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林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生的耐力素質、柔韌素質、肺活量正在下降,肥胖型、超體重、近視增多,如何矯正學生的素質缺陷,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體育教育工作所需急需解決的難題。
以往兒時的游戲如過家家、丟手絹、斗雞、老鷹捉小雞……這些曾經流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游戲,在今天的城市里,已經很難尋覓了,每逢雙休日,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背著書包在各種補習班、特色班之間奔走的孩子。現代社會,競爭意識如同緊箍咒一樣套在家長和孩子們的頭上,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在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樣無形就剝奪了孩子們的自由,各種文化與特長技藝的課外輔導教學,幾乎填充了孩子們的全部課余時間。以往校園中歡樂的游戲景象風光不在,老師與家長忽然發現,現在的孩子不會玩了,不敢玩了,其實這也不能光怪孩子,我們家長、老師都有一定的責任,第一,是因為時間不允許,沒有足夠的時間;第二,現在孩子都是家長手中的掌中寶,生怕孩子在活動的時候碰著;第三,老師現在上課也特別注意,有危險(如斗雞)游戲不讓孩子參加或盡量少參加,這些原因就足以讓孩子不知道該怎么玩了。
現代科技的發展、電視、電腦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開展,開創了現實世界之外的虛擬世界,電腦游戲代替了以往現實游戲的形式,人們不必面對面交流,不再需要尊重對方的意愿,情感、交流、適應、妥協、談判在網絡的虛擬空間變得無足輕重甚至多余,也是孩子文化人文精神本質的重大變遷。網絡它同時是一把雙刃劍,把握好了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方便與快樂,然而把握不好就會傷害孩子,經常聽到好多案例,許多孩子因為過于迷戀網吧而耽誤了學習。
體育游戲與網絡游戲最根本的區別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虛擬的。體育游戲大多數是集體活動,學生在游戲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擔一定的責任與義務,增強人與人合作的機會,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當前實行的是新課程標準,進行素質教育,減輕孩子的負擔,但是現在進行的應試教育,所以孩子的負擔不會減輕。為了追求高分、高升學率,孩子的負擔會越來越重,所以就我們體育學科不能再給孩子增進壓力了,要讓孩子們的壓力在我們體育學科上釋放,讓孩子再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成長。
體育課上能巧妙地運用游戲,是我們體育教育者一大成功,把教學內容巧妙地編插到游戲中去,讓孩子再歡聲笑語中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每位同學對體育課產生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個游戲結束后都能夠讓孩子面帶笑容,這也是給我們體育教育者最大的安慰。(如:實心球教學,可以讓孩子參加搬運、投準等游戲,讓孩子熟悉球性,增加感覺;快速跑,可以讓孩子參加,老鷹捉小雞、蛇戰等游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奔跑能力、靈敏、速度;球類教學可以讓孩子參加雙手拍球、運球接力等游戲,提高孩子球性感覺。在游戲過程中參加游戲可以自由選擇活動,沒有任何外來的壓制,參加者能輕松、自由平等地參加活動,使其將活躍起的心理功能得到發揮,獲得自由表現機會,而游戲一般是一激烈爭奪和對抗形式來進行的,這樣剛好來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培養學生勇于進取的精神,在過程中還可以挖掘人的潛力,可以使弱者有成功獲勝的可能,給強者提出新的挑戰,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在游戲過程中還要相互合作,增進相互間的友誼。
而體育游戲它本身具有健身、娛樂、促進個性心理發展功能。體育游戲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身心鍛煉活動,對改善人的身體狀況,發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對各種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均大有裨益;同時它簡單易行,趣味無窮,能使參與者輕松快樂,它的娛樂性越來越受到同學們的喜愛,學生在通過參加體育游戲在與對手抗爭中斗志斗勇,在同伴的默契配合中,在戰勝困難、戰勝自我中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滿足,同時也是人類心理需要,它對改善心理狀況,發展個性心理素質具有獨特的作用,許多同學由于一開始自我期望過高,一旦碰到難題和挫折,就會陷于困惑而失去自信心。這樣狀況下學生往往自卑,害怕失敗,不敢競爭,而體育游戲以其豐富的活動形式使每個參與者都能正確對待成功或失敗,在多種成功的鼓勵和失敗的磨礪中成長。
總之,一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發展,讓我們為孩子們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吧!