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賢,高翠南,譚青云
(廣東省廣州市胸科醫院第一門診,廣東廣州 510095)
肺結核(TB)是當今世界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一大疾病,其傳染性很強。長期以來,外來結核病人口流動性大,生活無規律,工作條件差,健康意識不高,經濟相對困難,有病往往得不到及時治療[1]。該病病程較長,具有強傳染性,如處理不當,易復發及久治不愈,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痛苦,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反應[2],嚴重影響著患者特別是流動戶籍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把健康教育作為實施規劃來控制結核病的流行,充分體現了健康教育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3],充分了解結核病患者的社會心理需求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廣州市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進行情感需求評估,了解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的情感需求,針對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完全康復。
2008年8月~2009年12月廣州市越秀區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200例。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三個方面:①結核病患者對家人的情感需求;②結核病患者對朋友的情感需求;③結核病患者自我的情感需求。發出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9份。199例廣州市越秀區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中,男119例,女80例;年齡8~83歲,平均34歲;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23例,初中文化程度103例,高中文化程度50例,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23例。
采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見表1。
見表2。
見表3。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對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越來越重視,結核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遷延不愈,給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痛苦和麻煩,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會逐漸出現各種形式的心理障礙[2]。表1 顯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中,患者對家人情感需求和對朋友的情感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收入較高的患者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柱[4],患者因病不能照顧家庭,住院又需要大量的治療經費,給家庭造成了負擔;其次,擔心疾病的傳染性給家庭造成威脅[5],以致患者對家人情感需求較高。收入較高的患者通常在工作單位承擔較重要的職位,人際關系較廣,當患者知道自己患的是傳染病,因此害怕被周圍人群孤立,以致對朋友的情感需求較高。
表1 不同收入水平的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情況(±s)Tab.1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 income level(±s)

表1 不同收入水平的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情況(±s)Tab.1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 income level(±s)
組別 總得分 自我情感需求 對家人情感需求 對朋友情感需求<2 000(n=6)2 000~4 000(n=7)4 001~10 000(n=71)10 001~30 000(n=13)30 001~50 000(n=13)>50 000(n=6)F 值P 值42.67 ±7.12 50.00 ±9.87 44.21 ±8.12 44.13 ±9.58 47.85 ±8.40 54.17 ±11.27 1.98 0.07 29.67 ±4.89 29.71 ±5.56 32.15 ±6.26 30.65 ±7.40 37.00 ±3.65 33.17 ±5.27 2.14 0.05 4.17 ±2.71 6.71 ±4.15 4.73 ±3.85 5.82 ±4.05 3.23 ±2.28 8.50 ±1.64 2.70 0.01 7.00 ±4.00 11.14 ±9.63 4.92 ±4.67 5.40 ±5.23 4.62 ±5.12 11.00 ±6.32 2.94 0.01
表2 不同文化水平的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情況(±s)Tab.2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s)

表2 不同文化水平的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情況(±s)Tab.2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s)
內容 小學(n=23) 初中(n=103) 高中(n=50) 大學(n=22) F 值 P 值總得分自我情感需求對家人情感需求對朋友的情感需求43.17 ±8.09 30.83 ±6.81 4.87 ±3.71 4.96 ±4.35 43.44 ±9.50 30.51 ±7.45 5.76 ±3.97 4.96 ±4.84 46.42 ±9.02 32.86 ±5.55 4.94 ±3.77 6.44 ±5.41 48.27 ±9.00 34.77 ±5.61 3.59 ±3.51 6.50 ±6.22 2.56 2.14 1.32 3.19 0.06 0.10 0.27 0.02
表3 男女結核病患者的情感需求比較(±s)Tab.3 Comparison on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gender(±s)

表3 男女結核病患者的情感需求比較(±s)Tab.3 Comparison on emotiondemand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indifferentgender(±s)
內容 男(n=119) 女(n=80) t 值 P 值總得分自我情感需求對家人情感需求對朋友的情感需求45.55 ±0.89 32.55 ±0.56 5.23 ±0.37 5.53 ±0.51 43.63 ±0.97 30.06 ±0.86 5.25 ±0.40 5.73 ±0.57 1.430 2.530 0.026 0.260 0.15 0.01 0.97 0.79
表2 顯示,不同文化水平的流動人口結核病患者情感需求中,患者對朋友的情感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對朋友的情感需求較高。教育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人們健康生活水平的能力和生活方式,受教育水平較高的患者更能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分析而采取積極的態度,因而對朋友的情感需求較高;而文化程度低者對結核病的病因、傳播方式和危險因素的理解差導致了其對個性孤僻、不愿與人交流,因而對朋友的情感需求較低。
目前,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患者的心理變化直接關系到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
表3 顯示,流動人口男患者的情感需求比女患者的自我情感需求高(P<0.05),從社會角色來看,男患者往往負擔起一個家庭的經濟,但可能由于患上結核病后產生恐懼的心理,怕疾病難治愈,怕影響工作,怕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影響家庭和睦等的壓力,以至于患者對自我的情感需求較高[6]。
心理學研究表明,負性心理可造成生理、精神、免疫三大系統的紊亂,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消除患者負性心理是接受及配合治療的關鍵。因此,醫生在治療過程中要以熱心、誠懇的態度、親切柔和的語言接待患者,對患者的疑慮多作解釋,使其消除恐懼和緊張的心理,并產生安全感。同時也要合理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因此,醫護人員不僅對結核患者進行身體上的治療,重視患者的情感需求,還要調動患者家屬、朋友、同事等社會支持系統,讓患者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親情。讓患者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多與患者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以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釋放他們的焦慮情緒,充分地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心他們,使他們早日康復。
[1]李友興,潘其正,李艷霞.流動人口肺結核病人遵醫行為的調查[J].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志,2004,(31):14070-14071.
[2]王俊霞,蔡蘭英,李淑媛,等.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河北醫藥,2009,3l(3):340-341.
[3]陳錦秀.結核病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07,11(7):647-648.
[4]陳立新,吳彥領.三門峽市結核病疾病經濟負擔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07,13(10):869-871.
[5]張志學,孫淑冰.香港地區40例慢性病病人心理反應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0,11(11):35.
[6]邵麗英.結核病患者心理障礙的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