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敏 郭景源 董建倫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是近年來提出的新概念,是以冠狀動脈硬化,不同程度動脈斑塊破裂、出血繼發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或誘發血管痙攣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包括不穩定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的常規治療包括在抗心肌缺血、抗栓、穩定動脈斑塊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7d,取得理想效果,低分子肝素是目前抗凝治療的一線用藥,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入院的ACS患者88例,男47例,女41例,平均年齡(62.4±7.2)歲,均符合WHO的診斷標準,其中UA44例、NSTEMI21例、STEMI23例,排除抗凝治療禁忌癥:活動性出血、近期手術、出血性腦卒中、妊娠期婦女、未控制的高血壓(SBP>200mmHg或DBP>120mmHg)患者。
1.2 治療方法 ACS患者入院后在給予常規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ACE-I類藥物、降脂藥物及抗血小板藥物)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5000u,12h皮下注射一次,7d為一療程,心梗溶栓患者在溶栓治療6h后給予上述劑量皮下注射。
2.1 治療效果 7d內心絞痛發作頻率明顯減少,程度減輕,持續時間縮短,心電圖ST-T改變明顯改善。特別對UA患者療效最佳,使STEMI發生率明顯下降,依諾肝素治療ACS患者30d療效統計見表1。
二是注意體現知識的本質.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要掌握教育的核心技術——能夠辨析教育的核心知識、辨識學生發展的關鍵期、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思維[15].從學生的角度講,核心技術就是“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從教材編寫的角度而言,就是要把握知識的本質,呈現知識形成的文化境脈.而只有結構的知識才能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結構,因此教材編寫和教學實踐中需通過結構的方式體現知識的本質.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潛在應用價值大。實踐中通過對BIM的合理應用,實現建筑系統綜合信息數據庫的構建,滿足工程建設中數據信息整合利用要求,并為建筑工程項目提供所需的數據模型[1]。同時,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可使施工企業對數據庫實施信息提取、輸入和更新等操作,實現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動態模擬分析,滿足現代工程實踐中的施工作業有效開展的要求。
2.2 安全性 88例患者無1例發生出血、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及皮膚過敏反應。無注射部位瘀點、瘀斑及堅硬炎性結節等藥物不良反應。

表1 依諾肝素治療ACS患者30d療效統計[n(%)]
ACS的主要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硬化、動脈斑塊不穩定、破裂、出血導致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誘發血管痙攣,可造成冠狀動脈不完全或完全閉塞,其基本改變為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過程,也是低分子肝素治療ACS的理論依據。
雖然多數父母沒有經歷專門的家教理論學習,沒能很好地掌握兒童學習與發展的相關理論知識,但通過對自己幾個孩子的對比或者和別的同齡孩子的對比,父母就很容易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并可以在專家指導之下或者是自己有意識地加以調整。當然,如果用別人的孩子做參照,就要有意識地防止“別人家小孩”的現象發生,要對自己的家教問題做客觀的評斷。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學降解的產物,由于分子量減少,抗Xa因子和IIa活性因子的比例增加,對于和血小板結合的因子亦有抑制作用。主要通過抗凝血酶而發揮其抗凝作用[1]。低分子肝素與血漿蛋白結合力下降,劑效關系較穩定;低分子肝素與血小板IV因子的結合力低,血小板減少癥發生率明顯下降;低分子與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結合率降低,經細胞途徑清除減少,而主要從腎臟排泄,從而使半衰期延長[2]。
綜上所述,正確、合理、規范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極大提高ACS患者近期及遠期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胡大一,許俊堂.不穩定心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不同抗栓治療的對比研究[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2,28(1):19.
[2]史旭波,胡大一.低分子肝素治療實驗室監測現狀[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7,28(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