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弢,胡海艦,趙 龍
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昆明 650051
節能和環保是關系到21世紀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兩個重要課題。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頭等大事,冬季鍋爐供暖所造成的大氣污染、夏季空調制冷的高能耗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成為全人類的課題。在這種背景下,以環保和節能為主要特征的綠色建筑及相應的空調系統應運而生,而地源熱泵系統正是滿足這些要求的新興中央空調系統。
地源熱泵技術是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是從土壤、地下水、海水等低品位熱源中提取熱量,轉換成高品位清潔能源,來提供供暖熱源或空調冷源的地源熱泵系統。熱泵系統能效比可達1:4~1:5,即輸入1KWh的電能,可輸出4~5KWh的熱能,其中另外3KWh~4KWh的熱量來自免費的天然能源,效率遠遠高于其它形式的供熱方式。采用地源熱泵技術,不燃燒任何燃料,是一種極為清潔的能量轉換方式,真正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可以大幅度降低用戶的能源使用費用,同時也大量取代燃煤鍋爐,解決了環保的壓力。
夏季,地源熱泵系統從室內吸收熱量排放到土壤中;冬季從土壤中提取熱量來加熱室內空間。當夏季冷負荷大于冬季熱負荷,即夏季向土壤中排出的熱量大于冬季從土壤中吸收的熱量時,就出現了熱堆積現象。長期的熱堆積使土壤溫度上升,降低了地源熱泵系統的換熱效率,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在地源熱泵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應當考慮系統冬夏季的負荷平衡問題,必要時利用輔助設備來實現熱量的平衡。
本工程采用2臺968kW螺桿式地埋管熱泵機組,根據美國ARI標準和中國行業標準JB/T4329-97,結合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滿負荷運行系數取0.6。 夏季制冷按90天,冬季制熱按120天,地源熱泵機組每天運行10小時計算。

式中:QZL為熱泵機組夏季總制冷量(KWh);Q1為熱泵機組單位時間制冷量(kW);
t1為熱泵機組每天運行時間( h);
T1為制冷運行天數(d);
n1為滿負荷使用系數;
代入公式(3.1)得夏季總制冷量為1045440KWh

式中:WZL為制冷季系統總耗電量,KWh;
W2為熱泵機組總輸入功率,kW;
W3為水泵總輸入功率,kW;
t2為熱泵機組夏季每天運行時間,h;
T2為制冷運行天數(d);
n2為平均使用系數;
代入公式(3.2)得夏季制冷總耗電量為312120KWh

式中:QZR為熱泵機組總制熱量(KWh);
代入公式(3.3)得冬季總制熱量為1355040KWh

式中:WZR為制熱季系統總耗電量,KWh;
代入公式(3.4)得冬季制熱總耗電量為491040KWh
整個熱泵系統能效比為:


熱泵系統全年總的制冷、制熱量為280.056萬KWh,熱泵系統的能效比為3.2,所以本項目熱泵系統的節能量為192.5萬KWh。
根據1萬KWh折標準煤為3.57噸,則本項目熱泵系統每年的節煤量為

通過減少常規能源的消耗,可再生能源系統可以有效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地源熱泵系統在工作過程中不會向環境產生任何排放物,也不會對地下水產生污染,通過可再生能源對常規能源的替代,本工程實施后每年可以減少CO2排放量1821.5t,減排SO2量為5.66t。
通過計算顯示,由于吸/放熱的不平衡性,導致循環液進入機組的溫度過高,偏離了土壤源熱泵運行的工況范圍,為保證土壤的熱穩定性,土壤源熱泵換熱器的換熱性能及系統的運行效果,應采用冷卻塔輔助散熱,從而改善地下換熱情況,平衡土壤散熱與吸熱。同時,采用復合地源熱泵系統可有效減少常規能源的消耗,保護生存環境。
[1]徐偉.地源熱泵工程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刁乃仁,方肇洪.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景剛,孫培杰,王惠想,等.輔助冷卻復合地源熱泵系統可行性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5.
[4]陳賀偉,楊昌智.土壤源熱泵空調系統地下土壤溫度場變化的研究[J].建筑節能,20O7.
[5]馬最良,呂悅.地源熱泵系統設計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