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 魏士洲
北京聯合大學會展經濟研究中心 李智玲
北京區域經濟特征與會展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①
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 魏士洲
北京聯合大學會展經濟研究中心 李智玲
從“十五”開始,北京區域經濟及會展經濟都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北京的區域經濟表現出首都經濟、總部經濟、開放經濟、服務經濟和區域中心等特征。北京會展經濟發展與其區域經濟性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從內部動因看,北京區域經濟特征決定了會展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從外部作用看,會展經濟反作用于北京區域經濟的發展。北京會展經濟的發展應服務于北京區域經濟的發展,依據其產業結構來進行會展項目的選擇,且著力培育國際會展項目和品牌會展項目,并進一步提高會展服務水平。
區域經濟 會展經濟 關系
自“九五”以來,北京會展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年均增長超過20%。
從場館建設上看,截止2008年底,北京大小會展場館達24個,其中大型會展場館15個,室內展覽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8個,大型場館室內展覽面積共31.5萬平方米。
從展會數量上看,據統計,“九五”期間,北京共舉辦展會1251個;“十五”期間,北京共舉辦展會1877個,進入“十一五”后,2006年舉辦展覽550個,2007年舉辦展覽660個;由于奧運會的緣故,2008年北京會展并沒有增長,維持在600個左右。
從會展業的經濟收入來看,會展業收入的增加平均超過20%。2001年,北京展覽直接收入為9億元人民幣,2002年收入為31.7億元,2005年收入為61.1億元,2007年收入81.8億元,2008年收入為131.82億元。
2.1 首都經濟
北京經濟的發展,是與作為政治中心相協調的,二者構成首都功能的一個完整的體系。
從2007年數據看,中央單位在全市單位數量中雖僅占4.6%,但資產總額占全市83.4%。全市金融業資產90%以上是中央資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有72.8%是中央單位貢獻的;對整個經濟的貢獻中央單位也占到37.7%。
2.2 總部經濟
2007年末在京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有200多家,投資的項目有400多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京的有20多家;以研發功能為主的外資企業有370家;由國家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在京的亦超過100多家。
2.3 開放經濟
北京市場是買全國賣全國、買世界賣世界,商品購進總額57.6%源自外地、14.4%源自進口,商品銷售總額中的56.2%批往外地、5.2%出口;外資企業在京占重要地位,外商投資企業在GDP中占比24%、稅費總額也有26%。2008年1~11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7.8%,占全國10.7%。
2.4 協會聚集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協會數以萬計,其中全國性的協會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全國性的協會中,有70%的在北京。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協會是行業信息的重要出、入口,是行業信息中心,其重要的職能就是要舉辦行業會議和展覽活動,以促進行業發展。
2.5 服務經濟
北京經濟結構有“三、二、一”的產業格局特點。北京市第三產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早在2006年就已達到70%,2008年超過73.2%,2009年則占75.9%。北京市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超過全國水平,且已成為帶動北京市經濟的主要力量或決定性力量。
2.6 區域經濟中心
北京既是全國經濟中心,也是環渤海區域的經濟中心。在環渤海經濟圈中,北京占據著龍頭地位,其理所當然的是京津冀的區域中心,同時也是消費中心。
3.1 從內部動因看,北京區域經濟特征決定了會展經濟的存在和發展
3.1.1 北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會展經濟的規模和發展速度
從2004年至2008年五年間,北京生產總值從6060.3億元增長到10488億元,平均增長14.72%,相應的,會展為的收入從50.79億元至131.8億元,平均年增長為19.23%。北京會展經濟的發展自“十五”期間進入快車道。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對“十一五”最后兩年北京會展業經濟目標預測為2009年126~174 億元,2010年151~226億元。

表1 北京生產總值與會展業情況比較(單位:億元)
從表1可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會展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二者呈現出正比關系。就規模而言,在2005年,會展經濟占經濟總量的0.8%,但其發展速度卻超過了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其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逐漸增加。
3.1.2 其開放經濟特征決定了會展經濟的國際化
北京會展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組織國際性、高規格會展的能力逐步增強。近年來,北京先后成功舉辦了世界婦女大會、萬國郵聯大會等幾十個大型會議,并先后舉辦了國際機床展、國際通信展專業性等國際性展會。2007年北京共承接會議21.3萬個,其中,接待國際會議8045個,同比增長18.2%;接待展覽1366個,其中,國際展覽355個,占全市展覽的26.0%。從國際發展趨勢看,未來北京國際性展覽和會議的發展潛力巨大。
