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本刊記者 尹振興
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寫到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眲倓傋哌^“3?15”,我們馬上又迎來了“5?31”,通過四期雜志的特別關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們更深切的認識到了糖尿病與飲酒的關系。俗話說“煙酒不分家”,在5月,我們將為大家說一說吸煙與糖尿病的關系。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是世界防治哮喘日,盡管哮喘不是糖尿病的必然性并發癥,但是糖尿病患者大以中老年群體為主,是哮喘高發群體,哮喘的發作與吸煙關聯重大,而從1989年起,5月31日被定為“世界無煙日”起,已經有三十年匆匆過去,世界吸煙人數有增無減,煙草生產量更是與日俱增。又見5?31,筆者不由發出這樣的感嘆——
我們身邊的呼吸環境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美國的《紐約時報》對我國過吸煙情況的報道,標題是《客人情愿餓著,都不愿停止吸煙》,內容大致如下:
在最近的一個早晨,一名衣著光鮮的男子拿著一根點燃的煙,走進了一幢高級公寓的電梯,繼而發生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同上電梯的一名牽著寵物狗的中年婦女在他面前擺了擺手,并發出了虛假的咳嗽聲,這產生了預期的效果:這名男子踩滅了煙,嘀咕著道歉。
在這個有四分之一國民抽煙的國家,在這個醫生都在醫院走廊點煙的國家,在這個衛生官員在會議上吞云吐霧的國家,這是一個生動的跡象:10年公共禁煙運動,最終取得了一些影響力。
2007年5月,北京市政府下令禁止在學校、火車站、辦公樓和其他公眾場合吸煙。中國運動員不得接受煙草公司的贊助,奧運期間將限制香煙廣告牌??偫頊丶覍毿紛W運將是“無煙”的。
盡管有新法律和規定出臺,8月到北京的不吸煙游客,可能感受不到太大效果。大多數餐館仍被籠罩在煙霧中,酒吧和俱樂部的空氣仍令人窒息,生效了一年的、禁止在北京出租車內吸煙的禁令,收效甚微。不抽煙的出租車司機郭表示:“如果我指向車內的禁煙標志,客人只會笑笑,然后繼續抽煙?!?/p>
《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來,政府官員表示,北京市已派出10萬控煙檢查員上崗檢查。但對拒不改正者征收的10元人民幣罰款沒有產生多少阻嚇力,特別是阻擋不了那些自豪地揮舞著金色濾嘴“芙蓉王”(34美元一包)的新貴企業家。
餐館經理李解釋自己為什么不敢讓顧客在用餐期間停止吸煙?!翱腿饲樵葛I著,都不愿意停止抽煙,那我就沒生意了。在中國,吃喝和社交都要有煙。”
中國13億人口當中有大約3.5億煙民,比美國總人口還多,盡管每年有120萬人死于跟吸煙相關的疾病,居然還有人認為吸煙對健康有些好處。很多吸煙者會說,早晨一根煙有提神作用。在科學的解釋面前,他們還會列舉鄧小平和毛澤東的例子,煙癮很大的鄧小平活到92歲,毛澤東活到82歲。
醫務人員也沒有樹立好榜樣:全中國超過一半的醫務人員吸煙,2004年的政府調查顯示,在3600名受訪醫生中,30%不知道吸煙會導致心臟疾病以及造成血液循環問題。
26歲的李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香煙,盡管兩歲的兒子就坐在她旁邊,但她毫無愧疚之情。她解釋說:“如果過度保護孩子,他們就建立不了自己的免疫力,小時候吸入一點煙霧,會讓他們更健康?!?/p>
在婚禮上,新娘常常給賓客遞上“雙喜牌”香煙,意為喜上添喜、早生貴子。中國的葬禮也往往籠罩著煙霧,有時會在墓穴旁也點燃一些,意為滿足死者的渴求。






