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勇
(臨滄市人民醫院藥劑科,云南臨滄 677000)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設想
施文勇
(臨滄市人民醫院藥劑科,云南臨滄 677000)
藥品不良反應(ADR)是指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生理功能過程中,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遺效應、過敏反應、特異質反應、抗感染藥引起的二重感染、藥物依賴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等。不包括藥物過量、藥物濫用和治療錯誤。醫院作為醫療機構,是藥品使用最集中的場所,其醫、藥、護等醫務人員應關注藥品不良反應,適時監測,早發現、早報告,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
藥品;不良反應;醫療機構;監測
藥品不良反應(ADR)的發生,危害著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實行ADR監測制度是唯一有效防控和減少ADR發生的方法[1]。目前,我國的ADR報告主要來自醫院,醫院是藥品的使用單位,是發現ADR的主要場所,在ADR監測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ADR監測的重視,醫院大都建立了相應合理的ADR管理和監測系統,現就結合我院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情況談一下做好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設想。
2006-2007年臨滄市人民醫院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院共報告29例藥品不良反應情況,其報告科室、報告例數、發生ADR的藥品名稱及ADR主要癥狀,見表1。
表1反映了我院各科室都有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說明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活動已成為我院醫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之一,但從表1看,所報告的病例數不多,這就要求臨床醫、藥、護技人員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積極參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工作。醫療機構作為藥品使用最集中的場所,往往是藥品不良反應發現的第一現場,因此,在藥物警戒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實際工作中,醫院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現狀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醫療機構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未給予監測工作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導致此項工作在醫院系統未能有效地開展[2]。
2.1 環環相扣,各司其責 ADR的報告程序一般為:(1)醫生、護士、藥師發現可疑 ADR;(2)填寫 ADR 報告表(或電話報告ADR監測中心);(3)監測中心接受報告或下臨床咨詢醫生、詢問病人、進行臨床調查;(4)監測中心進行文獻檢索、將檢索結果反饋給報告者或科室;(5)疑難病例提交ADR領導小組討論;(6)ADR監測中心將收集的資料定期向省、市ADR監測中心呈報,對于嚴重的ADR應于發現之日起15 d內報告,死亡病例須及時報告。從報告程序中看出,醫生、護士在臨床一線工作,是ADR的第一發現者,具有積極呈報ADR的義務。同樣,藥師在ADR監測的過程中,肩負著責任和義務,承擔著大量工作。整個報告程序猶如一條鎖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2.2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技能,全方位應對藥品不良反應 由于疾病的多樣性、復雜性、藥品的作用機制、患者的個體差異等因素,要發現ADR,要求醫生、護士、藥師不僅要有扎實的本專業的知識,還要掌握其它醫療專業的知識,醫生不僅要正確診斷疾病,合理選擇藥物治療,還應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密切注意患者,一旦發現發生ADR,應能盡快采取救治措施,減少ADR的損害;藥師應能分析藥物應用的利弊,提出合理用藥的建議,把好藥品關;護士即是患者的藥物治療者,又是監護者,對藥物的療效、ADR的發生有著直接、具體、準確和全面的觀察,因而在ADR監測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筆者認為,(1)應加強藥物理化性質的學習。某些藥物由于酸、堿性質不同,配伍后易形成結晶,有的直接形成絮狀沉淀,而有的結晶十分細微,肉眼難以觀察到,輸液中如果含有大量大于12μ m的微粒即可以形成血栓,導致血管栓塞或靜脈炎。如果異物侵入組織,可以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微循環障礙等,甚至引起死亡[4]。(2)加強藥代動力學知識的學習。藥物代謝最主要的器官是肝臟,此外,胃腸道、肺、皮膚和腎也可產生有意義的藥物代謝作用。藥物排泄主要通過腎臟、消化道以及其它途徑如汗液、唾液、淚液等,但量很少,因此,對于老人、兒童、肝或腎功能不全等患者,醫生選擇藥品要注意,藥師審核處方要細心,護士要特別注意觀察給藥后的反應。(3)加強藥理學知識和藥品說明書的學習。(4)對中成藥、中藥ADR的認識,人們往往認為中藥是安全的,沒有副作用的,實際上,這種看法十分偏頗。一劑由4~5味中藥組成的藥方[5],可能含有300~500種化學成分,而在臨床上大多是由10味甚至更多的藥物組成的中藥藥方,成分極其復雜,只是它們的ADR出現的相對緩慢。另外,為了提高療效,臨床常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而藥物的聯合應用往往也會加大ADR發生的概率,因此,用藥過程中,醫生、護士、藥師要與患者溝通,告訴其可能發生的ADR,并仔細觀察,做好處理相應ADR的準備。

表1 我院2006-2007年收集的藥品不良反應情況報告
有病就要用藥治,是藥三分毒,如何發揮藥品的最大益處,降低最大害處,治愈疾病,是醫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醫、藥、護齊動,密切協作,做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是履行神圣職責的重要內容,應當積極參與,勇于實踐。
:
[1]韓偉,劉瑞麗.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2):77.
[2]董鐸,吳桂芝,田春華.從藥物警戒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探討《藥品管理法》尚待完善的有關內容[J].中國藥物警戒,2009,6(2):67.
[3]束芳.不可忽視縣以下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的監測工作[J].中國藥業,2005,14(9):7.
[4]孫玲,陶斌.輸液反應的常見原因和預防措施[J].中華醫藥雜志,2003(8):37-39.
[5]孫琳,孫明瑜,孫明琦.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與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10):42-44.
R286
A
1007-4813(2010)01-0141-02
施文勇(1963-),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
(
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