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草
前幾年,博客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陣博客狂潮,無論是影視明星還是文人雅士,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絡上注冊了自己的博客。隨著近兩年微博的興起,在互聯網上又出現了一股股微博震撼,為人們的網絡生活引入了新鮮的娛樂玩伴,帶來了全新的網絡體驗,同時,也讓大家的生活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在人們親切地將微博叫成“圍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于圍脖的喜愛之情,必定也在圍脖上花費了自己的大部分心思。畢竟,微博的博主們視微博為他們的網絡日記本,個人情感和心愿、牢騷和經驗全都能在上面一一體現,然而就在博主們敞開心扉地向朋友們訴說心情,曬行蹤的時候,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小賊可乘之機。
逛街購物后、茶余飯后時,白領們習慣寫寫微博,更新自己的最新動態、最近心情,讓朋友們詳細地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剛回到公司上班,馬上就是會議”,“老板今天特別啰嗦,估計沒兩個小時不會結束”,“還是打算去趟西單,想買上次看到的那件襯衫”,“家附近最近的超市就是家樂福了,但就算近也得坐車”……在微博網站上草草地看幾眼,類似的信息并不少見。

>> 微博泄露過多個人信息很可能給小賊可乘之機。
在國貿地區上班的白領麗人劉小姐說,“微博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寫很多字就能夠記錄下自己的心情,這對于我們這些上班族來說可以比寫博客節省更多時間,我現在很習慣在辦公室上網刷新微博,既可以不斷告訴朋友自己的最新消息,也可以看看對方有什么更新,及時關注一下。”通過微博,她發現辦公室中很多同事都在干著同樣的事,他們都成了微博一族,悠閑自得地過著各自的微博生活。
微博的存在讓白領們找到了上網的樂趣,網絡讓他們的生活離不開微博,就算是不使用電腦,也可以輕松發微博,比如手機,用手機上網寫微博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可見,寫微博的形式多種多樣,這不僅為白領們的微博生活提供了動力支持,也表現出了微博的獨特魅力。
我的好朋友也是眾多微博粉絲中的一個,她對于微博的熱情真是讓我“甘拜下風”。她的工作并不是很忙,但是工作的時候又無法連外網,所以就養成了用手機寫微博的習慣,而且習慣一旦養成,幾乎無法改變。她頗為中意于在“無聊時刻”通過手機寫微博來打發時間,從她的微博更新狀態來看,毫不夸張地說,陌生人幾乎可以分析出她一天的作息時間。“今天上班坐1路,等了快半個小時,車上人那叫一個多”,“步行街上永遠人山人海,讓人無奈”,“書店工作的生活日復一日,我已逐漸習慣”,“中午的飯還不錯,有我愛吃的糖醋里脊”,“今天又加班,7點天都黑了”……無數的狀態更新幾乎一兩個小時一變,她把她一天的生活狀態通過微博向朋友們介紹得淋漓盡致,但是卻不曾想,好朋友知道了不要緊,陌生人也是可以看到她的日志的,行蹤表述得這么詳細,就怕引來小賊趁人之危。
不過我也可以理解她的這種做法,畢竟在眾多熱愛微博的朋友們之中,像她這樣全心全意、忠實使用微博的粉絲不計其數,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微博所提倡的信息無障礙全記錄,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將微博的力量展現出來。對這些粉絲來說,在哪里逛街、哪里買菜都是更新熱點,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熱心地傳上圖片以證明所言不虛。
“微博可以讓有心人輕松掌握你的行蹤。”網友“誠少”剛從英國回來,他在網上告訴大家,國內上開心網和微博的熱度不比國外的Facebook和Twitter差,但發布的消息卻往往不設防。
的確,很多關注微博、開心的用戶都能夠發現,在剛剛注冊賬號時,身邊同事們的賬號全都使用自己真名,其他信息也基本準確。如果我們嘗試以“同事朋友,曾經見過面”為由來添加其他不認識的人,結果是超過半數的人通過了驗證。
很多博友熱衷于在微博上不設防地寫明自己的動向,這種做法對于那些虎視眈眈的小賊來說,可謂是再好不過的信息獲取來源。通過某個博友自拍家中的照片,綜合其他的資料和信息,可以猜出其居住的大概地址,再多關注一段時間,便可以了解他更多的動態記錄的消息并總結出他的生活作息規律,想要入戶偷竊或是將其劫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作案也會更有把握了。博友的無意之舉和微博的無限便利在無形之間助長了壞人作案行為的出現,這是與博友寫微博的初衷背道而馳的,誰也不會想到,寫微博也可能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危險、使自己陷入困境。

>> 人們親切地將微博稱之為“圍脖”。
曾在國外留學的網友說,在國外,人們已經關注到類似的網絡交友社區可能引起的入室盜竊問題。在前一段時間進行的某訪談節目中,就曾有一名小偷坦承,自己就是通過微博等途徑掌握室主的行蹤再采取行動的。這名小偷主要是通過室主家中的圖片和室主公布的出游計劃來分析,從而確定作案計劃的。
由此可見,微博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在網上,國外更有熱心的網友制作了“你家已被偷”一類的網絡論壇,友情提醒一些相熟的朋友們,他們已經在網絡上透露了太多私人信息,這很可能讓“有心人”有機可乘,助長小賊們的氣焰。
2010年3月15日,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和賽迪網共同舉辦了“2010中國網站個人信息安全大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歐陽武做了題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講話。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不僅是各大網站應該履行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自覺遵守的義務,互聯網個人信息的保護不僅僅要靠網站的幫助,還需要用戶個人的重視。
早在2009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就發布了《2008-2009博客市場及博客行為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底,擁有個人博客或個人空間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81億人,博客空間的規模已經超過3億。中國博客以極快的速度完成從邊緣到主流、草根到精英、小眾到大眾的擴張。
然而,由于對微博本質的模糊認識以及自律性的淡薄,很多博友在通過微博獲得了網絡話語權的同時,引發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從南京大學副教授陳發堂告中國博客網站停止侵害的“中國博客第一案”,到浙江路橋發生的詐騙案,網上博客泄露了學生和家長的姓名、電話號碼等詳細信息,致使騙子得逞。博客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了我們關注的問題。
如何寫微博,什么內容可以寫,什么內容要慎重寫,如何看待微博的作用,如何避免個人信息在微博上泄露,一方面需要博客網站的配合,一方面需要眾多博友們的小心謹慎。其一,網站方面應該加強博客行業自律,博客網站要對博客內容進行適度監管。可以實行博客審定制、許可制等,在博友們上傳內容時,網站可以通過搜索關鍵字來進行內容控制,如搜索涉及博主個人信息等相關受限的關鍵字,就可以拒絕上載。其二,博主們在寫微博的同時要謹慎,對于涉及個人相關信息、資料的內容盡量不要上傳到網上。保護個人信息,要做到時刻小心。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壞人通過微博內容作案事件的發生,才能夠切實保護博主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