當警察逮住違反交通規定的司機時,司機首先掏出來是一包香煙,而不是駕照。在艱難的商務談判上,一輪吸煙是談判僵局無價的潤滑劑。上海煙草博物館的研究員唐表示,香煙在中國有特別的價值,幫助改善了很多社會交際。
加上政府對煙草業的控制,中國冷淡的禁煙工作就更復雜了。煙草業每年提供大約310億美元的稅收,相當于政府收入的約8%。中國生產世界三分之一的煙草,在北京無處不在的煙草專賣店提供400多種國內牌子的香煙。在去年的反吸煙措施辯論上,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張保振擔心,禁煙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
2008年初,北京官員宣布禁止在酒吧、餐館、卡拉OK廳和按摩院吸煙,但這項提議與商業利益相抵觸,悄然死去。新法只是鼓勵餐飲業設置禁煙區,但很少有餐館執行。
看完了我們身邊這煙霧繚繞的環境,不知您有何感想?是不是已經習以為常?那么吸煙到底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危害呢,請看以下內容。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只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煙的危害更是非比尋常——
俗話說“飯后一只煙,勝過活神仙”,而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這飯后一只煙帶來的確實血糖的不穩定。
“吸煙會從多個方面損害糖尿病人的健康。除了呼吸系統外,煙草還會從三個方面給糖尿病人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p>
北大醫院的郭曉蕙教授指出,吸煙首先會傷害糖尿病人的循環系統。除了會導致血細胞聚集、黏性增加,煙草還會給血管內膜造成損傷,使血管壁的阻力增大,從而減慢血液流動的速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疤悄虿∪司透菀装l生末梢血管循環不暢,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血管并發癥的危險?!?/p>
事實上,糖尿病諸多并發癥都是由血管病變引起的,比如眼部的微血管病變,可導致糖尿病人失明;而下肢血管血流不暢,會使糖尿病足,甚至截肢的風險明顯升高;腎臟的微血管出現病變,進一步惡化后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外,男性患上糖尿病后,有時性生活質量還會大打折扣,因為陰莖里的血管也屬于末梢血管,也有可能發生病變。如果糖尿病人再吸煙,只會讓這些血管病變雪上加霜,進而加速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
其次,糖尿病人如果不能戒煙,會使血糖控制難上加難。煙草中的煙堿會刺激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直接導致血壓升高、血糖波動。對于平時靠吃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來講,吸上一支煙可能使藥物的作用“功虧一簣”。
第三,吸煙還會導致血脂異常。血液中存在著一種名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成分,它能使血管擴張、抑制血小板聚集,對血管具有保護作用,而糖尿病本身容易導致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而吸煙正好會進一步推動這一過程。與此同時,長期吸煙還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并使其易于氧化,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正是損傷血管的主要物質。
專家指出,吸煙不僅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雪上加霜,有時甚至是糖尿病的誘因。所以,糖尿病人及時戒煙可以說是“亡羊補牢”。糖尿病給人帶來的損害主要是其并發癥造成的,特別是心血管的并發癥。海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啟煜指出:“為了達到全面干預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目的,一切危險因素都要考慮到,這其中,吸煙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子。所以,如果能在發現糖尿病的時候及時戒煙,就可以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將糖尿病對機體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其實,需要戒煙的不止糖尿病人,近年來在我們身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在這支隊伍中,三類人最常見。首先是血糖偏高、但還不滿足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人;其次是肥胖人群,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較明顯的人群——據調查,44%以上腹部肥胖者都可能罹患糖尿??;最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也要劃到高危人群里來。這三類人如果不早一點扔掉手中的香煙,恐怕遲早會加入糖尿病患者的行列。


主動吸煙危害無窮,那么“二手煙”呢?專家指出,被動吸煙和主動吸煙對人體的損害幾乎同樣嚴重。這是因為,“二手煙”中的有毒成分和吸煙者吸入的是相同的,如果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被動吸煙者和吸煙者所受的損害幾乎是一樣的。另外,吸煙者吐出的煙霧會在空氣中降溫,繼而發生化學反應,使得“二手煙”比“一手煙”含有更多的有毒物質。據美國一家醫學研究中心在2000年調查發現,從來不吸煙但經常出現在吸煙環境中的人,發生葡萄糖耐受不良的幾率僅次于吸煙者,約為17%;而曾經吸煙后來戒煙者的幾率約為14%。從來不吸煙并且沒有被動吸煙威脅的人出現該病的幾率是11.5%。
這說明“二手煙”與糖尿病的聯系僅次于吸煙本身,吸煙者成功戒煙后,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降低。有鑒于此,我們勸誡糖尿病患者的家人們:“及時戒煙就是對家人最大的關心,也是對自己的關心。”
對于“癮君子”來說,戒煙之路是漫長的,可是,您知道嗎,戒煙不當還易引發糖尿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一位糖尿病患者,堅持認為自己的糖尿病是戒煙引起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情況:
患者姓李,男,47歲,北京人,某合資企業經理,1998年患扁桃體炎,經醫生和家人勸說后開始戒煙,戒煙后半年內體重由70公斤增長到85公斤,伴有輕度乏力,偶有口干,患者沒有重視。2008年7月份發現體重下降,伴有口干、食欲亢進等癥狀,在天津某醫院就診,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
得病讓李先生很沮喪,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得這種病呢?”想到自己戒煙后先是發福、然后患糖尿病的情況,他開始懷疑自己之所以得病,都是戒煙惹的禍,于苦悶中又開始吸煙了。去年3月份,李先生出現兩手發麻的癥狀,偶爾有針扎的感覺,做完肌電圖,醫生告訴他,他已經出現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同時醫生解釋到,患病是和戒煙有關系,但一旦得了糖尿病,再吸煙害處就更大了,應盡力把煙戒掉。聽到醫生的解釋后,李先生才下決心再次戒煙。

前文已經敘述,吸煙會增加糖尿病發病危險,那么李先生戒煙后為何體重增加進而并發糖尿病呢?專家介紹說,戒煙可使人產生饑餓感,食欲增強,如不加節制,就可導致體重增加;有不少戒煙者在煙癮發作時喜歡吃些糖塊、瓜子等零食,時間長了,也可以導致體重增加。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它與糖尿病的關系非常密切,肥胖者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約50%的肥胖者將來會患上糖尿病。當然,戒煙后由于體內平衡被打破,也可能引發其它疾病。戒煙者應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避免體重增加,并定期監測血糖。
這與我們前文所述觀點并不矛盾。一方面,吸煙可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且吸煙對糖尿病患者有著諸多的危害,因此,應大力提倡戒煙以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對于未患糖尿病的人來說,戒煙后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合理,活動適度,保持理想的體重,可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最后,我們真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天都能成為“世界無煙日”,讓那些損害我們健康的煙霧早日“煙消云散”,還給全人類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