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強 汪景寬 李雙異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遼寧沈陽 110161)
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與潛力分析*
——以錦州市巧鳥街道為例
任家強 汪景寬 李雙異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遼寧沈陽 110161)
在國家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背景下,開展遼寧省農村居民點(試點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并對潛力值進行測算。研究方法:統計分析法,實地調查法,層次分析法,多因素綜合評價模型。研究結果:①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水平較低。關家村、方家村、巧鳥村、大管村處于粗放利用水平;川心店村、二十里鋪村處于基本集約利用水平;柏家村、鮑家村處于較為集約利用水平。②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較大。關家村24.87hm2、方家村29.23hm2、柏家村12.88hm2、巧鳥村14.57hm2、川心店村13.71 hm2、大管村36.01hm2、鮑家村23.50hm2、二十里鋪村28.23hm2。研究結論:人均居民點用地面積較大,建筑密度較低,存在較大的土地集約利用潛力。
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潛力
長期以來農村居民點土地缺乏系統規劃、盲目擴張、分布散亂、侵占耕地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農村居民點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在這種形勢下,國家提出了統籌城鄉建設用地,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思路。因此,開展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與潛力分析,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以遼寧省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試點調查與潛力分析為契機,以錦州市巧鳥街道為試點,對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進行了評價,并對潛力進行了測算,以期為錦州市及其他城市統籌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提供參考。
農村居民點是農村村民居住和從事生產及服務活動的聚居點[1-2]。按照行政體系劃分為鄉鎮(街道)和村莊。本文以村莊一級居民點為研究對象,將村莊居民點劃分為行政村和基層村。本文所指的農村居民點土地主要涵蓋農民宅基地、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用地、居民點內農用地和居民點內未利用地及鄉村企業用地等。從土地集約利用的角度出發,將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概括為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在滿足區域發展適度規模、使區域獲得最大規模效益和積聚效益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農村居民點土地利用結構,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存量居民點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取得更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1)評價指標選取。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的選取要以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內涵為指導[3]。考慮到研究區居民點的特點,選取指標涉及農村居民點聚集規模、農村居民點土地利用結構、利用強度及利用效益等方面內容。根據指標選取原則,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2)指標權重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經過各層指標權重計算,得到:CI=0.000,R I=0.273,CR=CI/R I=0.000<0.1;滿足一致性要求,權重結果有效。具體各指標權重見表1。
2.2 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采用極差標準化法,以每一項指標中的最值為標準值進行標準化[4-5]。將所有指標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對土地集約利用起正作用的指標,二是對土地集約利用起負作用的指標,對于以上兩種形式分別按下式進行賦值:①X′ij=(Xij-Xij,min)/(Xij,max-Xij,min)或 ②Y′ij=(Yij-Yij,max)/(Yij,min-Yij,max);(i=1,2,……n;j=1,2,……n),式中:X′ij(Y′ij)為第i個地區的第j個評價指標的評分值;Xij(Yij)為第i個地區的第j個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Xij,min(Yij,min),Xij,max(Yij,max)分別為Xij(Yij)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其結果介于0~1之間。正向指標用①式計算,負向指標用②式計算。
表1 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
2.3 建立評價模型
采取多因素綜合評價模型來確定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程度[6-7]。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Y為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程度;Wi為各評價指標權重;Pi為各評價指標的分值;n為評價指標個數。
2.4 評價等級的確定
采用4級分級標準,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分級情況見表2。
3.1 農村居民點土地利用現狀
巧鳥街道轄區內8個行政村居民點總面積431.06 hm2,人均居民點用地320.34m2,其中宅基地258.56hm2,公益事業用地面積5.89hm2,基礎設施用地面積33.98 hm2,鄉村企業用地面積8.77hm2;居民點內農用地面積54.28hm2,居民點內未利用地面積約為69.59hm2。
表2 集約利用水平等級標準
3.2 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
