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濤
(華僑大學圖書館,福建 泉州 362021)
近年來,隨著圖書館的信息化程度和數字化建設不斷擴展和深入,計算機在圖書館業務、管理、信息服務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與館員、讀者接觸最為密切的要屬計算機終端。計算機終端是指由最終用戶直接使用,能完成輸入和輸出,并具備操作系統的計算機設備。隨著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終端在圖書館的應用過程已經由從主機時代過渡到PC時代和網絡計算時代,能否對終端進行有效的管理已經成為保障圖書館業務開展和提升信息服務水平的關鍵。
1.1 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以一般中型圖書館為例,分布于圖書館各業務部門的流通、采編、咨詢、辦公等工作終端往往就有數十個點;館內用于OPAC檢索、電子閱覽以及讀者自備接入的終端通常也達上百臺。此外,終端種類已經不限于傳統PC機,還可以是工作站、瘦客戶機、筆記本,各種手持設備(如掌上電腦、智能手機、POS終端等)。
1.2 終端用戶差別較大。圖書館終端用戶分為任務型和知識型。一般認為任務型工作者使用的應用較少,如辦理圖書借還手續的館員主要使用流通管理模塊;而知識型工作者的使用則需要更大的自由度,如學科館員不僅需要具備業務系統權限,還要訪問Internet上各種資源。不同的應用特點決定了圖書館對終端集中控制的力度。
1.3 與網絡關系密切。“網絡就是計算機”已成為趨勢,這也給終端管理帶來新的挑戰。諸如:系統和應用的快速部署、木馬和病毒的防范、用戶身份的認證和鑒別、用戶權限的控制和分配、上網行為的規范等。
鑒于終端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特點和重要性,對終端管理必須進行全程控制,其“可控”的核心要求具體如下:
①物理硬件可控:要防止用戶未經授權拆機、添加或更換配件。
②操作系統可控:終端操作系統必須統一安裝和升級,防止用戶擅自更改而降低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應用軟件可控:終端按需約定相匹配的應用列表,通過對軟件授權可以簡化和穩定信息環境。
④全程可控:對使用過程的控制不僅可以對館員的工作流程加以規范,還可以對用戶的不良上網行為進行審計和監督。
⑤成本可控:在滿足工作和服務需求的情況下,綜合考慮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授權費用來選擇終端的類型和配置,以達到最佳性價比。
⑥管理可控:終端管理必須滿足易使用、易部署、易維護的原則。
3.1 以用戶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
3.1.1 普通PC。普通PC是常見的管理模式,通過在各個終端分別安裝殺毒、防火墻軟件或訂制策略來控制系統的安全和訪問級別。為了降低運維工作量,不少圖書館采用諸如Ghost的磁盤鏡像軟件,原理是將終端的系統分區做成一個鏡像文件,一旦用戶系統崩潰,直接恢復鏡像即可。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簡單,恢復迅速;缺點是鏡像制作費時、存儲需要空間,面對需要經常打補丁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無法實現動態更新。
3.1.2 硬盤還原卡。還原卡的主體是一種硬件芯片,插在主板上與硬盤協同工作,當每一次開機時,還原卡總是讓硬盤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區能恢復先前的內容。換句話說,任何對受保護硬盤的分區修改都是無效的。當然,如果硬盤發生了物理性損壞,硬盤保護卡是無能為力的。
3.1.3 無盤工作站。類似于普通PC,區別在于終端沒有硬盤,采用網卡自帶的可引導芯片與服務器啟動鏡像結合,將存儲空間從本地硬盤移到了文件服務器上,其實質就是把硬盤和主機分離,讓終端只執行操作不執行存儲[1]。雖然終端的啟動鏡像統一存儲在服務器上,但對于不同機型仍然需要單獨制作鏡像文件。
3.2 以服務器為核心的集中式管理
3.2.1 瘦客戶機。瘦客戶機是使用專用嵌入式處理器、小型本地閃存、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小型專用機,在使用時只需接上顯示器和鼠標鍵盤等輸入/出設備,借助于類似Windows的遠程終端服務軟件即可共享來自網絡服務器的軟件和數據[2]。因為瘦客戶機沒有可移除的部件,錄入的數據只能保存到服務器中,可以提供比普通PC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環境,以及更低的功耗。
3.2.2 桌面虛擬化。由于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的廣泛使用,桌面虛擬化應用也初露端倪,它借用了瘦客戶機模型,將所有桌面虛擬機在數據中心進行托管并統一管理,其區別在于所有的虛擬終端都是完全隔離的虛擬機,兼容性更強[3]。用戶通過瘦客戶端,或者類似的設備遠程訪問可以獲得與傳統PC一致的用戶體驗。
