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珊珊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婦幼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工程中的重要任務,各地的婦幼保健院和社區衛生組織都將婦幼健康教育作為核心工作來完成,200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把健康教育作為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是通過各種機構和組織的信息傳播、行為引導和勸說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促使其行為方式和生活環境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生改變,從而提高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這也是關注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平頂山市在開展婦幼衛生健康教育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了三位一體互動結合的路徑模式。
醫院內部的健康教育和社區衛生教育結合起來,首先對醫院內部的病患婦幼進行隨時隨地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實施由醫院領導親自負責,指定詳盡的考核指標,要求醫生和護士對病患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完成規定的健康輔導任務。其次,社區組織、居委會展開對社區婦女和兒童的宣傳教育,在衛生部 《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 (2005~2010年)》、《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規劃 (2006~2010年)》等綱要的指導,平頂山市的社區組織不僅對本地區居民進行衛生教育,還對轄區內各個單位的職工進行教育,開展婚前檢查、計生用品發放、流行性疾病預防宣傳等多項措施,使婦女和兒童得到正確的指導。
提高人才素質,圍繞婦幼保健教育,針對重點社區、重點群體、重點單位、重點階段、重點工程,以農村、社區為基礎,家庭為最佳環境,婦女兒童為核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活動、普及健康信息,增強健康觀念和提高自我生活質量的能力。在項目實施中定責定量,對優質完成任務的社區組織和社區醫療站給予表彰?;鶎尤藛T共同營造出優良環境,倡導積極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扶持環境,提高婦女兒童的身體素質和健康質量。
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積極利用媒體,動員各種傳播資源開展婦幼保健健康教育活動。一是政府、醫院和電視臺聯合,加大宣傳力度,讓一般居民和婦女了解住院分娩的優勢,對孕產婦的產后護理給予指導,發放產后護理指南手冊,使孕產婦實現安全分娩。同時,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利用世界衛生日 、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六一兒童節等有重大意義的時刻,組織各類宣傳活動,為母親提供育兒指導。宣傳內容包括產前產后的各種基本健康知識和注意事項,如母乳喂養的正確方式、艾滋病預防知識,母嬰傳播疾病知識等。宣傳還包括對新婚婦女的宣傳,鼓勵其自覺參加婚檢,樹立正確的婚姻健康觀念,并提供母嬰傳播阻斷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她們能健康受孕。二是將媒體的功能發揮到孕婦生產的每一個階段,對每一個階段給予特色的指導。在婚前為即將新婚的婦女及其配偶提供各種婚育知識,讓她們具備基本的婚姻生活知識和育兒知識;在孕前階段,用數字電視、手機短信等方式向孕婦給予資訊和指導,讓她們有十足的安全感,不會因將要懷孕而產生心理負擔,不知所措。在孕期中,對孕婦展開營養教育,要求她們合理膳食,并適當運動。同時對她們進行自我保健的宣傳,讓她們具備識別危險性因素的能力,能夠自我處理孕期中的突發性事件。在臨產階段,對孕婦給予新生兒護理指導,同時讓她們正確地保護身體,不能因即將臨產而諱疾忌醫。產后的宣傳教育十分重要,對于每一位母親來說,新生兒的護理都意味著從零開始,因此通過電視臺、廣播、報紙傳播新生兒護理信息,政府和醫院同時發放健康育兒手冊,保證每一位母親能夠讓新生兒健康成長。三是對特殊的人群給予特殊的宣傳,尤其是對乙肝攜帶者和有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媒體在對她們的宣傳當中尤其謹慎,既不能讓她們感到受冷落與歧視,維護她們正當的生育權利,又要讓她們理解在生育中應當注意的特殊問題。對她們開展優生教育、遺傳性疾病知識教育、產前篩查鼓勵、新生兒篩查鼓勵等,讓理解只要積極地掌握正確的育兒方式,也能生養出健康的寶寶。四是對婦女和兒童的宣傳相互結合。對母乳喂養、新生兒保健和兒童急性疾病、兒童腸胃病等常見疾病的防治展開宣傳,對幼兒的家庭護理給予合適的引導,特別是在用藥上,使母親具備識別保健藥和內服藥的能力,明白濫用藥物的后果。對兒童常見問題,如兒童營養不良、兒童傳染性疾病、兒童意外傷害等,平頂山市各界聯合開展了多項公益性的宣傳活動,同時政府將非典、甲流等時下流行病安全防護知識宣傳作為工作重點,并聯合社區對婦女和兒童給予干預,免費發放金銀花、板藍根等抗病毒藥物,有效提高了婦女兒童的衛生水平和應急能力。
采取多種媒體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宣傳效率。將社區宣傳、群眾宣傳、單位宣傳、自發宣傳、案例教育、口頭宣傳、報刊宣傳、形象宣傳、電化教育宣傳等融為一爐,并根據平頂山市的特點建立適合本市的婦幼健康教育宣傳路徑。
①將婦幼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市十一五規劃和每年兩會的重要內容,每年對教育質量評估一次。定期召開市婦幼保健工作會議,會議對全市的婦幼保健工作作出統一部署和具體安排,明晰各部門的職責。②縣區婦幼保健醫院在教育的開展中選派專人專職進行婦幼保健工作,通過定人數、定崗位、定編制的“三定”方案解決了曾經出現的婦幼保健教育時熱時冷,從業人員積極性不高的狀況。③縣區級婦幼保健院建立患者和孕產婦信息數據庫,對婦幼信息進行整理,針對不同的患者群體發放不同的教育資料,對缺乏經驗的孕產婦給予跟蹤指導,對反饋意見做好登記。定期組織回訪,了解產后婦女的生活情況。④將健康教育與健康活動有機結合,把健康教育內容形象化、視聽化、生動化,使農村婦女和孕產婦易知、易懂、易行,切實得到實惠,鼓勵貧困地區的孕婦到醫院分娩,對住院分娩的必要性用鮮活的案例展現給孕婦,尤其對政府對孕婦分娩的各種優惠政策加強宣傳;對危急呼救電話、急救中心電話等聯系方式開展媒體的地毯式宣傳;建立婦幼保健影視庫,包括孕期保健知識、個人衛生知識、婦女保健知識等,婦女可以在醫院和自己家中利用電視機和電腦進行收看和學習。
