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新華,李春紅,熊清華,楊孟恂,羅妙芬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桂洲醫院皮膚科,廣東佛山 528305)
在豆科植物苦參中提取的苦參素是一種由氧化苦參素和極少量氧化槐果堿的混合堿,其有效成分氧化苦參堿(Oxymatrin)的含量在98%以上。現在苦參素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許多臨床內科疾病的治療,特別是乙型肝炎的治療,是《乙肝防治指南》唯一推薦抗病毒中藥,能有效降低HBV DNA水平,并能改善肝纖維化的多種血清指標,同時能調節免疫,誘生內源性干擾素。苦參素還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可用于放化療中的白細胞減少癥狀。但臨床在扁平疣方面的治療未見報道。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應用靜滴阿昔洛韋(國藥準字H42020665)聯合苦參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10756)治療扁平疣37例,與單獨靜滴阿昔洛韋治療扁平疣37例作對照,結果顯示阿昔洛韋聯合苦參素注射液治療扁平疣可明顯提高療效,不良反應少,現報道如下:
扁平疣患者74例,均為我科門診患者,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符合扁平疣的診斷標準[1],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7例。治療組男17例,女20例;年齡1~45 歲,中位年齡(26.45±8.52)歲;病程 3~24 個月,平均(12.27±4.61)個月。 對照組男 16 例,女 21 例;年齡 17~43 歲,中位年齡(27.27±8.94)歲;病程 1~45 個月,平均(13.55±8.81)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排除16歲以下的病例,所有病例均在4周內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藥。在2個月內均未使用免疫增效劑或免疫抑制劑。妊娠、哺乳期婦女,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阿昔洛韋、苦參素注射液過敏者均不作為研究對象。
治療組生理鹽水250 ml+阿昔洛韋500 mg,每日1次靜滴,聯合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苦參素注射液0.6 g,每日1次靜滴。對照組用生理鹽水500 ml+阿昔洛韋500 mg,每日1次靜滴。兩組均14 d為1個療程。
治療前觀察并記錄皮損分布情況、數目及顏色(膚色、淡褐色、褐色)。治療后2周和4周各復診1次,觀察皮損消退情況及不良反應。3、6個月各追蹤隨訪1次,以明確是否復發。
療效標準,治愈:皮損全部消退或僅留暫時色素沉著;顯效:皮損消退80%以上;有效:皮損消退50%以上;無效:皮損消退不足50%或無明顯變化。
治療前后所有病例均進行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的檢查。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4周后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由表1可見,治療組治愈率為89.2%,對照組為67.6%;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3%,對照組為81.1%;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
治療后3、6個月各追蹤隨訪1次,所有病例均完成隨訪,治療組病例原發部位均未出現明顯的肉眼皮損,復發率為0。對照組出現3例復發,復發率為12%。
治療組不良反應不明顯,對照組7例患者出現頭昏、嘔吐、頭痛等癥狀,上述不良反應均能耐受,經對癥、輔助治療后好轉,無一例中斷治療。所有患者治療后肝、腎功能檢查及血、尿常規檢查,均未見異常。
扁平疣是一種病毒性的皮膚病,主要是感染HPV3、5、10、27、28、41亞型所致,中醫稱之為“扁瘊”,它的病原體和尋常疣一樣,是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膚贅生物,其好發于青少年,又稱青年扁平疣。多發于顏面、手背及前臂等處,表現為正常皮色或淺褐色,2~4 mm直徑或稍大的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境界明顯。一般無自覺癥狀或偶有微癢,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有時由于搔抓將病毒接種到鄰近皮膚,呈沿抓痕分布的線狀排列,通過搔抓而自身接種擴展增多,致病因素多是由于機體免疫細胞功能低下,特別是T細胞功能喪失或減弱對病毒的監視、應答和殺傷作用,在表皮局部損傷情況下,乳頭瘤病毒侵入表皮組織細胞,進入細胞并迅速分裂、增殖,復制和播散,致顆粒層、棘細胞層發生空泡變性,局部出現扁平狀隆起。近幾年來有關局部和系統治療扁平疣的方法也較多[1-2],包括以下幾種:①口服藥:由于從口服到內臟吸收到達皮膚,藥力損耗大,不是直接殺滅病毒,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要長期連續服用幾十天,一般人很難堅持。②注射轉移因子、干擾素、核糖核酸等:西醫治療扁平疣主要注射轉移因子、干擾素、核糖核酸等來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由于這一種間接性治療不是直接殺滅扁平疣病毒,所以治愈率很低,特別是對一些年齡偏高的人。③外用藥膏:維A酸乳膏、肽丁胺軟膏等,需長久使用且療效較低,建議不用,或者少用。④物理治療方法:如采用激光、高頻電祛除的方法,由于扁平疣病毒是在表皮下面,激光、高頻電只能祛除表面扁平疣顆粒,而皮下病毒沒有祛除,所以不可能起到根本的治療作用,往往過了幾個月扁平疣還會重新發出來,并且有可能留下瘢痕,而且這些方法只適用皮疹數目較少的患者,對于皮疹數目較多的病例不適用。上述各方法的療效均不太理想。
