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廷英 徐文芳 顧倩蘭 李川松
婦科用藥過程可能涉及月經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有其用藥特殊性。而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應考慮妊娠和哺乳期的生理變化,更需要重視藥物對胎兒和新生兒可能致畸和不良反應。婦科中成藥因對一些婦科急慢性病癥治療效果較好,且具有使用方便、體積小、便于攜帶、毒副作用小等優點而深受患者的歡迎。婦科中成藥適于長期用藥,適應婦科炎癥容易復發的特點,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但是,目前對于中成藥使用的評價只停留在安全有效上,對其藥物經濟學方面的調查資料不足,故有必要進行中成藥性價比的研究,以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筆者現就本院藥房2006~2008年中成藥出庫數據進行統計,對中成藥的銷售金額、銷售數量、用藥頻度(DDDs)、日用藥金額、日均費用(DDC)等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了解本院婦科中成藥的類型、結構、用藥趨勢,為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提供依據。
收集本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2006~2008年門診婦科中成藥使用的實際數據(2006年數據結合藥品出庫單)加以分析、整理及分類。
采集數據應用Excel進行排序、分類、統計等處理。將2006~2008年先后進入金額排序前10位和DDDS排序前10位者作為常用中成藥進行下一步分析。
WHO建議用“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為測定藥物利用的單位,其定義為達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藥物平均日劑量。因此在確定某藥DDD值時,其重點是在突出“主要治療目的”、“成人”、“平均”等幾個方面。DDD的確定依據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新編藥物學》(第15版)[1],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未收載的藥品,則以藥品說明書結合實際情況而定。DDD越大,反映患者對該藥的選擇傾向越大。DDD具有量的相加性。
用藥頻度(DDDs)=藥品總消耗量/DDD,用以判斷藥物實際消耗量及變化趨勢。DDDs可以視為某藥物年使用人數,該值越大,說明該藥使用頻率越大。
日用藥金額(DDC)=用藥總金額/總DDDs,用以反映此類疾病日用藥費用社會總體水平,目的是將各種藥品的用藥費用的平貴進行量化[2]。
我院婦科中成藥物消耗總金額是:2006年共花費1330254.35元,2007年共花費2122782.05元,2008年共花費2821487.05元。我院婦科中成藥物銷售金額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07年婦科中成藥物金額比2006年增加792527.70元,增長率為59.58%;2008年婦科中成藥物金額比2007年增加698705.00元,增長率為32.91%。我院婦科中成藥物平均每張處方金額(元)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07年婦科平均每張處方金額比2006年增加10.01元,增長率為11.56%;2008年婦科中成藥物金額比2007年增加16.94元,增長率為17.54%。
這14種婦科中成藥是本院銷售量前14位,銷售總金額2007年較2006年增長59%,而2008年較2007年增長22%,銷售金額呈上升趨勢,但增長逐漸放緩。
五加生化膠囊、婦康丸和益母草膠囊的單日金額位于前三位,占所有婦科中成藥單日金額的46.77%。
從表2統計觀察到,五加生化膠囊、婦康丸等11個品種每年銷售金額都有增長,婦康丸、宮血寧2個品種每年銷售金額則呈下降趨勢;增長幅度較大的有桂枝茯苓膠囊、婦炎康復片以及婦康口服液,分別為446%、606%和427%。2006年DDDs前5名分別是婦康丸、五加生化膠囊、婦科千金膠囊、益母草膠囊、宮血寧,2006年DDDs前5名發生了較大變化,其分別是五加

表1 2006~2008年本院門診藥房婦科中成藥使用情況統計

表2 2006~2008年本院門診藥房主要14種婦科中成藥DDDs排序

表3 2006~2008年本院門診藥房主要14種婦科中成藥單日用藥金額及日均費用排序
以藥品消耗總量除以該藥的DDD,可得DDDs,并以此作為衡量藥物使用頻度的指標;DDDs越大,說明該藥的使用頻度越大。
從表1統計觀察到,本院藥房2006~2008年婦科中成藥銷售額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以2006年最低,2008年為最高,且增長呈逐漸加快的趨勢。2008年的處方張數最多,平均每張處方金額亦為最高,可能與服用中成藥的患者增多和品種增加有關。患者逐漸認識到婦科中成藥良好效果以及低副作用,對婦科中成藥的信賴程度逐漸增加。生化膠囊、婦康丸、桂枝茯苓膠囊、益母草膠囊、婦科千金膠囊,而2008年DDDs的前5名有所改變,雖然排列第一、二位的仍然是五加生化膠囊和桂枝茯苓膠囊,但后面幾位分別是婦康口服液、婦康丸和益母草膠囊。本院門診藥房主要14種婦科中成藥2006~2008年分別實現銷售額1130716.2元、1761909.1元和2144330.2元,分別占到了總銷售額的85%、83%以及78%,其占總銷售額比例雖由于其他新中成藥的加入在逐年下降,但是仍占據著臨床使用的絕大部分比例。
從表3統計觀察到共有14種為常用婦科中成藥,單日用藥金額在10元以下有6個品種,占57.14%,最低的是宮血寧,為2.12元;單日用藥金額在10元以上的有8個品種,占42.86%,最高的是益母草膠囊,為19.45元。應該說本院中成藥的價格比較合理,在患者能力承受范圍內。
從調查與分析看出,本院婦科中成藥的使用比較合理,臨床用藥正向著安全、有效、廉價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不合理使用情況,尤其是銷售排序在前的品種呈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因此需要加大引進品種力度,改善品種結構;同時,醫師和藥師也要做好臨床中藥學的服務工作,讓醫患人員對中成藥的合理應用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讓有效的資金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4.
[2]鄒敏,馬龔斌,陳偉家,等.2002~2005年廣州市精神醫院精神藥物的用藥分析[J].華西藥學雜志,2007,22(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