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摘 要】幼兒園要求生存、求發展,就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這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不僅要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還要改變早已習慣的教育方式及行為,進而從根本上轉變教師角色。那么如何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本文將從教師培訓、教研、教學反思和科研四個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化 意義 途徑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新時代需要的教師應朝專業化發展,順應時代的步伐,為人師表。但我國幼兒教師的現狀是從教標準偏低,修業年限短,對教師整體素質要求不高,且教師資格容易獲得,造成了社會對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認可度不高。在大力提倡教師專業化的今天,要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教師是否更該成為一門專業性職業,做到更專業?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談對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認識。
一、幼兒教師專業化的概念
幼兒教師專業化是指幼兒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幼兒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幼教專業工作者的過程。即是從“普通人”變成“幼兒教育者”的過程。幼兒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他們的學習特點和方式方法都不同于其它各階段的學生,面對如此特殊的教育對象,決定了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必須適應本職業的特殊要求。
二、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
(一)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幼兒教育也面臨著信息化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為了跟上教育現代化的步伐,盡快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關系到幼兒園、幼兒教師個人乃至整個幼教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是新世紀社會對幼兒教育界的強烈呼喚。
(二)幼兒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幼兒教師須有專業的理論素養及自覺的職業規范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她們是孩子知識的啟蒙者、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更是孩子們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為了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為了實現每一位幼兒教師的人生價值。新課程為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它將推動幼兒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成長,以進步的觀念、高尚的師德、良好的修養和專業化的職業表現,走在幼教隊伍的最前列。
三、 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一)以培訓為契機,開展多樣化的園本教研
1、理論培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不只是需要知道一些專業知識、技能,還需理解其內涵。既要讓教師參加一些與教學實際密切相關的培訓課程,還要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在“實際工作”的情景中,讓教師加以應用、體驗和總結。我園在搭建培訓與教學的橋梁方面,將每學期的教研方向和市教科所的課題結合起來制定,如教科所以科學領域的“實驗”為研究方向,我們也以此為本學期的教研重點,學期初在園內組織理論培訓,然后安排教師到各園所觀摩示范課,最后在園內進行教師從備課——說課——上課——反思的整套教學實踐。這樣讓教師的教學專業化能力得到提升。
2、外出培訓。園內培訓與學習對教師的專業化提升空間畢竟有限,應加大教師外出學習的力度,創造條件,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短期培訓、外出觀摩、市區各級教研學習等,并建立 “外出觀摩學習匯報制”,引導教師邊學習邊反思。只有我們走出去、請進來,幼兒園才會有新鮮的血液。
(二)以活動促提高,讓教師在參與中發展
1、開展“參與式”教研活動。傳統教研主要是純理論培訓,缺乏趣味,教師學習積極性低,指導實踐意義小。應設計廣大教師接受的“參與式”教研活動。在“金牛幼兒園”組織的“幼兒早期閱讀”研討活動中,主講教師指定了讀本—《快樂》,一:讓教師自由分組;二:讓各組教師對讀本進行解析,抓住中心設計活動;各組派代表發言。雖書一樣,但各組教師側重點不一,設計了不同領域的活動,如:中班音樂活動《我快樂》,讓幼兒在音樂中表現快樂;大班語言活動《我的快樂》讓幼兒表達自己的快樂趣事等;三:各組以小品的形式表達什么是快樂,教師們別出心裁、各有新意。所以此類“參與性”教研活動,對教師成長更有意義。
2、開展集體教學研討活動。我園的教師公開課展示從選題、活動設計、教具制作、活動實施都在教研組的指導下進行,活動后,教師共同討論存在的問題,集思廣益。通過此類活動可以讓我們在別人的教學活動后吸取經驗,發現不足,從而在鍛煉中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3、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促使教師全方位成長。在園內開展教學設計、說課及技能技巧的比賽,讓教師在工作之余加強技能鍛煉。如我園組織的“樂學課堂”教學比賽、彈唱大比拼等,通過此類活動,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和工作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三)從實踐中出真知
研究表明,并非專業知識越多,教師專業發展越好。只有當理論引起個人經驗和情感上的共鳴,融入到實踐性知識中,反思才能發揮其作用。我園在實踐中采用自評、他評相結合,群策群力找出問題,總結經驗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不僅給授課教師提出了教學改進意見,也讓參評教師獲益匪淺。
(四)以科研為先導
讓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提高科研能力是引導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的關鍵。專家提出:“教學就是研究,一個好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科學研究者”。我園積極引導教師帶著課題進課堂,開展了“從欣賞文學作品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的研究課題,教師在此活動中文學鑒賞能力得到提高,科研能力也獲得了發展。
總之,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路有千萬條,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能夠在這個職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綻放生命的光彩,讓孩子們享受學習的樂趣,讓我們在幸福中工作。
參考文獻:
[1]http://y.3edu.net/jscz/17114.html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霍力巖等.幼兒園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發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梁慧娟,馮曉霞.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及成因研究導前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