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慶峰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生動、形象地闡述了知識對人類社會文明的作用。可以說,我們每朝正確的方向前行一步,都離不開科學知識的正確指引。因此,我們日益重視自身對知識的積累。
一個人要想擁有更多的知識,就要去不斷地努力學習。現在“終生學習”的口號不是早已深入人心了嗎?因此,每每看到人們為了自己在事業上能有更好的發展而去不斷的進行各種各樣的充電和學習,我總是會舉雙手贊同的!學習,首先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需要,達爾文的進化論不是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其次,藝不壓身。但,任何一種學習可都得憑我們的興趣。試想,如果一個人摸到電腦就發怵;一看見英語就頭痛;我想是不會學好這些技能的。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所在,恒心所至,必定金石為開,學有所成。
明白這個理的人,我想都是聰明人!可是,每每我看到一些小孩子在父母的拉扯走向這些那些小班的時候,我總想,是不是我們這些聰明人在干著一些不聰明的事情呢?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是恨不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陪學精神。在學習上題海茫茫,每天陪孩子學習到十一二點;好不容易有個周末,先是學校補習功課,再有就是無比熱愛自己的老爸老媽早已為自己安排好的:英語班,繪畫班,音樂班,電腦班……于是乎,各種各樣的特長班人滿為患,就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道風景!我們可以看著一群群的家長,背著樂器,拎著畫板,斗志昂揚,沖鋒陷陣;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群群的孩子在家長的牽扯下學著永遠也學不玩的種種知識。
或許這就是人們對知識的最深切的渴望!有的時候我就想,如果每個孩子的大腦都能像電腦的硬盤多好,我們就可以把人類至今為止的所有的知識統統給復制上去!只需輕點鼠標而已,再也不用如此奔忙!如果,每個人的大腦都像是電腦的硬盤??我忽然對這個想法感到一絲驚恐。我們需要用海量一樣的硬盤式大腦嗎??每天程序化的記憶,程序化的生活,程序化的思想,程序化的微笑……這是不是有些可怕,當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變成了程序化,我們是不是也就走到了文明發展的極限?于是,我眼前又浮現出那一雙雙在父母的牽扯下那千篇一律的不情愿,那原本的天真活潑又是怎樣的少年老成,那原本應該是清澈明亮的一雙眸子又是怎樣的機械與迷惘:是啊,明天我們還要學什么?可是,那厚厚的鏡片后面分明還有一絲渴望是如此的強烈——那是渴望飛翔的目光呀!而現在,所有快樂的希望,所有飛翔的向往都變成了一種奢望的存在!
追求知識沒錯!就如同我們追求真理一樣。但是如果說對知識簡單的堆砌,機械式的疊加,這只能是造就出有知識但沒思想的人!我們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只能是由起點到終點再到起點的周而復始!沒了思想的生活會怎樣?
知識是重要的。但一個人窮其一生所能學習到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想像是無限的!如果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想像則是人類進步的推進劑!在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哪一種知識的學習,都首先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有了興趣,我們才能讓學習中的思維飛揚起來,才能給學習足夠的想像空間。那么,怎么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呢?
首先,還給本該屬于孩子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我們不要為他們安排好一切,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們的思維有擁有想像的翅膀,能夠自由的放飛自己的想像。如果,我們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時間表,那么自主飛翔的愿望一定是逐漸遺忘。題海戰術一定就是可取的嗎?特長與愛好是我們可以為孩子們選擇的嗎?無論做什么,想好了再回答。記住,當你決定要做這件事的時候,是本著你的內心的!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體會到讓思想飛揚的快樂!
其次,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敢于去想像。很多事情,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百年前的人會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嗎?我們會知道一百年后的生活嗎?不知道的沒關系,可以想得到,然后為我們想像中的美好生活加油,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我們曾經想像得到的一切,都在一點點地成為現實。你看,我們不是已經可以飛翔藍天了嗎?我們不是已經可以深海探險了嗎?我們不是已經在月亮上邁出了那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一步了嗎?許多許多我們曾經以為不可能的想像,我們的向往,我們的憧憬,都已經成為可以感受的真實。
再次,給自己的想像尋一千個合適的理由。做為老師,給孩子們的想像以足夠的熱情。很多時候,正是那些曾經那么荒唐的想像,在孩子今后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的求證,而最終成為了推動我們生活飛速前進的動力。有誰能想到瓦特對小小水壺中為什么沸水會使蓋子推起來的想像最后發明了蒸汽機,并把人類的文明迅速推進到了工業文明!
素質教育任重道遠,就讓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讓我們放飛想像的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