題:
經濟結構失衡。如果說希臘債務危機成為歐元危機的導火索,那么歐元區經濟結構存在的種種失衡問題則是歐元危機的根本原因,特別是歐元區核心國與外圍國經濟結構差異巨大。
作為歐元區的核心國之一,德國在歐元區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是世界出口大國,2009年出口總額達到1.5萬億美元。不過,德國內需長期不足,過剩的供給需要通過出口方式進入國外市場消化,歐元區外圍國家恰恰是其傳統出口市場。此外,德國居民儲蓄率在發達國家中偏高,德國銀行手中的資金無法在國內尋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便將資金出借給西班牙、希臘、愛爾蘭等歐元區外圍國家。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德、法國銀行共持有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90%的外債(包括公司債和主權債)。不斷涌向歐元區外圍國家的資金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不過,歐元區這種外圍國家負債、核心國家出口并貸款的經濟增長模式能否持續,關鍵在于外圍國家經濟基本面能否承受起債務的規模。一旦外圍國家負債規模脫離了其經濟基本面,違約風險就會增大,歐元區經濟的不平衡便會以債務危機的形式爆發,這正是歐洲目前所經歷的危機。
制度缺陷放大了歐元危機。歐盟并不是世界上負債率最高的地區。2009年,歐盟整體GDP與美國相當,但美國以1.4萬億美元的負債總額居世界首位;而日本政府債務在2009年甚至占到了GDP的195%。盡管美元、日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也因國內巨額的債務而受到一定影響,但卻并未引起市場恐慌和貨幣危機。希臘債務危機之所以直指歐元危機,是因為它暴露了歐元的內在弱點——缺乏統一的政策支持。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歐洲各國就在危機應對上出現過政策分歧,因此從制度層面看,歐元面臨當前困境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從貨幣政策看,歐元區各成員國使用同一貨幣,具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歐洲央行獨立性較強,但靈活性不足,“一刀切”的貨幣政策大大限制了其成員國應對危機、調控經濟的能力。在財政政策方面,《穩定與增長公約》要求其成員國財政赤字水平不得超過GDP的3%,債務水平不得超過GDP的60%。因此,在危機情形下被認為是最有效避免經濟嚴重下滑的公共支出政策,在歐盟的框架內被嚴重束縛住了。加上歐盟以“輔助原則”(歐盟盡量不介入成員國的施政)為基本運作方針,并沒有建立可以酌情運用于區內的“共同財政資源”,因此一旦成員國出現經濟危機,各國政府就不得不使用赤字財政予以應對,從而動搖了貨幣聯盟的基礎,打擊了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
歐元貶值具有兩面性
歐元的未來仍可獲得支撐。歐元貶值具有兩面性。希臘債務危機后投資者對歐元信心下降、歐元不斷貶值,但這并不意味著歐元區經濟危機會就此加重,并給歐元帶來進一步沖擊。如果處理得當,歐元適當貶值反而有利于穩定經濟、保護歐元。一方面,由于希臘50%以上的出口是對歐元區以外的國家,特別是旅游在希臘出口總額中占了70%,考慮到希臘三分之一的游客來自歐元區以外,歐元貶值將推動希臘出口增加,貿易逆差將明顯縮小。希臘債務大多以歐元計值,因此不會出現債務猛增的局面,這也有利于穩定財政。另一方面,歐元貶值會讓歐元區的核心國家德國受益。由于該國的出口現在主要面向歐元區以外的國家,德國經濟可能將引領歐元區經濟的整體復蘇,從而恢復市場對歐元的信心。
從長期看,未來歐元的走勢和歐元區的改革密切相關。歐元區改革的重點主要在于三方面:
其一是加強預算紀律。此次危機表明,僅在事后對違反財政赤字規定的行為實施制裁是遠遠不夠的。歐元區各國需要對預算進行壓力測試,并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策略。
其二是做好危機管理。缺乏明確的最后貸款人,不僅會延誤危機干預的最佳時機,而且對市場信心也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歐洲各國當務之急是超越歐盟現有法律和制度框架,商討出一個有實質內容的應急辦法,幫助希臘等國渡過當前的難關,避免危機進一步蔓延,進而威脅歐元區和歐盟的經濟穩定。建立歐洲貨幣基金,為成員國提供危機中的緊急融資渠道,嚇阻投機攻擊,也是較為有效的制度保障。
其三,調整經濟增長模式。歐元區經濟體只有平衡發展出口和內需,經濟發展之路才會走得更可持續,作為該區域統一貨幣的歐元才有望從根本上擺脫困局。在這方面,作為歐元區核心國的德國必須率先尋求全球和區域貿易新平衡的思路,對依賴出口的經濟模式做出改變。
在具體走勢上,歐元走勢也體現出了緊密跟隨歐元區政治、經濟形勢變動的特性,時至今日歐元在六月中旬1.1913開始走出了兩個比較完整的上漲浪(如下圖所示)。
這一波三折的走勢跟歐洲不穩定的經濟走勢不無關系,我們可以從圖中很明顯的看到前期高點1.3288為第三浪的終點,依據艾略特波浪理論第四浪的調整浪最低很有可能見于第一上漲浪終點1.2438,所以建議短線投資者在1.2430附近做多歐元,如突破1.22止損,長線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歐元下跌至1.24以下逐漸做多歐元,雖然歐元區正深陷危機之中,但是情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相信不久的將來歐元區國家仍會倡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仍會試圖削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屆時,歐元很可能重拾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