3.1.3 北京區域產業結構決定了會展經濟的結構
3)緊密結合業務規范和工作流程,在產品制作上極大提高預報員的工作效率,有效減小出現錯誤的環節,并自動記錄工作日志,方便留痕管理和檢查。
北京會展市場呈現出的行業特點與北京區域產業結構密切相關。根據相關研究,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是支撐其工業經濟的重點行業,這些強勢的經濟資源為相應類型展覽會的舉辦奠定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同時,北京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高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為服裝、紡織、汽車等多種消費類展覽會的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市場支撐;再則,旅游、酒店、餐飲類展覽會在北京之所以非常活躍,重要的原因是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3.1.4 北京區域經濟地位決定了區域會展中心城市的地位
會展產業具有鮮明城市經濟特征,因此,形成了全國三大會展中心城市,即北京、上海和廣州。作為三大會展中心城市之一,以北京為中心包括天津、河北、山東等在內形成的環渤海會展經濟帶中,北京是絕對的領跑者。
3.2 從外部作用看,會展經濟反作用于北京區域經濟的發展
3.2.1 強化了首都經濟特征
會展經濟的發展,為北京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從奧運會的舉辦對北京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來。北京市從2002年起到2008年間,共投入3200億元進行860余項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建設強化了北京的首都經濟特征。
3.2.2 促進總部經濟的發展
每年在北京舉辦的數千場的會展活動,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宣傳與競爭重地,是世界500強潛在進入者進行市場考察的一個重要方式,這加快了世界知名企業在北京的投資速度。
3.2.3 強化了開放經濟特征
北京的國際品牌展會數量居全國首位,中國國際機床展、車展、紡織機械展、通信展、服裝服飾展、制冷展、工程機械展和印刷展等已經被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每年都有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家國外公司來京參展,北京會展業國際化程度正在不斷地提高。
3.2.4 促進服務水平的提高由于會展經濟發展提出了包括硬件條件在內的服務水平的要求,北京會展服務水平也在適應這種要求中不斷的提高,在北京成功完成了奧運會的舉辦后,會展服務水平更是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3.2.5 加強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
在環渤海經濟圈中,北京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在會展數量上和規模上,都遠遠超過天津和河北(參見圖1)。一方面,參加北京的會展活動是各類單位的第一選擇;另一方面,在北京周邊參會或參展的企業一般都會來北京進行商務旅游,并以北京為中心進行商務活動。這些都更加強化了北京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
4.1 依據北京產業結構選擇會展項目
離開了區域經濟的依托,會展就成了無源之水。在北京舉辦成功的會展活動,無不直接或間接服務于北京經濟,北京展覽業的宏觀行業發展戰略制定和微觀會展企業展覽會主題選擇,都必須充分考慮到北京區域經濟特色。

4.2 辦國際化的項目
北京具有總部經濟與開放經濟的特征,具有辦國際化會展項目的基礎。同時,北京也具有中國國際機床展、通信展、制冷展、工程機械展等世界知名會展項目,北京辦國際化的會展也是和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天津、廊坊等城市形成錯位競爭的必然要求。
4.3 發展品牌展覽項目
北京在做大、做強現有“科博會”等品牌展會的基礎上,應加強政策引導,逐步形成一些能夠展現首都城市形象、符合首都經濟特點、促進世界城市建設的品牌展會,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一流的投資環境以及貿易環境,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投資、國外投資和國外著名會展公司,優先發展符合首都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展會、品牌展會和國際著名展會。
4.4 進一步提高會展服務水平
加快北京展覽場館的軟硬件設施建設,改善北京交通運輸條件,應當成為提高北京會展服務水平,確保北京展覽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應加強展覽會的組織與管理以及專業買家邀請等軟環境建設。再則,應加強會展業的配套服務體系,在展會運作過程中突出以人為本,使參展商和觀眾享受全方位的服務。
[1] 李智玲.環渤海經濟圈中北京會展業的定位與發展[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9,7.
[2] 王春才.北京會展業的發展趨勢研究[M].2009中國會展經濟學會學術論文集,2009:136.
[3]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旅游業及會展業發展規劃[R].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 劉大可,雒曉曉.北京展覽業市場特征實證分析[J].中國會展經濟信息(電子版)第163期,2009,4.
[5] 北京市統計局.2003~2005統計年鑒.
[6] 儲詳銀.會展與城市經濟間關系研究:以北京為例[J].商業研究,2009,(9).
F592
A
1005-5800(2010)11(b)-232-02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會展經濟研究基地建設”項目(PXM2010-014209-09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