3.2.3 終端準入。終端準入不是單獨的設備或軟件,它是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它從控制用戶終端安全接入網絡的角度入手,整合網絡接入控制與終端安全產品,通過安全客戶端、安全策略服務器、網絡設備以及第三方軟件的聯動,對接入網絡的用戶終端強制實施安全策略,嚴格控制終端用戶的網絡使用行為,有效地加強了用戶終端的主動防御能力。
4.1 制定終端管理的原則
圖書館對終端的管理主要由技術人員實現,由于終端對于圖書館業務和服務的重要性,終端類型和管理模式的選擇不應任意而為之,應制定完善的終端管理原則。管理原則的制定首先應優先保障自動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其次要重視用戶的使用體驗,良好的用戶體驗不僅可以提高館員的工作熱情和效率,而且也是為讀者提供服務水平的集中體現。再者,對終端的管理事實上也是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博弈,體現的是館長與館員、館員與讀者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必須從制度上加以規范。
4.2 組合式的終端管理模式
圖書館內的終端按使用性質可以分為工作用機和服務用機,按用戶類型可分為任務型和知識型,按使用地點來分可以分為密集型和分散型。因此單一的終端管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求,筆者認為應當結合不同管理模式的特點(見表1),對圖書館的不同部門和不同用戶群體采取獨立或交叉的管理模式。

表1 終端管理模式對比
普通PC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模式,不同用戶擁有其個性化的配置,具備最佳性能及用戶體驗,借助Ghost軟件或硬盤還原卡等工具可以提供更高一級的保護。但它同時也是可控性最差的管理模式,當系統和應用軟件升級時需要對終端分別執行,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當的操作或者病毒就能導致系統的癱瘓而無法恢復。相比之下,普通PC模式并不太適合作為業務和服務的前臺,它更適合擁有較高計算機水平的信息開發和管理部門使用。
無盤工作站沒有物理硬盤,但用戶卻很難發覺服務器虛擬磁盤與本地硬盤的差別,對于使用策略的限制和應用的部署完全可以在服務器端設好后,由終端在重啟后生效。該模式的缺點在于對網絡帶寬的需求很大且不易于跨網段傳輸,圖書館可以選擇網絡環境較好或終端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部署,如采編部、流通部或者電子閱覽室。
瘦客戶機由于集成度高,具備耐用性好、省電的特性,網絡帶寬要求很低,適合分散部署于書庫內作為讀者的書目檢索工具。在其他任務型應用中,比如用于圖書的借還,但由于缺乏對外圍設備兼容性的支持(不支持射頻讀卡器),效果并不理想。
桌面虛擬化事實上是一種依附于其他的終端管理模式,它借助普通PC,甚至瘦客戶機就能登錄一個以網絡文件進行封裝的、可定制的操作系統。該模式適合多任務的分配,例如編目館員在錄入的同時,還可以同時登錄一個虛擬桌面完成書目的查重。當前主要問題在于對視頻等海量圖形顯示信息的精度和顯示效果有待提高,另外桌面虛擬化對服務器和存儲設備需要比較大的投入。
讀者自助接入圖書館網絡的終端類型和配置各不相同,且處于流動狀態,從終端本身上很難作出限制。在終端準入模式下,只有符合預設策略,如允許殺毒和閱讀軟件自動分發安裝的讀者才能訪問網絡,同時對讀者的網絡行為進行全程監控。目前終端準入尚未普及,其門檻在于對網絡設備需要整體升級以及產生的軟件許可費用。
總之,圖書館業務和服務的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并且朝著多元化發展,作為圖書館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終端將承載越來越大的責任,因此相應的管理模式也應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各館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不斷完善。
[1] 胡昌文.BXP技術終端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圖書館建設,2006(3):109-111.
[2]張任躍.Windows瘦客戶機在圖書館系統安全及網絡構建中的應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75-76.
[3] 李德育.關于數字圖書館應用虛擬技術的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09(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