根據調查的指標數據及確定的指標權重,應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模型對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該街道8個行政村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形成3個等級,綜合評分值在0.183-0.698之間。柏家、鮑家為較為集約水平,川心店、二十里鋪達到基本集約利用,這些村莊村民生活較為富裕,新建住宅較多,建筑容積率低,院落占地面積大。關家、方家、巧鳥、大管為粗放利用水平,其中大管村綜合評價得分值最低為0.183,這些村莊的村民大多以務農為主,居民住宅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率低,居民點內部土地閑置現象比較普遍。今后巧鳥街道各行政村的集約利用主要從降低人均用地面積,提高建筑密度著手,其次是提高投入強度,加大道路、各類管線等基礎設施建設。
表3 各行政村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
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潛力是將某一特定時點的現實土地容量與達到集約利用狀態的土地容量的差距換算而成的土地規模[1]。本研究的潛力測算是基于現實土地用途而進行的,不包括用途轉換而形成的潛力。從提高各行政村農村居民點建筑密度為出發點,計算達到村鎮規劃要求下能夠挖潛增效的土地利用潛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Q為農村居民點土地利用潛力;Q現為農村居民點現狀土地面積;Z為農村居民點規劃允許的建筑密度;Z現為農村居民點現狀建筑密度。
根據《村鎮規劃標準》并結合錦州市新農村村莊建設規劃,確定巧鳥街道農村居民點以低層住宅為主,建筑密度標準定位于40%,計算各行政村居民點用地集約利用潛力值(見表4)。
表4 各行政村集約利用潛力測算值
通過對遼寧省農村居民點(試點區)錦州市巧鳥街道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及潛力測算可知,其利用水平以粗放利用為主,基本集約與較為集約占50%比重;潛力測算中,大管村潛力值最大,與該村居民點利用處于粗放利用水平相一致,柏家村潛力值最小,與處于較為集約利用水平相一致。總體上,試點區人均居民點用地面積較大,建筑密度較低,存在較大的土地集約利用潛力,應充分挖掘居民點用地潛力,使其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對城鄉統籌建設用地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編輯:田 紅)
[1]咚香寧.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棗陽市熊集鎮為例[D].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湖北:武漢,2007.
[2]陳百明,張鳳榮.中國土地可持續利用指標體系的理論與方法[J].自然資源學報,2001,16(3):199-200.
[3]李芹芳,陳瑋,段剛.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寶雞市金臺區蟠龍鎮為例[J].鄉鎮經濟,2008,(8):40-43.
[4]鄭家茂.數學建?;A[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
[5]李昕,曲晨曉.長葛市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41(6)684-688.
[6]胡永宏,賀思輝.綜合評價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40.
[7]邵曉梅,王靜,許月卿,毛群誼.小城鎮農村居民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鎮為例[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7,12(3):100-104.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paper is to appraise the intensive land use and potential analysisof country residential areas(pilot zone)in Liaoning province under the connecting the increas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th the decrease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Methods employed include statistical analysis,field survey,hierarchy analysis,synthesized multiple factor evaluation model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①intensive land use appraise of country residential areas is low-level.the extensive use level include GuajiaVillage,Fangjia,Qiaoniao Village,and Daguan Village;the inferior intensive level include Chuanxindian and Ershilipu;the more extensive level include Baijia Village andBaojia.②Rural land has greatpotential.GuanjiaVillage is24.78hm2,FangjiaVillage is 29.23hm2,BaijiaVillage is 12.88hm2,Qiaoniao Village is 14.57hm2,Chuanxindian Village is 13.71hm2,Daguan is 36.01hm2,Baojia Village is 23.50hm2,and Ershilipu Village is 28.23hm2.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area per capita is largerwhile the site coverage is lower in the pilot zone with more potential.
Key wordscountry residential area;intensive land use;potential
Study on Intensive Land Use Appra ise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Country Residential Areas:A Case Study of Qiaon iao Subdistrict in Jinzhou C ity
REN Jia-qiang WANG Jing-kuan L I Shuang-yi
(College ofLand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61,China)
F301.24
A
1002-2104(2010)03專-0101-03
2010-01-07
任家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利用與信息技術。
汪景寬,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肥力與土地資源利用。
*2007年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遼寧省集體土地建設用地調查(試點)與潛力分析》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