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雪超
要規范和發展第三方支付行業,就應該首先扶持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領先企業的發展,對于電子支付行業的規范,其目的也是在于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賀強在“兩會”上針對電子支付服務產業發表了提案,針對如何規范和發展電子支付服務產業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點,出臺支持電子支付服務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包括給予高新技術企業待遇、設立電子支付發展專項基金、設立國家電子支付服務創新試點示范、在政府采購及公共事業繳費中優先使用電子支付服務、為創新型電子支付平臺等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第二點,配合上海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及天津市濱海新區創建國家現代電子商務創新基地建設,重點扶持特色鮮明、自主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支付服務龍頭企業,實現區域電子商務產業資源的集聚和協同。
第三點,加強電子支付信息安全環境建設,加大對盜卡、網絡釣魚、詐騙、涉黃涉毒網站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第四點,完善有關法規,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引導,防止電子支付企業的無序化發展及違規運作導致的風險。同時要加強對電子支付公司的資金風險管理,杜絕信用卡套現等非法行為,防范電子支付的傳導性風險。

與業內一些專家提出的“擔心嚴格監管縛住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手腳,從而阻礙行業創新”的觀點相反,賀強堅定地表示:“目前,缺乏監管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良莠不齊,要把發展電子商務落到實處,建議盡快出臺電子支付產業發展政策,并加強電子支付信息安全環境建設?!?/p>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9年的統計,我國已經有各類電子支付企業300多家,這些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業務種類覆蓋網上支付、電子貨幣發行與清算、銀行卡和票據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各種業態。根據易觀國際近期發布的《2009年第4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2009年第4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49.1億元。
對此電信行業的知名法律專家毛俊華也表示,第三方支付是電子商務交易的核心環節,這個環節使得買賣雙方能夠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完成網絡交易。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體資格、資金吸取、網絡犯罪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可回避的問題。如何減小這些機構產生的風險?如何保證巨額資金的安全?如何防止利用第三方支付網絡犯罪?都需要政策的監管,使電子商務行業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藍皮書》顯示,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2009年度交易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底層支撐力量和進一步發展的推動力??梢?,中國支付體系的電子化演進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不同于傳統支付工具,電子支付在創新中造就了多元化的產品格局,它們在實現手段、服務模式和信用支撐方式等維度都有差異,在監管應對上絕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對于有效監管電子支付產業的探索之道需要有條不紊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