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中
【摘 要】本文運用體育統計學相關原理與方法對本校學生連續四年的肺活量下降狀況和肥胖問題的調查結果表明:肺活量成績每一級的學生呈逐年下降趨勢。針對這個事實本人就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合理的整改措施。目的是為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出一把力。
【關鍵詞】中學生 肺活量 下降 統計分析 研究
一、中學生肺活量下降研究
我將本校近幾屆學生的肺活量數據按屆別、性別進行了數據的比較分析(見下表),其中就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大部分數據呈現下降趨勢,優秀率較差。我想用多年來教學中真實發生的事情證明公告中的問題。多年來在每屆新生的軍訓,野營拉練和各種集會活動中,沒有不暈倒的。就在體育課上運動量不大的情況下,也有暈倒的。早在1995年中國就曾和日本進行過數據對比,中日兩國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值有相當大的距離。但十五年后,日本青少年的體質遠遠超過中國,肺活量和身高指數都高于中國。十五年時間,整整一代人,中日兩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發生了質的變化。
1 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之肺活量狀況的分析
針對2004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告,教育部于2005年8月19日緊急出臺“教育部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相繼出臺了以“健康第一”為總旨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干預措施。據了解,這項涉及中國二點三億學生的“干預工程”,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實施的。新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通過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行系統分析研究,提出更加科學和個性化的鍛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僅僅以某種體育競技單項內容來衡量學生體質的偏差。在今年又出臺了陽光體育行動。旨在盡快通過學生體育活動來增強學生體質,扭轉20年來不斷下降的局面,可見國家及教育部已經完全意識到了此問題的危害性。
2 中學生肺活量下降的成因分析
就男、女生的肺活量成績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有: (1)學生體育鍛煉不足,包括鍛煉時間和強度均不夠,尤其是學校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特別是耐久跑的比賽活動開展很少。(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學習、升學壓力加大使得學生生活、學習方式也發生變化,學生用于完成作業、玩電子游戲、瀏覽互聯網、看電視等活動的時間相對增多,而用于運動時間則明顯減少。(3)很多學生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自身缺乏刻苦鍛煉的意志和恒心。(4)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時期,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評價體系仍停滯在應試教育的教育模式中,占用和縮減體育課時的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高三階段較明顯。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質健康,也極大地阻礙了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3改善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的舉措
(1)繼承優秀經驗,加強學習與交流,并校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對執行情況與效果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進而對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梁啟超說“少年強則中國強”,而少年強則更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及學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為此,要充分促進家長乃至全社會對“健康”概念進行重新認識和實踐;要大力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2)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要經歷一個由感性的模仿與體驗再到理性的認識與定型。現代社會對體育的傳播方式多樣,電視、互聯網、光蝶、書籍、報刊、雜志將世界各大體育賽事迅速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這對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學校應以體育節(運動會)為突破口積極地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也鞏固了學生的體育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使學校教育呈現出良性循環的態勢。
(3)學校校長的理念直接關系到該校管理模式及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定期舉辦地(市、州)教委領導和學校領導的培訓班,學習學校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的方針政策,增強教委和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在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認識,提高領導對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4)充分發揮班主任的鼓動性和示范性作用。在學校班主任較其他任課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要多,對學生也會有更多的了解,而學生也會更聽從于班主任的教導和鼓動。班主任經常利用讀報課的時間宣傳并要求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健康。根據學生好動的心理特點,鼓動學生課余參加體育活動,同時利用體育名人的成功經歷激發和鼓勵學生,這對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如果班主任也能適時地參加學生的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師生平等交流,這樣作用和效果將會更明顯。
(5)體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不斷學習上級有關政策與法規,認真領悟《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精神實質并積極努力地貫徹實施。同時體育教師要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研究,真正做到以教促研,以研助教,本著認真、嚴謹、務實的職業精神做好自己的每項工作,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俗話說“亡羊補牢,尤未晚矣”。目前中學生體質的下降已成現實,但我們相信在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本身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落實、督促和確保學生每天至少堅持一小時的體育鍛煉。使中學生體質健康能真正上一個新的臺階不再遙遠。
參考文獻:
全國第五次中學生體質健康大普查有關數據(新京報)
《體育統計學》、《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體育教育學》、《大眾體育》2008-7、8、10期;《生理學》體育健康網站;體育運動醫學網站;體質健康調查網站。
作者簡介:
黃中(1971.09--),男,四川成都,青海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班在讀,青海油田一中體育老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