筆者通過臨床實踐采用靜滴阿昔洛韋聯合苦參素治療,安全、不良反應少,效果好,治愈率達到89.2%,總有效率達到97.3%。與王紅梅等[3]報道的95%、黃必然等[4]報道的有效率為92.31%、王永琴[5]報道的91.30%相似,優于國內李祥寶[6]、林媚媚[7]報道的靜滴阿昔洛韋治療扁平疣的療效。
阿昔洛韋為臨床常用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抗皰疹病毒,特別是對單純皰疹病毒(HSV)Ⅰ型及Ⅱ型作用最強[8-9],對乳頭瘤病毒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而中醫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抗菌消炎、殺蟲、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療周身風癢、疥瘡頑癬、麻風等癥。其提取物苦參素的西醫藥理研究包括:①苦參素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氧化苦參堿處理后可呈劑量依賴性地抑制細胞內RNA水平。此外,苦參素還能抑制柯薩基病毒殼蛋白的表達,表現出直接的抗病毒活性。②苦參素可以較好地保護受損傷的肝細胞,且存在最佳計量性關系,可以降低轉氨酶,這樣就加強了肝臟的解毒、滅活功能,同時減少了阿昔洛韋治療的副作用,治療組未見明顯副作用就說明了這一點。③抗纖維化作用:目前研究表明,苦參堿類成分抗肝纖維化作用的機制是全面且廣泛的,苦參素可抑制肝星狀細胞增殖和I型膠原的合成。這樣就能減少疣體的再生,同時還能有效地使扁平疣的皮疹消退。④免疫調節作用: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在1/5 LD50劑量下對小鼠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兔、大鼠肌肉注射氧化苦參堿150 mg/kg或100 mg/kg對被動或主動皮膚過敏反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并對兔血清IgE抗體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臨床應用表明,它能明顯增強人體細胞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細胞的抗病毒能力[10-11]。⑤改善微循環:苦參堿能有效改善人體的微循環,從而加速阿昔洛韋進入病毒感染細胞內,提高了抗病毒效力。⑥抗過敏作用:氧化苦參堿溶液(1~2 mg/ml)抑制大鼠腦和氣管勻漿中的磷酸二酯酶活性(抑制率為77.6%),從而提高細胞內的cAMP水平,阻止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織胺,表現有對抗乙酰膽堿和氯化鋇作用,使扁平疣的臨床癥狀緩解甚至消失[12-13]。
綜上可見,中西醫結合應用靜滴阿昔洛韋聯合苦參素治療扁平疣,可顯著提高扁平疣的治愈率,并且較其他的治療方法更安全、有效,值得各臨床醫生試用、推廣。
[1]朱學駿.現代皮膚性病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9.
[2]李義民.退疣化斑湯與卡介苗多糖核酸對扁平疣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6):72.
[3]王紅梅,李育林.轉移因子聯合阿昔洛韋治療面部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22(6):5.
[4]黃必然,李慶祥,黃富文,等.針刺聯合口服轉移因子、甲氰咪胍治療扁平疣52例[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7,14(1):25.
[5]王永琴.消疣顆粒聯合維A酸霜治療扁平疣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22(8):476.
[6]李祥寶.靜滴阿昔洛韋治療扁平疣30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1994,23(2):70.
[7]林媚媚.阿昔洛韋注射液治療扁平疣68例[J].華中醫學雜志,1997,21(1):27.
[8]韓芳.干擾素聯合口服阿昔洛韋治療深層單皰病毒性角膜炎[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2):138,154.
[9]鄧新華,洪英,黃智珍.丹參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21(1):39.
[10]陳衛國.拉米夫定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8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0):62.
[11]藍遠強,蘇燕春.黃芩苷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9):8-9,11.
[12]王新峰,李磊,韓國柱.苦參素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05,6(6):483.
[13]王紅程,姜新道.苦參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齊魯藥事,2008,27(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