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本文探討了當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的方向,結合高職教育規律及“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指出旅游英語教學革新應立足于實踐教學對,突出“能力為核心”這一主旨。
【關鍵詞】高職旅游英語 改革 能力
隨著中國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奧運會及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更多的國際旅游者涌入中國,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高職院校應該搶抓機遇,發展旅游英語教學,把培養出高水平、高層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滿足旅游業的需求變成當今旅游英語教育教學的主題。
但是現在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現行旅游英語教材與學生實際需要的脫節。現行旅游英語教材大多注重的是書面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對于旅游專業學生而言,他們今后更多的任務應該是用口語與人交流,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脫節導致了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低下;同時,教材的內容陳舊使很多學生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學以致用。
2.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存在弊端,旅游英語課堂教學長期以來都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的非互動狀態。教師按照教材內容按部就班授課,基本以教授灌輸為主,而較少采用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形式多樣的課堂互動活動,也就很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往往缺乏實訓基地,學生很難同步的把所學知識用到實踐當中。
3.教師復合能力欠缺。旅游英語專業的教學,既包括使用英語授課的英語專業課,同時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課的旅游專業課,這些課程由英語專業的教師和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分別授課。作為英語教師,對旅游專業知識一知半解。所以授課重點放在了語法、單詞等內容上,不能使學生通過英語專業課學習到旅游專業知識。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旅游專業的教師身上。一些教師由于自身英語水平所限,無法將旅游專業方面的一些重要詞匯及國際旅游市場的最新動態傳授給學生,教學內容體現不出本學科的時代性和全球化特點。
高職旅游英語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職旅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因此以能力為核心的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改革
以能力為核心的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目的在于優化目前的高職旅游英語課程體系,加強模擬實訓環節,突出高職教育以市場為導向的特點。旅游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旅游企業生產第一線,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來說是重中之重。因此高職旅游英語改革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 課程體系建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突出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的基本原則,依據職業崗位的需求,建立一個涵蓋本專業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技能、能力要求的課程體系。該體系應該包括專業核心課程模塊、職業能力技能培養課程模塊、綜合素質能力培訓課程模塊(基礎課程)。其目的在于優化整合相關課程,突出核心課程,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目的。
2.旅游英語教學改革。(1)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學實施的基礎。高職教材內容既要有學生在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其廣度和深度要適中,要有職業導向性。在教材選擇和編寫地過程中,應該考慮職業崗位要求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與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之間的協調,突出口語練習;另外,教材的選用還應該考慮到學生報考英語導游證的需要,其內容應包含豐富的與旅游、飯店相關的知識信息,語言應樸實簡潔,適于朗誦。
(2)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方式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黑板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影視資源、網絡資源引入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使教學進一步形象化,立體化,寓教于樂。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采用現代教學媒體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多渠道的獲取信息,再根據教材講解的專業術語、服務規范、口語表達等知識,給出特定場景,由學生在課上或課后,結合書本以及課外資料準備場景對話。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1)堅持情景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組織交流活動,加強語言知識轉化。
(3)建立實訓基地。旅游英語專業課程是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有導游詞的實訓,有餐飲實訓,有客房實訓等等,這些都需要專門的實訓基地,這樣才會使旅游英語課程更加生動化,真實化。應建設校內仿真、模擬或完全等同于工作現場實際的實訓基地,或者與一些旅游企業加強聯系,實行合作教學,建立實訓基地,派學生去企業參加旅游服務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訓中得到提高和鍛煉。
3. 師資隊伍。旅游英語專業是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復合教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組織英語教師進修旅游專業的相關課程,如《旅行社管理》、《導游業務》等。英語教師在掌握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后,再來傳授旅游英語,必定會更準確、更生動、更受學生的歡迎。在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英語基礎不錯的年輕教師,可以采取跟班聽課的方式進修英語。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勝任《旅游英語》的教學工作。旅游專業教師隊伍逐漸成長為一支具備旅游+英語的復合教學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旅游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證。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旅游英語教學要堅持以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為宗旨,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本,形成“以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和鮮明特色。旅游英語教學革新應立足于實踐教學對,突出“能力為核心”這一主旨。既掌握基本的英語交流技能,又具備扎實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基礎知識,兩者的有機結合是培養學生旅游英語實踐能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徐華.高校旅游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問題分析及改革建議[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2.
[2]楊群.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探析[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3.
[3]謝利芳.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08.
[4]沈克,余兵.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5]資倩.高等職業院校旅游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