同時,平頂山市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各醫院的責任計劃,建立了各級各科的工作計劃,加強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相互交流,促進信息溝通。而且,醫院和社區聯手,開辦了新婚講堂和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在心內科、ICU、輸液室、門診大廳建立視聽中心,每天滾動播放教育片和案例錄像,生動地展現婚育知識。同時,在掛號處、宣傳櫥窗等地方張貼并放置板報、墻報、讀物和各種知識手冊,體檢中心更是提供了多種健康知識的書籍和畫報供免費閱讀和索取。在“教育走進病房”活動中,醫院將健康教育納入常規護理中,利用查房、小型活動、患者親屬會向住院孕產婦開展口頭宣傳、資料發放和視聽宣傳,使她們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有價值、她們最需要的健康信息。利用電視機、電腦網絡在病房開展視聽教育,同時開通愛健康咨詢、新生兒護理等健康熱線電話。定期舉辦婦幼健康巡診,請專家義診的同時為婦女進行疑難解答。與電視臺、廣播臺、報社、雜志社聯系合作,宣傳婦幼保健信息和婦幼保健知識,擴大覆蓋面。
為了檢驗平頂山市的婦幼健康教育模式是否適合地區特點,是否是合理的婦幼健康教育模式,我們通過調查數據來進行評價,采用調查問卷與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將結果指標作為健康教育考核重點。以區、縣、鄉鎮為單位分別設定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樣本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各地區婦幼保健知識普及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調查情況
通過調查統計數據可以得出,平頂山市的婦幼保健教育成效顯著,實現了健康行為形成率提升,孕產婦安全分娩,母嬰安全等多項指標,全市連續5年新生兒破傷風零發生。自2003年起,全市實施愛心超市工程,市財政拿出??罹戎毨г挟a婦,累計超過15 000例。連續3年全市孕產婦死亡控制在歷史低點39 827/10萬并低于全省水平,全市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 2005的 13.23‰、17.98‰,下降至2009年的9.49‰、12.76‰。2009年平頂山市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6.36%、農村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01%,超過我國中部地區平均指標并已達到東部水平。2009年魯山縣、葉縣等縣實施貧困孕產婦救助基金支出達到歷史新高。而且,相對貧困的縣域農民通過互助擔保、新合作醫療等方式使自己住院分娩幾乎免費,保障了她們生育的健康,完成安全分娩,這些措施改變了她們傳統的、落后的生育模式,實現了生育上的現代化和科學化。全市婚前醫學檢查率由2003年的19.73%上升到 2009年的 85.14%,2008年新華區在全市率先在政府財政支持下由防疫站和婦幼醫院提供免費婚檢,并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活動。孕產婦HIV抗體免費檢測率和阻斷率也逐年提高,至2009年陽性率控制在接近零水平,呈下降趨勢。全市10多個婦幼保健院和衛生防疫站的住院床位和住院服務人次逐年增多,保健功能逐漸完善,自2007年起這些醫院的門診住院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速率在10%以上。
健康教育貫穿于預防、醫療、護理以及醫療管理的全過程,是診斷治療的重要輔助項目,起到軟醫療的作用。普及防治疾病知識,調動群眾防病治病的積極性,不僅是醫院的醫療管理機構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當前,平頂山市的婦幼健康教育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率”現象仍然存在,有并不急需計生用品的群體被發放過量的用品,而急需人群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滿足,而且財政支持的針對群體有時不明確,醫院、社區衛生組織、政府等各個部門之間權責范圍有時不明晰,增加了管理成本。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的低效率。完善婦幼健康教育路徑的對策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婦幼衛生健康教育的內容必須簡單易懂,讓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親身感受獲益,這樣有利于醫療衛生保健基本知識的普及和健康行為的養成,徹底消除不良衛生習慣,消除落后意識,破除迷信,掌握科學觀念,解除陋習,提高生活質量,步入文明生活,創造科學的衛生服務需求,使群眾從保健無所謂的態度轉變為需要保健、自覺保健的科學態度,使自我保健意識不斷發展。
健康教育主體可以由政府、醫院中獨立出來,形成有法人治理結構的現代化企業,將健康教育充分市場化,由單一的健康教育向提供醫療服務、保健、預防、聲訊息等多功能結合全套服務轉變,通過市場化機制調動各種健康資源合理配置,最大化實現健康教育的覆蓋率和教育效率,使醫務人員自覺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使就診者、咨詢者和需求者能夠消除信息的缺乏,增加婦女對婦幼保健人員的親切感和信任度,從而使醫患關系更加融洽,提升保健教育服務的內涵和質量,使婦幼健康教育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實現社會計劃條件下的保健福利最大化。
[1]顧濤,石俊仕,鄭文貴,等.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相關問題分析及政策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997,(12):640-642.
[2]楊開宇.啟東市婦幼保健工作回顧與思考[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1):4357-4358.
[3]曾淑蘭,鄒丹,王麗娜,等.產前檢查及產前健康教育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